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在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逐渐提高。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建设时在强调厚实基础的同时,还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宽口径通识人才的大局观念。下文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任务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入手,围绕该专业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人才培养
引言: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由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输配工程”两个主要专业加上“建筑电气及其自动化工程”以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拓宽合并调整而成的新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各高校从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等多方面都有了一些各自的办学理念和方法。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广阔、劳动力成本较低,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工业设备产业基础和灵活的市场调节体系,再加上人口较多又存在着巨大的市场购买潜力,导致世界机械设备制造工业不断向我国进行资本转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设备行业发展壮大十分迅速。当今建筑设备产业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专门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应培养出更多更好并且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应辩证地吸收世界发达国家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优点,取长补短,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与本专业最为相关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在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上早已形成了规范而严谨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在新形势下本专业必须进行调整改革,国内各高校经过几十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本专业1998年调整以前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照搬原苏联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必然导致专业技能较为单一,仅为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调等工程服务,与建筑环境控制相关的节能环保、能源应用技术及其电气自动控制方面内容涉及不多,原有的课程内容知识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所以本专业在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与时俱进,适当做一些调整改进,如增加一些低碳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些正是调整前原专业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事实上,本专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融合土木建筑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机械及其自动化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工程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此外我国是一个有20多个不同气候区的大国,东西南北气候各异,再加上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建筑节能及环境评价等指标各不相同。所以我国不同地区高校应密切结合各自地域特点,在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培养出更多适合本地区建筑设备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专业知识面广而博的复合型人才。以前培养的技术人才尽管在某一专业方向技能较为精深,但是整体知识储备就显得过于狭窄而单薄。大学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应培养具有一定能力和终身学习观的全面人才。所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当前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的任务应该有新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原基础上的新要求
当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要求培养成为品德高尚、身体强健、专业知识全面扎实、工程技术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设计研究院、建筑设备制造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及监理公司、市政工程运营公司、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设计、安装、设备研发、系统运行管理、教学等技术工作。由于本专业内涵范围已经扩展很多,不仅要求毕业学生掌握传统的供热、通风、空调、制冷以及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为代表的水暖工程,新形势下还应强化以建筑节能、环保为核心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需适当增加建筑电气及其楼宇智能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便培养更加全面的建筑设备工程领域人才。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任务新要求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以某一建筑本体为研究对象,在优先考虑使用天然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充分利用能源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环保、舒适、节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应满足精密制造工业的生产工艺环境以及如地下人防工程等特殊建筑环境要求。随着建筑能耗逐年增多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当前人们对建筑环境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本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增,使得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多年以来,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形势一直较好。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培养的建议
1、加强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
本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以“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作为学科技术基础课,以“暖通空调”、“供热工程”、“燃气供应”、“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制冷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作为专业课,同时还增设了“建筑电气”、“建筑自动控制”、“低碳建筑节能”等几门拓展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既显示了本学科厚基础的专业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宽口径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2、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工程素质
结合本专业学科中的不同方向适度增加综合性大课程设计内容,加深理解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土建专业的相互交叉与配合性,开拓学生建筑整体意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团队精神。尽量细化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题目,做到每个学生一个题目,并且题目应新颖和贴近当前实际工程,为学生工作后考注册设备工程师打基础。
3、加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为提高当代大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的发展要求,本专业应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初开始,部分学生经过建筑市场调研,并结合本校实验设备和教师工程与科研能力的实际情况,确定某一工程科研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般由5名学生组成,其中1名学生作为本项目主持人,同时学生选择1名本专业教师作为该项目的指导教师,完全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模式,项目研究时间为1年左右,通常在学生毕业前结题。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使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渐加强,并具备一些初步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不断创新与探索精神。
四、结束语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势必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理念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并且国家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全国各个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面对这个新形势,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研究。本文在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剖析了当前本专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任务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与探索,提出本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新策略,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建筑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高工程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海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9):132.
[2]余晓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探讨---面向建筑节能产业人才需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6):89.
