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的科学”的科学观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科学哲学包括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都认为理论有无上的地位,然而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则以科学实践为本位,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构。文章着重对科学实践哲学对实践优位所做的论证进行梳理,并进一步给出自己的观点:科学实践应与理论相结合,它们应像双螺旋一样相互纠缠而共同发展变化,以最终促进科学哲学的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科学实践理论实践重构
  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塑造着人,也塑造着世界,因而被传统科学哲学视为表象的知识,就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表象(例如,文本、思想或者图表等等),而是一种当下和在世的实践性互动模式,即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劳斯更愿意把科学视为活动,他把科学看作是实践领域而不是命题陈述之网,科学首先不是表征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亦是一种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那么,具体的科学哲学家们是怎么论证实践是第一位的呢?
  一、科学实践的地方性
  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一定是地方性的,这表现在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产生和需要:特定的实验室、特定的研究方案、特定的地方性共同体、特定的研究技能。所谓科学知识的普遍化不过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其转移被理解成为走向另一个地方,而所谓去语境化实际上应该是标准化(制定标准,使得各个地方的科学研究遵循某种地方性标,从而使得这种标准下的科学知识成为标准的科学知识)。事实上,我们经常在当前的技术竞争中看到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中技术的和政治的双重制约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实验有自己的生命
  在科学实践哲学,特别是在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的视野中,实验常常有自己的生命,实验也常常有许多种类的生命。实验不是为明确的理论所导引,而是为值得研究的事物的暗示以及对如何开展这样的探索的把握所导引。科学实践哲学更重视实验,因为在科学实践哲学中,科学是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实验一直担当着知识论的重任”。这样,实验或者观察与理论在品格方面就有了重要的区别。因此,在科学实践哲学中明显地表现出更为重视实验的特征:实验目标、实验设计、实验所采用的手段及仪器和获取的现象,都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就是说劳斯认为实验不仅仅是理论的附属物,而且还在科学发展中扮演着独立的、重要的角色,实验室场所是科学的经验特征得以建构的地方,并通过实验人员的地方性、实践性技能来实现。实验室产生的知识被拓展到实验室之外,这种拓展并不是对普遍规律的概括,而是通过把处于地方性情境的实践适用到新的地方性情境来实现的。[1]
  三、对“实验室”的重新解读
  实验室在科学实践哲学中被赋予了新的认识论地位和意义,是一个认知概念,而不仅是认知的场所而已。诺尔-塞蒂纳甚至认为这个代理过程如下:实验室研究成为事物被“带回家中”的自然过程;它使自然对象得到“驯化”;使自然条件受到“社会审查”。实验室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提升了“社会秩序”和“认知秩序”。新的科学实践哲学认为:(1)实验室是建构知识的研究场所与情境。由于知识是地方性的,因此知识作为其实践的维度必定含有实验室特征,对象经过巨大改造之后已经不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2)实验室的作用是:隔离-操纵对象,使得被研究事物清晰化。(3)实验室以工具、设备和技能介入研究,实验室本身就是研究活动的组成。(4)实验室还提供了追踪实验过程的全程性认识。(5)提供新科学资源的实践性理解、文化性理解。[2]在库恩之后,科学论的视角发生了转换:“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于关心科学成品的逻辑结构”“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
  四、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皮克林用语境中的机会主义来对科学实践进行解释,他与塞蒂纳将实验室中的科学家比喻成修补工类似,皮克林用机会主义来解释实验室中科学家的选择。他指出:“研究战略是根据科学家个人以享有的资源在不同的语境下做出创造性探索的机遇而定的。”正像塞蒂纳所做的比喻“修补工是机会主义者。他们了解自己在特定的地方遇到的重要机会,并且利用这些机会来完成他们的计划。同时,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可行的,并且相应的调整和发展他们的计划。当行动起来时,他们不断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某种中用的物品,使其成功地符合他们暂时决定的目的。”[3](P26)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工作与织补工类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源、技能和机遇。科学家个人在面对选择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原有学术背景等文化资源的影响,但是这种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不是完全决定性的,在面临新的语境时,他们会努力使自己的文化资源与现有的语境相适合。[4]在语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机,在语境中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用。
  当然,科学实践哲学论证了科学实践的主导性、决定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科学哲学观,用实践优位代替了理论优位,但是从最终结果上看,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哲学家都强调实践比理论更优,有那么一些人给出了一种综合的见解。拉图尔提出了对称性原则,即: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能解释科学知识的形成,既不能像实证主义者一样把科学知识看作在本质上是一系列既成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的集合,也不能像布鲁尔那样一味诉诸社会因素寻求科学知识的成因,而是应该把科学当作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活动不只在思维中进行,更主要的是在科学家的语言交往、实验室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想真正把握知识的本性,就要研究知识是如何生产的。因此,应该“把科学理解为动词”,而且是处于进行时态的动词,亦即拉图尔所说的“行动中的科学”。拉图尔提出的新的对称性原则就是拉图尔科学实践观的精髓,进而在某种意义上去说,新的对称性原则就是科学实践观本身。针对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二律背反”的现实,拉图尔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经,即是把哲学理念与社会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实现一个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行动者网络”,[5]这就是拉图尔综合的科学实践观的建构理念。
  比较之下,笔者更同意拉图尔的综合性的、协调性的观点,即对待科学实践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地观点、演化的观点、过程的观点和多样性的观点,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全面地反映了实践(观察/实验)与理论的真实关系,就是说不仅实践有自己独立的演化,而且理论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双螺旋一样是相互纠缠而共同发展变化的。这才是科学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最合理的、真实的重构。
  
  参考文献:
  [1]戴建平.约瑟夫·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方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10.
