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明确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龙井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龙井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围绕“龙头”企业做文章,发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辐射作用,立足延边黄牛、苹果梨、黑木耳等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推广以“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为主的利益联结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深入挖掘非林地大田人参、蒲公英、松茸、大米等潜力,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发挥国家级电商县优势,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将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坚持把民俗生态、历史人文和边境休闲观光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全方位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总投资超过7亿元,建设了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东盛涌镇东明村海兰江民俗生态园等景点,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依托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动加强与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农科教衔接与产学研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种植、无人机植保等技术,积极探索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主动引导养殖户实现“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广泛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立秸秆、废弃菌袋收储运体系,秸秆、废弃菌袋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制定《龙井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配备5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和650个密闭式、4100个垃圾箱塑料垃圾桶,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对65个行政村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全覆盖,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六清”等活动,打造美化整体推进行政村2个、自然屯5个,清理垃圾520吨,清边沟1.2万米,65个行政村中心屯亮化率达到100%,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将农村水环境治理与全面推进河长制紧密结合,对全市28条河流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不断加强对排污口的监管和河流断面水质的监测以及水资源管理,坚决维护海兰江、布尔哈通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并举,积极组织开展吉林好人巡讲、道德讲堂等主题宣讲活动,充分利用村院文化墙、村屯宣传栏广泛宣传农村道德典型,打造“好人榜”“好人展示墙”等宣传阵地,全方位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挖掘朝鲜族家庭良好的家风家训,通过星级文明户、干净家庭、最美家庭的培育,将朝鲜族在教育、礼仪等方面的优秀传统展现出来。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龙井市创建文明村镇五年行动计划》,明确“30+N”创建思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年梯次推进,市级文明村镇已达到18个。主动讲好乡村故事,积极举办朝鲜族农夫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朝鲜族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不断丰富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以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直通车活动,围绕“八个一”建设目标,依托农村国贫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对58个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修缮,推动文明乡风深入传播,让村民群众享受休闲时光、体验先进文化。
深入开展星级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支部联建模式,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升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服务规范化水平,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以村民自治为重点,建立村规民约“三十”制度,确保村民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和重要工作全知晓,党务村务全公开。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大对农村微权力腐败审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村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村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加快推进覆盖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做好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以“军警地同心筑堡垒”活动为契机,创新推行党员联系群众“1+N”工作法,发挥军警地携手共建作用,积极开展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等专项治理行动,逐步消除农村安全隐患,加快农村社会共治共建脚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全面清理有刑事处罚的村两委干部,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立足产业扶贫优势,促进电商、光伏等新业态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设立“八员”公益性岗位,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通过兴办商贸、餐饮、综合服务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资产增值增收。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市、乡、村三级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注重培育和强化基层养护力量,实现对农村路的精细化养护。目前,全市农村通硬化路率、客车通车率均达到100%。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发展,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不斷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办学条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积极做好边境乡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开山屯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全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借助返乡创业、“春风行动”,积极为农村群众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收尾工作,大力推广农村“册外地”有偿使用模式,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工作,逐步盘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断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推广“农地贷”“农担贷”模式,不断开发土地贷、大棚贷、农机贷等信贷产品,将农业与金融、保险建立合作桥梁,畅通农业农村领域资金循环。
(作者:延边州政协副主席、中共龙井市委书记)
把产业作为发展主引擎,不断打造振兴动力源泉
围绕“龙头”企业做文章,发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辐射作用,立足延边黄牛、苹果梨、黑木耳等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推广以“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为主的利益联结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深入挖掘非林地大田人参、蒲公英、松茸、大米等潜力,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发挥国家级电商县优势,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将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坚持把民俗生态、历史人文和边境休闲观光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全方位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总投资超过7亿元,建设了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东盛涌镇东明村海兰江民俗生态园等景点,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依托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动加强与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农科教衔接与产学研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种植、无人机植保等技术,积极探索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树牢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美丽宜居乡村格局
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主动引导养殖户实现“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广泛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立秸秆、废弃菌袋收储运体系,秸秆、废弃菌袋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制定《龙井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配备5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和650个密闭式、4100个垃圾箱塑料垃圾桶,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对65个行政村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全覆盖,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六清”等活动,打造美化整体推进行政村2个、自然屯5个,清理垃圾520吨,清边沟1.2万米,65个行政村中心屯亮化率达到100%,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将农村水环境治理与全面推进河长制紧密结合,对全市28条河流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不断加强对排污口的监管和河流断面水质的监测以及水资源管理,坚决维护海兰江、布尔哈通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
全面汇聚乡风文明力量,推动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并举,积极组织开展吉林好人巡讲、道德讲堂等主题宣讲活动,充分利用村院文化墙、村屯宣传栏广泛宣传农村道德典型,打造“好人榜”“好人展示墙”等宣传阵地,全方位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挖掘朝鲜族家庭良好的家风家训,通过星级文明户、干净家庭、最美家庭的培育,将朝鲜族在教育、礼仪等方面的优秀传统展现出来。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龙井市创建文明村镇五年行动计划》,明确“30+N”创建思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年梯次推进,市级文明村镇已达到18个。主动讲好乡村故事,积极举办朝鲜族农夫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朝鲜族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不断丰富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以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直通车活动,围绕“八个一”建设目标,依托农村国贫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对58个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修缮,推动文明乡风深入传播,让村民群众享受休闲时光、体验先进文化。
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净化农村政治生态
深入开展星级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支部联建模式,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升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服务规范化水平,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以村民自治为重点,建立村规民约“三十”制度,确保村民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和重要工作全知晓,党务村务全公开。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大对农村微权力腐败审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村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村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加快推进覆盖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做好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以“军警地同心筑堡垒”活动为契机,创新推行党员联系群众“1+N”工作法,发挥军警地携手共建作用,积极开展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等专项治理行动,逐步消除农村安全隐患,加快农村社会共治共建脚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全面清理有刑事处罚的村两委干部,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抓住民生保障这个根本,努力让群众过上高质量生活
立足产业扶贫优势,促进电商、光伏等新业态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设立“八员”公益性岗位,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通过兴办商贸、餐饮、综合服务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资产增值增收。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市、乡、村三级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注重培育和强化基层养护力量,实现对农村路的精细化养护。目前,全市农村通硬化路率、客车通车率均达到100%。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发展,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不斷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办学条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积极做好边境乡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开山屯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全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借助返乡创业、“春风行动”,积极为农村群众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稳步推进涉农体制改革,持续释放乡村发展动能
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收尾工作,大力推广农村“册外地”有偿使用模式,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工作,逐步盘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断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推广“农地贷”“农担贷”模式,不断开发土地贷、大棚贷、农机贷等信贷产品,将农业与金融、保险建立合作桥梁,畅通农业农村领域资金循环。
(作者:延边州政协副主席、中共龙井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