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10 BU的巴曲酶 (隔天1次)。观察组静脉滴注30mL的银杏达莫注射液(每天1次)和10 BU的巴曲酶(隔天1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耳鸣、眩晕和耳闷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T、TT、ATPP明显升高(P<0.05),PF、FIB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PT、TT、ATPP、PF、FI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能促进突发性耳聋患者症状的恢复,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巴曲酶;突发性耳聋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57-01
突发性耳聋主要表现为耳聋,在发病的前后会出现眩晕和耳鸣等症状。目前,临床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主要采取类固醇激素类、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治疗和抗病毒药物等,但疗效并不好[1]。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29±17.77)岁;病程1~15d,平均(3.62±1.78)d。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75±18.34)岁;病程1~15d,平均(3.79±1.34)d。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10 BU的巴曲酶 (隔天1次)。观察组:静脉滴注30mL的银杏达莫注射液(每天1次)和10 BU的巴曲酶(隔天1次)。總计治疗10d。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耳鸣、眩晕和耳闷的恢复时间。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因子(PF)、凝血酶原时间(PT)。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c2检验,以P <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耳鸣、眩晕和耳闷的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耳鸣、眩晕和耳闷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PT、TT、ATPP、PF、FIB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PT、TT、ATPP明显升高(P<0.05),PF、FIB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PT、TT、ATPP、PF、FI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指没有明确原因而出现的感音性的神经性听力损失,大多数患者的听力会在3天内迅速降低[2]。有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与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迷路水肿、圆窗膜破裂、自身免疫疾病以及血管病变等有关[3]。巴曲酶是是一种强力的降纤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粘度和血小板聚集,使红细胞变形的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减轻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量,保护机体的耳神经功能,减少氧自由基,有效修复耳蜗内皮的损伤[4]。银杏达莫的成分主要是银杏苦内酯、银杏黄酮、白果内酯以及双嘧达莫等,具有解除血管的痉挛、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的黏滞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以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临床效果,因而能对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内耳缺血状态和微循环[5]。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耳鸣、眩晕和耳闷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能大大缩短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眩晕和耳闷等症状的恢复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PT、TT、ATPP、PF、FI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能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助于听力的恢复。
综上所述,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能促进突发性耳聋患者症状的恢复,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明,李云霞,杨志远.高压氧辅助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恢复和血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1):75-77.
[2]王力福,沈美勤,赵金花.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71-72.
[3]黄洁,陈德禄,范洁,等.不同时间窗应用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5):406-409.
[4]金辉,梁耕田,罗四维,等.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及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4-8.
[5]李淦峰,李志海.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8):67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