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墙体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上是一个通病,虽然有些裂缝很细小但由于不知是何原因往往认为是结构出现问题造成心理阴影且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因此如何减少及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是房屋建筑工程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3+.16 文献标识码:TU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8―045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所有这些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带给大家些许遗憾因为有些墙体不经意地会出现裂缝,虽然有些裂缝很细小但由于不知是何原因,认为是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心理阴影,且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给居住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减少及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经过学习相关资料及多个项目工程的教训总结,现将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浅析如下。
1.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
由于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
1.2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
如较长的现浇雨蓬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
1.3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
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的原因如下:(1)基层清理不到位,导致砂浆粘结不牢易发生空鼓开裂。(2)基层没有提前一天淋水湿润,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层干缩开裂。(3)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4)门窗洞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易变形拉裂。(5)对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施工洞周边,没有采取加强措施。(6)夏季抹灰后失水过快,没有及时喷雾养护;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7)抹灰时对墙长大于3米的墙面没有设置分格缝采取应力释放,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缝。(8)抹灰操作时用力太轻,导致粘结不牢,厚度不均匀,密度不一致,抹灰层松散,不利于底灰适应基层的变形,易发生裂缝。(9)水泥砂浆没有在初凝时间内用完,已经风干结硬,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结性已大大减弱,易出现大面积器质性不规则裂缝。(10)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够,没有15天,导致抹灰内部结核膨胀炸裂。(11)墙体开槽安装管线、穿墙套管、门窗边、线盒、插座、空调、热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缝填补处理不当,没有养护,会引起局部开裂。
1.4砂浆配合比不适当产生裂缝
很多项目无论设计和施工都没有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标准的要求,对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1.5地基不均匀沉降
2.裂缝控制措施
2.1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
从砂浆方面“求同”,优化砂浆配合比。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砌块材质相适应,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很好。有条件的工地可在砂浆中添加塑化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粘结能力。
2.2从抹灰工艺操作上控制
加气砌块墙体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做灰饼→必要部位挂加强网处理→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1)抹灰应在顶砌完成7天以后进行,抹灰前墙面应保持湿润,含水率宜保持在10%~15%左右,砌体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可通过刀刮观察。抹灰前可先提前1~2天对墙面淋水1~2次,不需浇透,只要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才抹灰。(2)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粘附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抹灰前还应将饱满度不够的灰缝嵌满。(3)抹底层灰时必须用力,以利于与基层粘結。抹灰层接茬处,先抹者应稍薄,然后均匀接通,不宜接茬过多,防止接茬不平,待底层砂浆终凝后宜用水润湿,然后抹下一层。(4)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内,中层、面层厚度以7~9㎜为宜,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手压有坚实感,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中、面层抹灰。(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或抹灰厚度超过35㎜时,应采用钉挂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处理,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最顶上两层温差应力较大,建议顶上两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抹灰前满挂钢丝网。(6)抹灰砂浆应在初凝时间内用完。通常应控制在3小时内,夏季宜控制在2小时内。
2.3施工方面控制
施工方面控制如下:(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缝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应至少间隔15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2)框架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砌块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3)填充墙采用加气砼砌块等材料时。框架柱与墙的交接处宜用15mm*15mm的 木条预先留,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4)通长现浇钢筋砼板应一次浇筑完成。(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天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6)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7)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必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8)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砼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
3.结束语
砌体裂缝是建筑物的一种常见病害,必须从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认真对待,才能有效地预防砌体结构开裂,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场所。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建筑质量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建筑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3+.16 文献标识码:TU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8―045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所有这些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带给大家些许遗憾因为有些墙体不经意地会出现裂缝,虽然有些裂缝很细小但由于不知是何原因,认为是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心理阴影,且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给居住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减少及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经过学习相关资料及多个项目工程的教训总结,现将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浅析如下。
1.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
由于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
1.2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
如较长的现浇雨蓬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
1.3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
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的原因如下:(1)基层清理不到位,导致砂浆粘结不牢易发生空鼓开裂。(2)基层没有提前一天淋水湿润,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层干缩开裂。(3)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4)门窗洞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易变形拉裂。(5)对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施工洞周边,没有采取加强措施。(6)夏季抹灰后失水过快,没有及时喷雾养护;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7)抹灰时对墙长大于3米的墙面没有设置分格缝采取应力释放,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缝。(8)抹灰操作时用力太轻,导致粘结不牢,厚度不均匀,密度不一致,抹灰层松散,不利于底灰适应基层的变形,易发生裂缝。(9)水泥砂浆没有在初凝时间内用完,已经风干结硬,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结性已大大减弱,易出现大面积器质性不规则裂缝。(10)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够,没有15天,导致抹灰内部结核膨胀炸裂。(11)墙体开槽安装管线、穿墙套管、门窗边、线盒、插座、空调、热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缝填补处理不当,没有养护,会引起局部开裂。
1.4砂浆配合比不适当产生裂缝
很多项目无论设计和施工都没有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标准的要求,对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1.5地基不均匀沉降
2.裂缝控制措施
2.1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
从砂浆方面“求同”,优化砂浆配合比。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砌块材质相适应,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很好。有条件的工地可在砂浆中添加塑化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粘结能力。
2.2从抹灰工艺操作上控制
加气砌块墙体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做灰饼→必要部位挂加强网处理→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1)抹灰应在顶砌完成7天以后进行,抹灰前墙面应保持湿润,含水率宜保持在10%~15%左右,砌体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可通过刀刮观察。抹灰前可先提前1~2天对墙面淋水1~2次,不需浇透,只要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才抹灰。(2)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粘附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抹灰前还应将饱满度不够的灰缝嵌满。(3)抹底层灰时必须用力,以利于与基层粘結。抹灰层接茬处,先抹者应稍薄,然后均匀接通,不宜接茬过多,防止接茬不平,待底层砂浆终凝后宜用水润湿,然后抹下一层。(4)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内,中层、面层厚度以7~9㎜为宜,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手压有坚实感,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中、面层抹灰。(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或抹灰厚度超过35㎜时,应采用钉挂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处理,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最顶上两层温差应力较大,建议顶上两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抹灰前满挂钢丝网。(6)抹灰砂浆应在初凝时间内用完。通常应控制在3小时内,夏季宜控制在2小时内。
2.3施工方面控制
施工方面控制如下:(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缝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应至少间隔15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2)框架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砌块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3)填充墙采用加气砼砌块等材料时。框架柱与墙的交接处宜用15mm*15mm的 木条预先留,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4)通长现浇钢筋砼板应一次浇筑完成。(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天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6)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7)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必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8)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砼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
3.结束语
砌体裂缝是建筑物的一种常见病害,必须从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认真对待,才能有效地预防砌体结构开裂,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场所。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建筑质量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建筑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