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现在,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的阅读水平急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条件因素制约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好好地反思。以下是我根据自身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列举出几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读为本,奠定阅读的基础
培养小学的阅读能力,应从重视朗读开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以读为本”,并不是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朗读当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朗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二、 抓好语段教学,促进阅读方法
首先,学会“问、读、划”阅读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不能让学生盲目地去阅读,而是带着问题去读,带着笔去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阅读前设计好问题,学生在读划的过程中就把问题具体化了,不会一听到问题就脑中一片空白。学生首先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循序渐进,在之前的基础是学会用找问题阅读法
在学生基本学会“问、读、划”阅读法的基础上,我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段,选择了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再教学的方法,哪怎么具体实施呢?第一步,选择一个语段,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会儿,然后小组讨论把问题收集起来;接着,通过集体讨论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朗读;第三步就是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一番朗读、讨论、分析学生对语段已较為熟悉了,最后我们就可以把剩下的问题一一解决。在这个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这样气氛才会热烈。
再次,可运用分层阅读法进行阅读教学。
在日常语段教学中,仅仅对教学内容简单深化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让学生对语段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教会学生从全局看问题。这样才能为整个文章的阅读打下基础,所以我们最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教给他们分层的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把“分层”具体化为:“他们是分几个方面来写的?”“写了几点啊”、“写了哪几样东西啊?”等。总之,我把抽象具体化,在无形中教给了学生分层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自然连贯。让学生独立去寻文段中的各项内容的关联,找了就有所收获,他们对文章的结构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啊!因此,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都应该心平气和、耐心聆听。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的实践
首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读。
任何事情环境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在前面的字词句及语段的教学中,我已为学生的
良好阅读习惯打下了基础,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现在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
在开学初我自己为班级添置了一个较大的图书架,然后我发动学生,让他们把书籍都放上书架,同时我自己也拿出了一部分图书,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阅读的便利。有了图书还是不够的,我还专门给学生们安排了一堂自由阅读课,充分保证阅读的时间。这种方法也保证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同时,教育学生不光要会读书,同时也要学会看电视、看生活,为语文阅读增加新鲜的血液,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创新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交流,学生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自然少不了老师的
适当指导,不让学生的阅读成了囫囵吞枣。
其次,精选文章,拓展阅读的实践。
好文章自然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感受了
人生、陶冶了情操,也会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创设一些活动的情境来渲染阅读的气氛。活动情境是伴随着活动过程的,是活动的催化剂,教师设计活动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例如,我们朗读优美文章时,配上柔美的音乐,就会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在小组活动比赛时,适度地喊一些口号,有助于激励学生进取。集体合作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文中的图片、课件等来创设情境,为学生的阅读增添色彩,让他们在浓浓的情感中阅读,让他们在快乐中阅读。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翻阅工具书、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让我们的语文老师共同努力,使我们阅读教学的明天更加成功。
一、以读为本,奠定阅读的基础
培养小学的阅读能力,应从重视朗读开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以读为本”,并不是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朗读当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朗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二、 抓好语段教学,促进阅读方法
首先,学会“问、读、划”阅读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不能让学生盲目地去阅读,而是带着问题去读,带着笔去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阅读前设计好问题,学生在读划的过程中就把问题具体化了,不会一听到问题就脑中一片空白。学生首先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循序渐进,在之前的基础是学会用找问题阅读法
在学生基本学会“问、读、划”阅读法的基础上,我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段,选择了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再教学的方法,哪怎么具体实施呢?第一步,选择一个语段,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会儿,然后小组讨论把问题收集起来;接着,通过集体讨论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朗读;第三步就是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一番朗读、讨论、分析学生对语段已较為熟悉了,最后我们就可以把剩下的问题一一解决。在这个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这样气氛才会热烈。
再次,可运用分层阅读法进行阅读教学。
在日常语段教学中,仅仅对教学内容简单深化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让学生对语段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教会学生从全局看问题。这样才能为整个文章的阅读打下基础,所以我们最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教给他们分层的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把“分层”具体化为:“他们是分几个方面来写的?”“写了几点啊”、“写了哪几样东西啊?”等。总之,我把抽象具体化,在无形中教给了学生分层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自然连贯。让学生独立去寻文段中的各项内容的关联,找了就有所收获,他们对文章的结构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啊!因此,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都应该心平气和、耐心聆听。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的实践
首先,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读。
任何事情环境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在前面的字词句及语段的教学中,我已为学生的
良好阅读习惯打下了基础,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现在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
在开学初我自己为班级添置了一个较大的图书架,然后我发动学生,让他们把书籍都放上书架,同时我自己也拿出了一部分图书,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阅读的便利。有了图书还是不够的,我还专门给学生们安排了一堂自由阅读课,充分保证阅读的时间。这种方法也保证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同时,教育学生不光要会读书,同时也要学会看电视、看生活,为语文阅读增加新鲜的血液,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创新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交流,学生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自然少不了老师的
适当指导,不让学生的阅读成了囫囵吞枣。
其次,精选文章,拓展阅读的实践。
好文章自然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感受了
人生、陶冶了情操,也会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创设一些活动的情境来渲染阅读的气氛。活动情境是伴随着活动过程的,是活动的催化剂,教师设计活动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例如,我们朗读优美文章时,配上柔美的音乐,就会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在小组活动比赛时,适度地喊一些口号,有助于激励学生进取。集体合作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文中的图片、课件等来创设情境,为学生的阅读增添色彩,让他们在浓浓的情感中阅读,让他们在快乐中阅读。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翻阅工具书、探索、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让我们的语文老师共同努力,使我们阅读教学的明天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