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防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引起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很多,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防治,本文就此阐述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渗漏;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下室防水防渗问题原因分析
1.1 材料控制不当导致地下室渗漏
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只做强度试验),抗渗混凝土级配不当,影响实际抗渗性能;混凝土浇注前未进行供料速度关系的计算,造成因供应不及时而不能使混凝土连续浇注,使前后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尤其是加早强剂的混凝土)形成冷缝,从而产生渗漏缝隙。
1.2 施工管理不当导致地下室渗漏
(1)施工缝留设不当,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二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均可造成抗渗性能下降而引起渗漏;钢筋密集处或埋件集中处,未作坍落度调整及采用细石混泥土,仍用一种粗骨料和坍落度导致施工困难,浇注混凝土下料难,振捣不密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麻面等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
(2)地下室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未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形成渗水通道;泵送混凝土浇筑段的上层沙浆较厚,没有进行振捣,致使施工缝混凝土比重较轻,直接影响结构抗渗性能;混凝土配制时配合比控制不严,浇注时振捣不均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强度和密实度的均衡性,从而影响到结构混凝土抗渗性能;在做柔性防水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基层表面不干燥粘结不牢,易剥落,损坏;防水涂料涂刷不严密,不均匀,或有漏刷等均能引起局部渗漏。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队伍素质差,施工人员不能按没计正确施工,操作不规范或选料质量不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偷工减料,卷材防水层数擅减,搭接不规范,粘接不密实,涂膜层厚度不均匀,影响抗渗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防水混凝土和附加防水层施工完毕后,未采取及时填土等保护措施,造成干缩和温差而引起开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材料中混入泥土杂物等。
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
2.1 防水混凝土浇筑
做好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按混凝土的配合比足量掺入膨胀剂,是补偿收缩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关键。混凝土浇筑量大,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法浇筑施工,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400mm 厚左右,坡度为 1:5,即分层浇筑时,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采用“分段定点下料,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频繁拆卸输送管道,以提高施工效率并简化沁水处理,同时可避免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浇筑则应严控分层厚度和每次浇筑的墙体长度,无论何种部位混凝土浇筑均应保证连续浇筑,避免或减少施工缝数量。在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前,模板及钢筋问的杂物要清理干净。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延长,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s,以保证水泥、粗细骨料、膨胀剂拌和均匀,提高匀质性。铺筑一层水泥砂浆或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之后首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一般为 40cm,以后每层的浇筑厚度则在 50~60cm 范围内,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2h,对施工中交接的临时结合的竖向缝应相互错开;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应尽量采用坍落度较低的混凝土,若施工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则应退回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若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拌合,杜绝直接加水搅拌。
2.2 防水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多采用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的振捣进程中,要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c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个整体。对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 准35 的小振动棒进行振捣。由于过振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导致表面砂浆层过后而形成表面开裂,或模板支撑移位而发生涨模;振捣时应结合浇筑中自然形成的坡度则每条浇筑带前、后位置设置两道振捣器,前道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以保证下部振捣密实,后道振捣器则应布置在卸料部位以保证上层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最终以表面呈现浮浆、无气泡冒出并不出现下沉为准。
2.3 穿墙管道处理
