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发地正处于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政府军激战拉锯的热点地区,且飞机坠毁事故集中发生于起飞、降落两个阶段,进入航线巡航阶段后发生这类事故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事发地上空此前曾有约十架军机被地面火力所击落,正因如此,事故发生后,国际舆论和各国政府迅速把目光锁定在“被击落”上。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俄罗斯和亲俄武装之所以改变初衷,是因为谜团持续对亲俄武装和俄罗斯方面更加不利。
尽管嫌疑三方都有“误击”条件和可能,但从情理上看,亲俄武装嫌疑最大,一方面,惟有他们因长期处于乌克兰政府军空袭压力下,有沉重的防空负担,和对空中目标开火的强烈动机,另一方面,他们拥有“够得着”客机的地空导弹,却又不具备丰富的对空识别经验,和完善的防空装备体系,这种“半吊子”状况让他们很难甄别空中目标,更增大了他们误击误中几乎全无防御能力的客机之概率。
俄方和亲俄武装对早日揭开谜团态度保留、消极并非没有原因、顾虑,正如俄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联大紧急会议上所暗示的,美欧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优势明显,一旦先入为主,便可能在国际调查中掌握主导权,从而对俄和亲俄武装作出不公正的“有罪推定”,并借此博取更大政治利益。 这种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但任由谜团状态持续,事实上对俄方更加不利:如前所述,在缺乏进一步证据的前提下,疑点更多指向亲俄武装之误击,既然美欧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优势,舆情又处于一边倒状态(许多同情俄方的中立人士也承认“MH17被亲俄武装误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谜团状态同样会导致更多不利于俄方和亲俄武装的“有罪推定”,及由此产生的连带政治后果,而俄方的辩解、反击,则会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更有甚者,亲俄武装有意无意阻挠国际调查的动作,会被更多解读为“做贼心虚”、“欲盖弥彰”。
事件的政治影响
持续不绝的东乌危机,已对普京和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构成严重损害。如果说,在乌克兰选举之前,俄还能用“基辅政权合法性”为自己的干预寻找口实,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还能谈谈“自古以来”,那么当乌克兰大选尘埃落定,俄官方已正式承认选举结果,甚至参与斡旋乌克兰冲突双方的停火、和谈后,继续坚持干预立场,就显得很难自圆其说。
自克里米亚事件起,美、欧已先后对俄罗斯实施了3轮有限的经济制裁,虽云“有限”且生效缓慢,却已对俄经济构成严重影响。尽管西欧对俄的天然气依赖,让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牵制欧盟,但俄在能源输出市场和工业制成品输入方面,同样对欧洲有很大依赖性,不仅如此,俄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都仰赖外资,制裁令本已名声不佳的俄投资环境更加恶劣,外资纷纷抽逃。鉴于此,俄央行日前已将2014、2015年度俄GDP增速调低。MH17事件发生后,美国在7月23日再度追加经济制裁,将矛头对准包括俄国有石油控股公司在内,一些国营大型企业,尽管7月23日欧盟外长峰会未达成一致,但许多迹象均表明,不论调查结果如何,欧美对俄新一轮制裁都呼之欲出。
