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铝合金机匣焊缝裂纹分析及工艺改进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某型发动机一机匣组件是由铝合金铸件ZL114A机匣体及铝合金锻件2A70机匣外罩通过氩弧焊焊接而成。该机匣在焊后车削端面时,焊缝存在一条周向裂纹。本文分析裂纹的性质为过载断裂,与焊缝存在未熔合有关。并通过将焊接坡口改为U型,增加焊前预热,焊前对零件进行化学清洗和机械打磨的方式来控制焊缝未熔合的形成。
  [关键词]铝合金机匣 焊缝裂纹 未熔合 工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53-01
  某型发动机一机匣是由机匣体及机匣外罩通过手工氩弧焊焊接而成。机匣体是牌号为ZL114A铸件,焊前状态为T6。机匣外罩是牌号为2A70的锻件,焊前状态为淬火时效。
  1 裂纹分析及结果
  1.1 外观检查
  机匣外罩与机匣体氩弧焊焊缝部位可见一条长度约180mm的周向裂纹,裂纹位于焊缝中间部位(焊缝已经过车削加工)图1。
  1.2 断口分析
  1.2.1 断口宏观分析
  裂纹经人工打开后,经外观及实体放大镜宏观观察,裂纹匹配面仅有较小的区域{尺寸为30×(1~2)mm}可见断裂特征形貌,该区域呈过载断裂特征,断裂起始于焊缝背面,该部位可见焊接未熔合特征形貌。其余大部分匹配面区域均无未见任何断裂特征形貌,两匹配面均呈焊接未熔合形态,见图2。
  1.2.2 断口微观分析
  经扫描电镜放大检查,具有断裂特征的区域断面呈准解理断裂特征,起始于焊缝背面,该部位可见焊接未熔合特征形貌,见图3。其他部位匹配面呈焊接未熔合形貌,未见断裂痕迹,见图4。
  1.3 金相分析
  1.3.1 焊接质量检查
  在裂纹附近及其对面部位分别切取金相试样检查,焊缝质量检查结果:裂纹部位存在长约3.0mm的未熔合;裂纹对面部位焊缝存在长约2.8mm未熔合。
  1.3.2 显微组织检查
  分别对机匣体、机匣外罩以及焊缝进行显微组织检查,结果如下:机匣体基体组织正常,显微组织为α(Al)+第二相,疏松小于0.5级,未见过热过烧现象;机匣外罩基体显微组织正常,為α(Al)+第二相,未见过热过烧现象;焊缝内部显微组织为铸态枝晶组织,焊缝内部可见多个孔洞。
  1.4 成分分析[1] [2]
  对机匣体、机匣外罩基体进行化学成分定量分析,对焊缝部位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分析结果显示基体材料和焊丝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1.5 显微硬度
  机匣体、机匣外罩及焊缝显微硬度检查结果:机匣体(ZL114A):63.4HV0.3;机匣外罩(2A70):103.2HV0.3;焊缝:78.7HV0.3。
  3 分析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机匣体组件裂纹性质应为过载断裂,该裂纹与焊缝存在未熔合的缺陷有关。焊缝中有存在气孔,对焊缝质量也有一定影响。防止铝合金焊接未熔合的措施有:合适的焊接电流;坡口角度在可能范围内要大,清根加工时尖端半径要大;焊枪应对中,层间采用摆动焊接法等。影响铝合金焊缝中的气孔的因素有:表面清理质量、焊接参数、保护气体纯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焊接位置、母材和焊丝氢含量等[2]。
  原有零件的坡口为带顿边的60°V型坡口,坡口根部间隙小,焊接时受热不均匀,易造成焊接未熔合缺陷。在后续的零件中通过将坡口进为U型坡口,焊缝根部半径增大,接头可达性更好,从而增加焊缝受热的面积,降低出现未熔合的几率。
  铝合金焊缝气孔与其表面氧化膜清除不彻底,存在水汽有关。焊前除了对零件和焊丝进行碱腐蚀清理之外,还应进行机械打磨,这样即可最大程度上控制氧化膜的存在,进而减小焊缝中气孔,亦可对消除焊接未熔合有很大益处。同时,对零件进行焊前预热,可消除焊接区域金属表面的湿气,在焊缝起始点获得合适的熔深,也可以防止焊接裂纹[3]。通过上述改进措施后,后续零件一次性焊接合格,经X射线检查,未见未熔合缺陷,焊缝气孔数量也有明显减少,未出现焊缝开裂缺陷。
  4 结论
  4.1机匣体组件裂纹性质为过载断裂,与焊缝存在未熔合有关。
  4.2将坡口改为U型,零件及焊丝在化学清洗的基础上增加机械打磨,零件进行焊前预热的措施可控制焊缝未熔合和气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辑委员会。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2版),第3卷:铝合金镁合金,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会。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会,第23卷:材料焊接工程(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麻毓璜译。铝合金焊接手册,程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张明敏,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发动机零部件焊接工艺研究和应用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矿山机械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主要矿山粉碎机械设备方面,离不开球磨机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在矿山领域属于主要设备,而且在冶金以及化工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球磨机的安装和调试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目前球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的设备构造,并具体分析球磨机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关键词]矿山机械 球磨机 安装 调试 分析  中图分类号:TD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也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数控车床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极易受到影响。稳定性是衡量数控车床的重要指标,其决定了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成品质量,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产品后期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精度以及外观等均有影响。基于此,当前对数控车床加工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控车床 稳定性 加工质量 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P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学校,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都产生了直接联系,电子工程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据此,为了促进电子工程的有效发展,我们在对电子工程进行设计时必须注意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电子工程设计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工程 设计问题 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
期刊
[摘 要]对于柴油机来说,燃油系统是它跳动的心脏。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会出现某些故障或故障隐患,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在平时就做好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科学维护和保养工作,降低其故障率,提高功效,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柴油机利用率,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柴油机;燃油系统;维护与保养  中图分类号:F320;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生活、生产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进一步得到增加,这样以来逐渐考验着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压电气试验能够对设备的绝缘性能与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测试,有利于找出高压电气设备中的问题,方便高压电气设备的维护与安全运行。高压电器试验门类较多,试验设备较为复杂。本文对变电站高压电气试验设备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探讨技术改进的相关问题。  [摘 要]高压 电气试验设备 技术改进
期刊
[摘 要]在日常的汽车检测工作中,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准确性,科学性,企业必须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有效的运行从而加以控制。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检测 资质认定  中图分类号:F20;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65-01  前言  2015年8月1日实施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检验检
期刊
[摘 要]变压器油是高压电气设备、尤其是电力变压器最重要的绝缘介质,担负着电气设备绝缘、冷却、灭弧以及信息载体等作用。为保证各油浸设备的可靠运行,迫切需要准确地评估变压器油的绝缘状态。因此,本文对变压器油老化对介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绝缘寿命进行了试验。  [关键词]变压器油 老化 介质 影响 绝缘寿命  中图分类号:F320;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
期刊
[摘 要]高铝煤炭-电力-氧化铝-建材-铝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减少煤炭外运,缓解公路、铁路运输压力。保护环境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71-01  1、 产业集群建设的背景  建设的背景  由于特殊的成矿背景,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等地区的部分煤炭资源中,在煤层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厂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进而对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设备的运行水平也有所提高,这也是保证电气设备长周期运行的必要因素。此外,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模式、监控系统等各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创新,以此来保证电厂电气设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长周期;运行措施  中图分类号:TM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电力系统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带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后续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继电保护技术对整个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设立有效的保护方案,考虑到直流控制系统和其他技术形式的具体要求,突出继电保护技术的重点。在本次研究中将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