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常采用穿墙螺栓来固定模板,施工中应避免内部钢筋和绑丝不接触模板,螺栓拉杆应按要求施工为防水形式;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要满焊严密。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焊牢,再将另一端套管间隙用防水密封膏填严密,并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2.4 施工缝留置
墻体施工缝应留在受剪力或弯矩较小处,水平施工缝应高出底板300mm,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铺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止水带在安装后至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干燥以免影响止水效果;在后期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内部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将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水冲洗,后铺筑 20~25cm 厚的水泥砂浆后方可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其注浆顺序应为先底板后侧墙,每根注浆管的注浆要求应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并应将注浆管底伸入底层浆内以起到导排渗水及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待上层封堵材料强度达到要求则可在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最后在变形缝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并待确认管口无渗水后方可用气焊割平注浆管。
2.5 后浇带设置
当地下结构面积较大时,为避免结构中因过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而产生有害裂缝,可设置后浇带将结构临时分为若干段;或对结构中须设置沉降缝的部位,也可用后浇带取代沉降缝。其也是建筑后期沉降趋于稳定的部位,但如后浇带设置位置不准确则会导致附加应力的产生并对结构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遗漏,因而其设置应避开弯矩和剪力最大部位及地下水较多的部位。
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3.1 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首先,基层表面必须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空鼓、开裂等缺陷,其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大于5mm,且每m不多于1处。粘贴施工的基层表面应尽可能干燥,含水率小于9%。如基层潮湿不符合施工要求,可采用汽油喷灯将基层烘烤干燥。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l: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平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突出基层表面的尖锐硬物、砂浆疙瘩等需铲除,不能铲除时采用水泥砂浆作抹面覆盖处理,抹面圆弧半径应大于300mm;尘土杂物清除干净,阴阳角、管根部等处更应仔细清理,若有污渍、铁锈等,应采用砂纸、钢丝刷、溶剂等清除干净。地下室底板大面积采用空铺法施工应先将卷材沿基准线全幅铺开,后从一头将卷材揭起口沿卷材长幅中线对折,之后则用裁纸刀将隔离纸划开,过程中应避免将卷材划伤,后将隔离纸从卷材的背面撕开一小段后则可迅速将隔离纸全部撕开,之后则可对准基准线粘铺就位,后应先将半幅长的卷材铺开就位并将解下的隔离纸拉住后迅猛后拉将其全部拉出,若出现撕裂则应停止拉铺,待清理干净后方可继续拉铺;滚铺法。该方法是掀隔离纸与铺贴卷材同时进行,施工时先将一钢管插入卷材中心的纸芯筒,后由两人将其抬至待铺位置,将卷材向前展出约500mm,由第三人掀剥开始部位的隔离纸并将其卷到已经用过的纸芯筒上,后将剥离好的卷材对准基线轻轻摆铺后压实,待起始端完成铺贴后一人缓缓剥离隔离纸并卷入纸芯筒后向前移动,同时抬卷材的两人同时沿基准线向前滚铺卷材,应保证两人行进速度相同并协调,铺设完一卷后则应用长柄滚刷由起始端开始将卷材下部空气排出,后用振动器将卷材压实并粘贴牢固。
3.2 侧墙防水施工
在施工侧墙防水卷材前应先将各个接茬部位的卷材揭开,并应将卷材表面清理干净,若卷材发生局部损伤则应及时对其修补,在铺设时应有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和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空铺法进行施工,并与临时性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采用临时粘贴的方法固定,待卷材铺好后应立即将其顶端临时固定,其中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成品保护以防止施工的防水层被破坏。
3.3 特殊部位处理
穿墙管根: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应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穿墙管处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穿墙管外侧防水层应铺设严密,不留接茬,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卷材铺设到预埋套管管根处应保证该部位及周边管材与基面贴紧无空鼓、翘边,并在穿管安装后应在管根周围向外延伸150mm范围内及离管根250mm范围内的管壁上另涂刷2mm厚防水涂膜;若结构变形或管线伸缩量较大或有变更要求则应采用套管防水。
后浇带:后浇带施工前防水,施工前应将带内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后浇带防水有底板防水和墙板防水两部分;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在垫层上施工一道防水,以增强抗渗效果,防止地下水渗入,为防止施工水、雨雪水流人后浇带,须在后浇带两侧设挡水墙,并在两侧抹防水砂浆。墙板防水处理:为了使外墙能及时回填土方,可在外墙后浇带外砌370mm墙做挡土墙,在墙表面施工一道防水层。后浇带施工中的防水。后浇带施工时为了提高其防水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采用无收缩的二次浇筑混凝土,通过后浇带断面的形状,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用高压水冲洗等,留置止水带,二次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功能,延长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陈兵.浅谈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措施[J].山西建筑.2004.
