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氢醌(HQ)为探针,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神经递质分子与β-环糊精(β-CD)单元的包络作用.通过在β-CD修饰电极界面上神经递质对被包络的HQ的抑制效应,求得各神经递质与
【机 构】
:
南通师范学院化学系,南通,226007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
【出 处】
:
第五届全国毛细管电泳及相关微分离学术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氢醌(HQ)为探针,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神经递质分子与β-环糊精(β-CD)单元的包络作用.通过在β-CD修饰电极界面上神经递质对被包络的HQ的抑制效应,求得各神经递质与β-CD的表面包络常数,该常数因神经递质所含官能团的不同而不同,且随链长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递增.以甲基橙(MO)为探针,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证明溶液中神经递质分子与β-CD能有效包络,包络常数及其与神经递质分子结构的关系与循环伏安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量子化学的SCF法计算得到了神经递质分子与β-CD单元包络的结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及氢键等多种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包络物的形成,主客体间的结构匹配及溶剂效应对包络物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在MgO@nB2O3-18%MgSO4-H2O体系0℃结晶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用物理方法和化学分析确定析出固相的组成和测定固相共饱和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该体系0℃时的热力学非平衡态液固相关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低聚噻吩衍生物N,N′-双烷烃基-5,5″-二溴基-2,2′:5′,2″-三噻吩-4,4″-二酰胺[N,N′-dialky-5,5″-dibromo-2,2′:5′,2″-terthiophene-4,4″-di
作为新兴的智能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呈稳步发展趋势,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介绍了Windows Phone 7手机的系统架构和安全模型后,就取证遇到的问题详细地描述了取证方
叠氮化铅是最常用的起爆剂.对α-Pb(N3)2晶体首次进行ab initio周期性计算,求得其能带和电子结构,探讨了结构-性能关系.原子间重叠布居和电荷密度分析表明,铅离子与叠氮根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