由于奥巴马政府的现实考虑,北约不会趁机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风险巨大的军事介入,但借此进一步将乌克兰拉近本方阵营、并在对俄制裁方面更强硬、更步调一致,则是可以预期的——此前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更主动(虽然不愿在军事上负保护之责),对俄制裁更坚决,而欧洲则显得三心二意,犹豫不决,但此次MH17空难足以让众多欧洲国家感受到切肤之痛,让更多欧洲政治家承受到本国选民要求“惩罚肇事者”的政治压力,欧洲各国很可能从对俄制裁的被动追随者,一转而变为对俄制裁的急先锋。23日欧盟外长峰会上,主张对俄强硬的,除了传统的英国和东欧、波罗的海各国外,又增加了荷兰、瑞典等一贯持温和态度的西北欧国家,德、法、意等国则陷于尴尬,尤其是法国,因坚持履约向俄罗斯出售“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而成为被欧美盟国交相抨击的众矢之的,在重压之下,奥朗德不得不表示,如果俄罗斯“执迷不悟”,第二艘“西北风”级也许会被“实行开放选项”。
许多欧美分析家认为,普京在围绕MH17责任的舆论战中很难获胜,当然,他可以利用美国不愿卷入武装冲突,和欧洲的意见不一,避免直接惹祸上身,但他很难完全洗刷责任,毕竟指责乌克兰政府“不愿停火”难以说服西方世界,事实上亲俄武装一直不履行解除武装的协定,而这个协定是普京参与达成的,如今人们已开始怀疑,普京是否真的可以完全控制这些混乱的亲俄武装,且正如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热拉尔.埃劳所言“既然暴徒是你武装的,他们行凶你当然要负责”。
重返克里姆林宫后,普京在国内的威望有所下降,经济、社会改革等方面缺乏醒目政绩,这迫使他不得不将宝押在民族主义情绪上,而这的确是有效的。一如法国《看板》杂志上署名丹尼尔.韦尔的文章所言,MH17事件让俄罗斯媒体群体性亢奋,它们热衷于谈论乌克兰“爱国者”(亲俄武装)和“法西斯”(基辅当局),认定“西方帝国主义”支持后者,而俄罗斯理应支持前者的“正义斗争”,2008年他对格鲁吉亚开战时,俄罗斯国内支持率上升至88%,如今也已达到了86%之多,这样的支持率可遇而不可求,普京未必舍得放弃。
不仅如此,早在MH17空难发生前,亲俄武装已对俄“见死不救”表示失望,普京和俄罗斯也不能不担心,一旦这些人因绝望而失控,将会捅出怎样的娄子。
但俄和普京的前途也并非一片黑暗:如前所述,美国虽希望借乌克兰危机打压俄罗斯,但奥巴马对武装介入一向持犹豫、回避态度,更不用说面对俄罗斯这个核大国;欧洲在MH17事件后,对俄态度肯定会较前强硬,但能源方面的羁绊犹在,加上欧盟决策机制的低效,对俄的压力也只能是有其极限的,更何况,他们也希望普京能对亲俄武装施加控制力,避免这些无法无天的雇佣军更加胡作非为。简单说,只要俄方能适当作出姿态,给一个足以宣布“赢了一把”的台阶,事态终究会渐渐平息下去。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俄罗斯和亲俄武装之所以改变初衷,是因为谜团持续对亲俄武装和俄罗斯方面更加不利。
尽管嫌疑三方都有“误击”条件和可能,但从情理上看,亲俄武装嫌疑最大,一方面,惟有他们因长期处于乌克兰政府军空袭压力下,有沉重的防空负担,和对空中目标开火的强烈动机,另一方面,他们拥有“够得着”客机的地空导弹,却又不具备丰富的对空识别经验,和完善的防空装备体系,这种“半吊子”状况让他们很难甄别空中目标,更增大了他们误击误中几乎全无防御能力的客机之概率。
俄方和亲俄武装对早日揭开谜团态度保留、消极并非没有原因、顾虑,正如俄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联大紧急会议上所暗示的,美欧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优势明显,一旦先入为主,便可能在国际调查中掌握主导权,从而对俄和亲俄武装作出不公正的“有罪推定”,并借此博取更大政治利益。 这种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但任由谜团状态持续,事实上对俄方更加不利:如前所述,在缺乏进一步证据的前提下,疑点更多指向亲俄武装之误击,既然美欧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优势,舆情又处于一边倒状态(许多同情俄方的中立人士也承认“MH17被亲俄武装误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谜团状态同样会导致更多不利于俄方和亲俄武装的“有罪推定”,及由此产生的连带政治后果,而俄方的辩解、反击,则会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更有甚者,亲俄武装有意无意阻挠国际调查的动作,会被更多解读为“做贼心虚”、“欲盖弥彰”。