[3]李亚宏.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10):159.
【关键词】 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人才培养
引言: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由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输配工程”两个主要专业加上“建筑电气及其自动化工程”以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拓宽合并调整而成的新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各高校从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等多方面都有了一些各自的办学理念和方法。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广阔、劳动力成本较低,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工业设备产业基础和灵活的市场调节体系,再加上人口较多又存在着巨大的市场购买潜力,导致世界机械设备制造工业不断向我国进行资本转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设备行业发展壮大十分迅速。当今建筑设备产业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专门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应培养出更多更好并且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应辩证地吸收世界发达国家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优点,取长补短,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专业,与本专业最为相关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在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上早已形成了规范而严谨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在新形势下本专业必须进行调整改革,国内各高校经过几十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本专业1998年调整以前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照搬原苏联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必然导致专业技能较为单一,仅为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调等工程服务,与建筑环境控制相关的节能环保、能源应用技术及其电气自动控制方面内容涉及不多,原有的课程内容知识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所以本专业在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与时俱进,适当做一些调整改进,如增加一些低碳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些正是调整前原专业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事实上,本专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融合土木建筑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机械及其自动化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工程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此外我国是一个有20多个不同气候区的大国,东西南北气候各异,再加上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建筑节能及环境评价等指标各不相同。所以我国不同地区高校应密切结合各自地域特点,在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培养出更多适合本地区建筑设备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专业知识面广而博的复合型人才。以前培养的技术人才尽管在某一专业方向技能较为精深,但是整体知识储备就显得过于狭窄而单薄。大学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应培养具有一定能力和终身学习观的全面人才。所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当前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的任务应该有新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原基础上的新要求
当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要求培养成为品德高尚、身体强健、专业知识全面扎实、工程技术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设计研究院、建筑设备制造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及监理公司、市政工程运营公司、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设计、安装、设备研发、系统运行管理、教学等技术工作。由于本专业内涵范围已经扩展很多,不仅要求毕业学生掌握传统的供热、通风、空调、制冷以及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为代表的水暖工程,新形势下还应强化以建筑节能、环保为核心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需适当增加建筑电气及其楼宇智能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以便培养更加全面的建筑设备工程领域人才。
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任务新要求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以某一建筑本体为研究对象,在优先考虑使用天然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充分利用能源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环保、舒适、节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应满足精密制造工业的生产工艺环境以及如地下人防工程等特殊建筑环境要求。随着建筑能耗逐年增多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当前人们对建筑环境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本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增,使得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多年以来,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形势一直较好。
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培养的建议
1、加强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
本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以“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作为学科技术基础课,以“暖通空调”、“供热工程”、“燃气供应”、“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制冷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作为专业课,同时还增设了“建筑电气”、“建筑自动控制”、“低碳建筑节能”等几门拓展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既显示了本学科厚基础的专业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宽口径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2、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工程素质
结合本专业学科中的不同方向适度增加综合性大课程设计内容,加深理解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土建专业的相互交叉与配合性,开拓学生建筑整体意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团队精神。尽量细化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题目,做到每个学生一个题目,并且题目应新颖和贴近当前实际工程,为学生工作后考注册设备工程师打基础。
3、加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为提高当代大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的发展要求,本专业应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初开始,部分学生经过建筑市场调研,并结合本校实验设备和教师工程与科研能力的实际情况,确定某一工程科研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般由5名学生组成,其中1名学生作为本项目主持人,同时学生选择1名本专业教师作为该项目的指导教师,完全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模式,项目研究时间为1年左右,通常在学生毕业前结题。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使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渐加强,并具备一些初步科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不断创新与探索精神。
四、结束语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势必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理念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并且国家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全国各个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面对这个新形势,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研究。本文在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剖析了当前本专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任务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与探索,提出本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新策略,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建筑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高工程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海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9):132.
[2]余晓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探讨---面向建筑节能产业人才需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6):89.
[3]李亚宏.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