  [2]吴彤.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兼评劳斯等人的科学实践观[J].哲学研究,2006,(6):85—9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王娜,吴彤.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33—36.
  [5]刘世风.试论拉图尔的科学实践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67—71.
  
  注解:
  [1]Rouse, J., Knowledge and Power: 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P38.
  [2]Hacking .I,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50.
  [3]拉图尔,布鲁诺/伍尔加,史蒂夫,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M].张伯霖、刁小英译,东方出版社,2004.P110.
  [4]诺尔-塞蒂纳,卡林.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语境性[M].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P112.
  [5]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P265.
  [6]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P11.
  [7]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81—85.
其他文献
美国人方美昂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以中国现代舞为媒介,孜孜不倦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她身兼舞者、编导、谈判专家、电视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等多种身份,还建立了专门推广现代舞的“乒乓”策划机构,为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做了很多事。是什么让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现代舞怀有如此强烈的热情?方美昂坦言她在中国看到了“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可能性”,在她看来,“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乱,另一方
期刊
走进Palais dIena的Miu Miu 2014年秋冬秀场时,第一反应是仍在施工的“建筑工地”?用一个复杂的脚手架框架结构,搭建了三层高的柱廊,看似冷冰冰但其实这种秀场搭建很贴心,可以让参秀的嘉宾不再为“看不到”而苦恼,也不同层次的适应人们从不同角度来创造感知。  作为白羊座的Miuccia Prada,从某些方面却像极了双子座的双重性格,相较于Prada对艺术的深层解读而言,Miu Miu
期刊
我老公觉得伯爵邀请我去参观他们的工坊是很不靠谱的事情,甚至是个错误。因为我根本不懂表,连爱表的人的心情都不理解。我俩头一次吵架,而且吵得天翻地覆就是因为表,那时候我们刚搬到乡下去住,亟须买车,以便于上班。他拿着4万元买车的定金,去4S店拐了个弯,去了一个古董摊,花4万元买了一块古董表! 等他被一辆出租车拉回家,我已经叉着腰在门口等着他,准备大干一场。  所以我不太喜欢表。  “ 他们真是对牛弹琴”
期刊
如今一提到“香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从“现代化的西方”输入中国的奢侈品,是百年来才有的“洋货”。然而,历史的真相绝非如此。  在公元九世纪晚期,以穆罕默德·伊本·扎卡利亚·阿尔拉齐(Mohammad Ibn Zakariya al-Razi,在西方以Rhazes一名著称)为领军的穆斯林科学家们将蒸馏技术加以完善,最终获得成功,用玫瑰花蒸馏出来的香水随即在伊斯兰世界面世。蒸馏技术以及相应的香水
期刊
2014年秋冬系列Givenchy秀场回归了“常规”T台形式,Riccardo Tisci让我们将全部关注力放在设计本身体现的力量与性感。“整个系列在庆祝摇滚女性的十足女人味。”Tisci在秀后说道。这一季的灵感来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优雅、女人味十足的经典形象。  虽说是以优雅为前提,但Tisci没有落下其最爱的两种文化风格——斑驳印花与动物纹指向的非洲文化;宽布条等几何形装饰喻意的日本文化
期刊
当你走进Christian Dior 2014年秋冬的秀场时,可能以为会出现一个缤纷花园,但电子光板的顶置把你拉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现代都市感极强,粉色、蓝色的冷色调电子光会让你一时错以为身处在夜场派对。从2014年春夏季Raf Simons为女性打造了一个“爱丽丝的奇幻之旅”后,这一季他又想要传达一个女性新形象:“她们有种让人无法抗拒,并令人赞叹的能量。”  “少了花园里漫步的悠然,多了现实
期刊
“玩爽了!真正乐在其中的一场秀!”应该是很多人最直接的感受。每季Chanel的秀场都让人充满无限的期待。当收到Chanel 2014年秋冬秀场邀请函时,“Chanel Shopping Center”大大的字样一下子就让你对秀场产生无数的联想,会是一个大型商场?还是一个Outlet小别墅区?但当你带着满满的期待和疑问走进秀场时,什么,超市?一排排货架上摆着满满印有Chanel标志的货品,蔬菜、水果
期刊
进入Fendi 2014年秋冬成衣系列时装发布会现场以暖色调迷彩拼接图案覆盖的环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爸爸去哪儿”用过的360度“小蜜蜂”航拍摄影机,已经在Fendi.cn上直播秀场实况。老佛爷本季灵感来源于Billie Holiday的怀旧歌曲 “Violets for Your Furs”,但是更明显的军装风、运动元素在设计中的重要占比,以及皮草与各种材质的大胆拼接尝试,仿佛在炫耀着意大利手工
期刊
2014年秋冬的Armani的两场秀一直是米兰时装周最令人期待的。进入Armani Theater一如既往的现代剧院式秀场里,独特的造型很难分辨出模特本身,但通通打着Armani Girl 标志的女孩儿三三两两地从大门里走出来,神态自如,时不时的会向两旁的观众侧头微笑,就像在米兰街头会看到风格独特但又不是故意出位的时髦女子一样,让观看者都有种莫名的欲望,想要成为正从T台走来的那个Armani Gi
期刊
当看到一座山时,文章中的女性都会有“我要爬上去,把它堆得更高”的想法。爬山的:过程并不轻松:首先要选择一条道路,然后在攀爬中不断地阅读、思考,汲取养分,很久后依然保持初心才能到达山顶,也逐渐把山建得更高。  第一个谈论女性和性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在限制里学会自由的雕塑家,向京;身体和思想都在跃动的舞蹈家,王媛媛;用生命构筑空间的建筑家,陈喧;在西方找到东方的音乐家,巫娜;以及用直觉来表达当代的装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