事件的政治影响
持续不绝的东乌危机,已对普京和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构成严重损害。如果说,在乌克兰选举之前,俄还能用“基辅政权合法性”为自己的干预寻找口实,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还能谈谈“自古以来”,那么当乌克兰大选尘埃落定,俄官方已正式承认选举结果,甚至参与斡旋乌克兰冲突双方的停火、和谈后,继续坚持干预立场,就显得很难自圆其说。
自克里米亚事件起,美、欧已先后对俄罗斯实施了3轮有限的经济制裁,虽云“有限”且生效缓慢,却已对俄经济构成严重影响。尽管西欧对俄的天然气依赖,让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牵制欧盟,但俄在能源输出市场和工业制成品输入方面,同样对欧洲有很大依赖性,不仅如此,俄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都仰赖外资,制裁令本已名声不佳的俄投资环境更加恶劣,外资纷纷抽逃。鉴于此,俄央行日前已将2014、2015年度俄GDP增速调低。MH17事件发生后,美国在7月23日再度追加经济制裁,将矛头对准包括俄国有石油控股公司在内,一些国营大型企业,尽管7月23日欧盟外长峰会未达成一致,但许多迹象均表明,不论调查结果如何,欧美对俄新一轮制裁都呼之欲出。
由于奥巴马政府的现实考虑,北约不会趁机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风险巨大的军事介入,但借此进一步将乌克兰拉近本方阵营、并在对俄制裁方面更强硬、更步调一致,则是可以预期的——此前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更主动(虽然不愿在军事上负保护之责),对俄制裁更坚决,而欧洲则显得三心二意,犹豫不决,但此次MH17空难足以让众多欧洲国家感受到切肤之痛,让更多欧洲政治家承受到本国选民要求“惩罚肇事者”的政治压力,欧洲各国很可能从对俄制裁的被动追随者,一转而变为对俄制裁的急先锋。23日欧盟外长峰会上,主张对俄强硬的,除了传统的英国和东欧、波罗的海各国外,又增加了荷兰、瑞典等一贯持温和态度的西北欧国家,德、法、意等国则陷于尴尬,尤其是法国,因坚持履约向俄罗斯出售“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而成为被欧美盟国交相抨击的众矢之的,在重压之下,奥朗德不得不表示,如果俄罗斯“执迷不悟”,第二艘“西北风”级也许会被“实行开放选项”。
许多欧美分析家认为,普京在围绕MH17责任的舆论战中很难获胜,当然,他可以利用美国不愿卷入武装冲突,和欧洲的意见不一,避免直接惹祸上身,但他很难完全洗刷责任,毕竟指责乌克兰政府“不愿停火”难以说服西方世界,事实上亲俄武装一直不履行解除武装的协定,而这个协定是普京参与达成的,如今人们已开始怀疑,普京是否真的可以完全控制这些混乱的亲俄武装,且正如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热拉尔.埃劳所言“既然暴徒是你武装的,他们行凶你当然要负责”。
重返克里姆林宫后,普京在国内的威望有所下降,经济、社会改革等方面缺乏醒目政绩,这迫使他不得不将宝押在民族主义情绪上,而这的确是有效的。一如法国《看板》杂志上署名丹尼尔.韦尔的文章所言,MH17事件让俄罗斯媒体群体性亢奋,它们热衷于谈论乌克兰“爱国者”(亲俄武装)和“法西斯”(基辅当局),认定“西方帝国主义”支持后者,而俄罗斯理应支持前者的“正义斗争”,2008年他对格鲁吉亚开战时,俄罗斯国内支持率上升至88%,如今也已达到了86%之多,这样的支持率可遇而不可求,普京未必舍得放弃。
不仅如此,早在MH17空难发生前,亲俄武装已对俄“见死不救”表示失望,普京和俄罗斯也不能不担心,一旦这些人因绝望而失控,将会捅出怎样的娄子。
但俄和普京的前途也并非一片黑暗:如前所述,美国虽希望借乌克兰危机打压俄罗斯,但奥巴马对武装介入一向持犹豫、回避态度,更不用说面对俄罗斯这个核大国;欧洲在MH17事件后,对俄态度肯定会较前强硬,但能源方面的羁绊犹在,加上欧盟决策机制的低效,对俄的压力也只能是有其极限的,更何况,他们也希望普京能对亲俄武装施加控制力,避免这些无法无天的雇佣军更加胡作非为。简单说,只要俄方能适当作出姿态,给一个足以宣布“赢了一把”的台阶,事态终究会渐渐平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