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德育现状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上升为国家创新创业的主力引擎之一,同时新技术也迅速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等,无一不体现出网络信息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
在教育行业,特别是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比普通中小学学生更快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各个传统专业所产生的新知识。因此,近十年来信息化教学环境给中职学校带来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十年前的黑板,已经进化为投影幕、手写板或是触摸屏;十年前的讲台,已经改造为嵌入式汁算机;十年前的机房,大块头的电脑已经被单薄的液晶显示器甚至一体机替代;十年前的课本,浓缩进一台8寸的掌上电脑;而在实训教室里,各种先进设备更是琳琅满目。无论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环境已初见规模。然而,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表现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大于专业教学。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群体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的极具个性群体,在创新意识、操作技巧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在三观成型、自律性和对新事物的思辨力等方面仍需辅助,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很大程度上依靠每个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德育课、班会课、大会集中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如何与德育教育结合,成为中职学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育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价值体现
德育,是教育者将社会思想道德评价通过各种手段,内化为受教者自身的社会思想道德评价的教育形式,而这社会思想道德评价主要指我们常说的“三观”。
中职学生一般正出于“三观”成型的关键事情,加之多数学生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人际交往间会产生一些不成熟的言行。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强调教学过程数字化,部分教学全程甚至直接让学生与机器互动完成,这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无形中减少了人际间互动交往频率。
此外,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筛选能力亦成为一大问题。中职学生自律陛不足,尚不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及网络使用道德,且网络空间具有个人身份的虚拟性,部分无知的学生认为网上言行无法追责,因此在收发信息过程甚至网络行为中都容易产生不当言行。有学生利用学校机房服务器攻击外网,也有利用课堂上的网络便利下载不良内容,也有发现学生在校内网络植入计算机病毒,抑或恶作剧形式破坏多媒体设备或校园网等等。
在一些信息化教学晴景中,远程设置的课堂需要学生通过互联网与现场老师或者同学互动,此时如无合适引导,学生极易受网络不良用语影响,使用不应在课堂出现的用词,影响课堂氣氛。
因此,德育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同时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对德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如何促进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德育的结合
(1)通过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传统美德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如何更新道德宣传途径值得深思。微信的出现仅五年左右,公众号的发展甚至不到五年,但完全已被各个年龄层次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相信各个中职学校应该都开启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这就像十年前官方网站一样现已成为一所学校的标准配置。微信公众号除了能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便捷的展示学校招生、教学、校园文化等信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动功能强大。
以我校为例,我校微信公众号开设已有三年,现有关注人数2635名,有专职教师及学校部门管理,互动良好。除了常见设置的“招生就业”、“升学渠道”、“学校简介”、“校园风光”、“地图导航”、“信息公告”等栏目外,我校增加了“德育天地”一项,以此作为校内外宣传传统美德的平台之一。“德育天地”中人气度较高的内容当属德育视频展映,其中有一篇节选自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我是演说家》的演讲《教育的意义》,这个视频探讨了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修为而非应试求职,出乎我们老师意料,文章阅读量很陕破百,最后稳定在五百多的阅读量,并且留言数达几十条,多为“收益良多”、“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等自我认识评论,个别还有“教育不可以浮躁”、“回首往事……”等触景生晴的深度长回复。这是我们微信公众号发文以来从未有过的体验,因为普通校园活动介绍或者比赛结果公告等内容一般阅读量大但是不会有回复留言,只是将微信公众号作为传统通知栏的功能来使用,这次的回复就很好使用了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优势,而传统德育教育最缺乏的就是互动。如在微信公众号具备一定关注度的前提下,设置有阅读价值的内容,无疑学校的公众号平台会成为宣传传统美德的有效手段。
(2)利用微视频等教学技术促进德育教学
微视频在近年教研工作中被反复体积,且逐渐成为广泛传播知识、完成碎片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德育教学、职业技能的演示教学上更有其独到优势,因此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在高校重点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广大自学群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微视频建设亦全速推进。微视频对德育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可定制的趣味性学习。传统德育教学以输灌知识为主,辅助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趣味性手段,但收效有限。由于德育本身教学内容如趣味性不足照本宣科,极易为中职学生所排斥,最终导致厌学。而视频内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加入可定制因素,制作符合学生兴趣的德育教学视频内容,必将成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德育教育的—个有力支持。
(3)将德育渗透到信息化其他形式中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各个学科都应强调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德育内容,如网络责任、保障网络安全、文明用语等等。
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新时期德育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德育教育也应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展现出信息化时代德育教育的新手段和新面貌。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上升为国家创新创业的主力引擎之一,同时新技术也迅速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等,无一不体现出网络信息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