[2] 刘杰胜,李东来.地下室防水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
[3] 金雁南,周双喜.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及无缝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7.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渗漏;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下室防水防渗问题原因分析
1.1 材料控制不当导致地下室渗漏
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只做强度试验),抗渗混凝土级配不当,影响实际抗渗性能;混凝土浇注前未进行供料速度关系的计算,造成因供应不及时而不能使混凝土连续浇注,使前后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尤其是加早强剂的混凝土)形成冷缝,从而产生渗漏缝隙。
1.2 施工管理不当导致地下室渗漏
(1)施工缝留设不当,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二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均可造成抗渗性能下降而引起渗漏;钢筋密集处或埋件集中处,未作坍落度调整及采用细石混泥土,仍用一种粗骨料和坍落度导致施工困难,浇注混凝土下料难,振捣不密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麻面等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
(2)地下室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未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形成渗水通道;泵送混凝土浇筑段的上层沙浆较厚,没有进行振捣,致使施工缝混凝土比重较轻,直接影响结构抗渗性能;混凝土配制时配合比控制不严,浇注时振捣不均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强度和密实度的均衡性,从而影响到结构混凝土抗渗性能;在做柔性防水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基层表面不干燥粘结不牢,易剥落,损坏;防水涂料涂刷不严密,不均匀,或有漏刷等均能引起局部渗漏。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队伍素质差,施工人员不能按没计正确施工,操作不规范或选料质量不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偷工减料,卷材防水层数擅减,搭接不规范,粘接不密实,涂膜层厚度不均匀,影响抗渗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防水混凝土和附加防水层施工完毕后,未采取及时填土等保护措施,造成干缩和温差而引起开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材料中混入泥土杂物等。
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
2.1 防水混凝土浇筑
做好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按混凝土的配合比足量掺入膨胀剂,是补偿收缩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关键。混凝土浇筑量大,是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法浇筑施工,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400mm 厚左右,坡度为 1:5,即分层浇筑时,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采用“分段定点下料,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以便于能够更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频繁拆卸输送管道,以提高施工效率并简化沁水处理,同时可避免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浇筑则应严控分层厚度和每次浇筑的墙体长度,无论何种部位混凝土浇筑均应保证连续浇筑,避免或减少施工缝数量。在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前,模板及钢筋问的杂物要清理干净。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延长,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s,以保证水泥、粗细骨料、膨胀剂拌和均匀,提高匀质性。铺筑一层水泥砂浆或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之后首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一般为 40cm,以后每层的浇筑厚度则在 50~60cm 范围内,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2h,对施工中交接的临时结合的竖向缝应相互错开;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应尽量采用坍落度较低的混凝土,若施工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则应退回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若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拌合,杜绝直接加水搅拌。
2.2 防水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多采用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的振捣进程中,要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c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个整体。对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 准35 的小振动棒进行振捣。由于过振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导致表面砂浆层过后而形成表面开裂,或模板支撑移位而发生涨模;振捣时应结合浇筑中自然形成的坡度则每条浇筑带前、后位置设置两道振捣器,前道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以保证下部振捣密实,后道振捣器则应布置在卸料部位以保证上层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最终以表面呈现浮浆、无气泡冒出并不出现下沉为准。
2.3 穿墙管道处理
地下室外墙施工中常采用穿墙螺栓来固定模板,施工中应避免内部钢筋和绑丝不接触模板,螺栓拉杆应按要求施工为防水形式;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要满焊严密。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焊牢,再将另一端套管间隙用防水密封膏填严密,并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2.4 施工缝留置