在教育行业,特别是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比普通中小学学生更快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各个传统专业所产生的新知识。因此,近十年来信息化教学环境给中职学校带来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十年前的黑板,已经进化为投影幕、手写板或是触摸屏;十年前的讲台,已经改造为嵌入式汁算机;十年前的机房,大块头的电脑已经被单薄的液晶显示器甚至一体机替代;十年前的课本,浓缩进一台8寸的掌上电脑;而在实训教室里,各种先进设备更是琳琅满目。无论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环境已初见规模。然而,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表现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大于专业教学。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群体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的极具个性群体,在创新意识、操作技巧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在三观成型、自律性和对新事物的思辨力等方面仍需辅助,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很大程度上依靠每个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德育课、班会课、大会集中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等形式。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如何与德育教育结合,成为中职学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育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价值体现
德育,是教育者将社会思想道德评价通过各种手段,内化为受教者自身的社会思想道德评价的教育形式,而这社会思想道德评价主要指我们常说的“三观”。
中职学生一般正出于“三观”成型的关键事情,加之多数学生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人际交往间会产生一些不成熟的言行。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强调教学过程数字化,部分教学全程甚至直接让学生与机器互动完成,这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无形中减少了人际间互动交往频率。
此外,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筛选能力亦成为一大问题。中职学生自律陛不足,尚不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及网络使用道德,且网络空间具有个人身份的虚拟性,部分无知的学生认为网上言行无法追责,因此在收发信息过程甚至网络行为中都容易产生不当言行。有学生利用学校机房服务器攻击外网,也有利用课堂上的网络便利下载不良内容,也有发现学生在校内网络植入计算机病毒,抑或恶作剧形式破坏多媒体设备或校园网等等。
在一些信息化教学晴景中,远程设置的课堂需要学生通过互联网与现场老师或者同学互动,此时如无合适引导,学生极易受网络不良用语影响,使用不应在课堂出现的用词,影响课堂氣氛。
因此,德育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同时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对德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如何促进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德育的结合
(1)通过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传统美德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如何更新道德宣传途径值得深思。微信的出现仅五年左右,公众号的发展甚至不到五年,但完全已被各个年龄层次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相信各个中职学校应该都开启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这就像十年前官方网站一样现已成为一所学校的标准配置。微信公众号除了能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便捷的展示学校招生、教学、校园文化等信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动功能强大。
以我校为例,我校微信公众号开设已有三年,现有关注人数2635名,有专职教师及学校部门管理,互动良好。除了常见设置的“招生就业”、“升学渠道”、“学校简介”、“校园风光”、“地图导航”、“信息公告”等栏目外,我校增加了“德育天地”一项,以此作为校内外宣传传统美德的平台之一。“德育天地”中人气度较高的内容当属德育视频展映,其中有一篇节选自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我是演说家》的演讲《教育的意义》,这个视频探讨了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修为而非应试求职,出乎我们老师意料,文章阅读量很陕破百,最后稳定在五百多的阅读量,并且留言数达几十条,多为“收益良多”、“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等自我认识评论,个别还有“教育不可以浮躁”、“回首往事……”等触景生晴的深度长回复。这是我们微信公众号发文以来从未有过的体验,因为普通校园活动介绍或者比赛结果公告等内容一般阅读量大但是不会有回复留言,只是将微信公众号作为传统通知栏的功能来使用,这次的回复就很好使用了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优势,而传统德育教育最缺乏的就是互动。如在微信公众号具备一定关注度的前提下,设置有阅读价值的内容,无疑学校的公众号平台会成为宣传传统美德的有效手段。
(2)利用微视频等教学技术促进德育教学
微视频在近年教研工作中被反复体积,且逐渐成为广泛传播知识、完成碎片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德育教学、职业技能的演示教学上更有其独到优势,因此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在高校重点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广大自学群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微视频建设亦全速推进。微视频对德育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可定制的趣味性学习。传统德育教学以输灌知识为主,辅助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趣味性手段,但收效有限。由于德育本身教学内容如趣味性不足照本宣科,极易为中职学生所排斥,最终导致厌学。而视频内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加入可定制因素,制作符合学生兴趣的德育教学视频内容,必将成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德育教育的—个有力支持。
(3)将德育渗透到信息化其他形式中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各个学科都应强调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德育内容,如网络责任、保障网络安全、文明用语等等。
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新时期德育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德育教育也应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展现出信息化时代德育教育的新手段和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