墻体施工缝应留在受剪力或弯矩较小处,水平施工缝应高出底板300mm,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铺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止水带在安装后至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干燥以免影响止水效果;在后期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内部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将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水冲洗,后铺筑 20~25cm 厚的水泥砂浆后方可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其注浆顺序应为先底板后侧墙,每根注浆管的注浆要求应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并应将注浆管底伸入底层浆内以起到导排渗水及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待上层封堵材料强度达到要求则可在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最后在变形缝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并待确认管口无渗水后方可用气焊割平注浆管。
2.5 后浇带设置
当地下结构面积较大时,为避免结构中因过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而产生有害裂缝,可设置后浇带将结构临时分为若干段;或对结构中须设置沉降缝的部位,也可用后浇带取代沉降缝。其也是建筑后期沉降趋于稳定的部位,但如后浇带设置位置不准确则会导致附加应力的产生并对结构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遗漏,因而其设置应避开弯矩和剪力最大部位及地下水较多的部位。
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3.1 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首先,基层表面必须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空鼓、开裂等缺陷,其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大于5mm,且每m不多于1处。粘贴施工的基层表面应尽可能干燥,含水率小于9%。如基层潮湿不符合施工要求,可采用汽油喷灯将基层烘烤干燥。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l: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平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突出基层表面的尖锐硬物、砂浆疙瘩等需铲除,不能铲除时采用水泥砂浆作抹面覆盖处理,抹面圆弧半径应大于300mm;尘土杂物清除干净,阴阳角、管根部等处更应仔细清理,若有污渍、铁锈等,应采用砂纸、钢丝刷、溶剂等清除干净。地下室底板大面积采用空铺法施工应先将卷材沿基准线全幅铺开,后从一头将卷材揭起口沿卷材长幅中线对折,之后则用裁纸刀将隔离纸划开,过程中应避免将卷材划伤,后将隔离纸从卷材的背面撕开一小段后则可迅速将隔离纸全部撕开,之后则可对准基准线粘铺就位,后应先将半幅长的卷材铺开就位并将解下的隔离纸拉住后迅猛后拉将其全部拉出,若出现撕裂则应停止拉铺,待清理干净后方可继续拉铺;滚铺法。该方法是掀隔离纸与铺贴卷材同时进行,施工时先将一钢管插入卷材中心的纸芯筒,后由两人将其抬至待铺位置,将卷材向前展出约500mm,由第三人掀剥开始部位的隔离纸并将其卷到已经用过的纸芯筒上,后将剥离好的卷材对准基线轻轻摆铺后压实,待起始端完成铺贴后一人缓缓剥离隔离纸并卷入纸芯筒后向前移动,同时抬卷材的两人同时沿基准线向前滚铺卷材,应保证两人行进速度相同并协调,铺设完一卷后则应用长柄滚刷由起始端开始将卷材下部空气排出,后用振动器将卷材压实并粘贴牢固。
3.2 侧墙防水施工
在施工侧墙防水卷材前应先将各个接茬部位的卷材揭开,并应将卷材表面清理干净,若卷材发生局部损伤则应及时对其修补,在铺设时应有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和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空铺法进行施工,并与临时性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采用临时粘贴的方法固定,待卷材铺好后应立即将其顶端临时固定,其中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成品保护以防止施工的防水层被破坏。
3.3 特殊部位处理
穿墙管根: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应连续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穿墙管处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穿墙管外侧防水层应铺设严密,不留接茬,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卷材铺设到预埋套管管根处应保证该部位及周边管材与基面贴紧无空鼓、翘边,并在穿管安装后应在管根周围向外延伸150mm范围内及离管根250mm范围内的管壁上另涂刷2mm厚防水涂膜;若结构变形或管线伸缩量较大或有变更要求则应采用套管防水。
后浇带:后浇带施工前防水,施工前应将带内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后浇带防水有底板防水和墙板防水两部分;底板的防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在垫层上施工一道防水,以增强抗渗效果,防止地下水渗入,为防止施工水、雨雪水流人后浇带,须在后浇带两侧设挡水墙,并在两侧抹防水砂浆。墙板防水处理:为了使外墙能及时回填土方,可在外墙后浇带外砌370mm墙做挡土墙,在墙表面施工一道防水层。后浇带施工中的防水。后浇带施工时为了提高其防水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采用无收缩的二次浇筑混凝土,通过后浇带断面的形状,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用高压水冲洗等,留置止水带,二次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从而保证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功能,延长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陈兵.浅谈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措施[J].山西建筑.2004.
[2] 刘杰胜,李东来.地下室防水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
[3] 金雁南,周双喜.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及无缝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