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建立起一种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又具有学术研究效应的深层联系。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模式,是为了迎合未来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解决人才供求关系的一种有效合作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特色办学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供需关系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服装设计与生产行业为例,许多企业管理者普遍反映,对于研究性、创新型,特别是高品质综合技能型的人才的需求,是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学校在育人管理方面也在不断改革,在人才培养上更是下了很多功夫,但距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为了迎合未来服饰市场的需求,解决适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尝试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以共同培养高品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培养真正迎合市场需求的服饰设计专业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是一个集设计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学生不仅要设计出服装效果图,还要将衣服合理地制作并展示出来,更要了解如何将服装有效地推向市场,适应时代的需求,甚至在未来能够成为引领时尚的风潮。可以说它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服装行业拥有较长的产业链结构,基本上由:品牌规划——商品企划——效果图设计——工业制板——面料采购——定织印花——缝纫工艺——物流运输——店铺陈列——推广销售等一系列步骤环环相扣而组成。单靠学校所学到的有限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全方位满足行业运作的需求的。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由于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企业、品牌的深刻认识,他们设计的服装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台上亮相”的阶段,虽然他们思维跳跃、设计大胆、天马行空,却缺乏对产品实际应用价值的认知和理解,设计出的许多产品只能够“摆着看”,没法直接“拿去卖”,这也是一般服装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普遍弊端。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两个不同的职业概念,一个是追求个体独特性;一个是服务于大众。我们一再强调,高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最终应当是能够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实用设计”,而非以美和前卫主导的“概念设计”。形式化与美感固然必不可少,但产品的实用性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市场、了解生产环节、了解品牌运作、了解消费者需求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在企业中,通常情况下,应届毕业生要经过1-3年服装设计“助理”岗位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够真正走上服装“设计师”职位。
在学校的教学环节当中,一般会安排2个月左右的实习期,很多学生实习之后反映,在企业里学到的知识,比同样时间在学校里学到得多。然而,这样的实践机会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在进入社会之前,学生就能够了解企业情况和社会实际需求,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校企合作办学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企业适时进入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把先进的行业知识、最新时尚动向和社会需求带进校园、引入课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触到了前沿的行业领域知识,扩充了设计眼界,打开了设计思维。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实训锻炼,在步入社会之前,就了解企业及市场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从而思考应该怎么样去学习服装设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踏入企业的大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研究涉及多方面内容,我们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当中去实习和锻炼,还要学习企业先进的市场理念和品牌实战经验,更要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理念。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对课程总体架构、对每门课程結构的设置、对课程内涵的梳理,以及校企双方如何协作上好每一门课程,最终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学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作为办学与监管主体,企业作为实践合作依托,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师生与企业深层交流,让课堂融入企业多年的市场与品牌运作经验,给予学生具有时效性的行业知识引领。通过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达到既突出学校教学特色,又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培养目的,让联合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行业竞争优势。
学校办学特色与企业经营内容的对口性,也是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重要依据。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是以“学前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展开合作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以“童装”设计为专业教学特色的,选择合作的企业为“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校服的生产制作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服装企业,校服正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的服装品类。旭荣公司在国家质量检验标准和制作服装工艺方面,堪称行业一流,曾承接过英国校服订单。但企业存在的瓶颈是公司地理位置不佳、品牌自身创建不足、缺乏广泛的行业知名度,产品较难进行市场延伸。学校缺乏的则是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的指引和对口的童装开发合作实践单位。因此,双方共同建立合作育人机制,一方面学校可以企业为依托,学习童装制作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了解行业成品制作规范,派遣学生实习交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和学校合作研发,创建自己的校服品牌并推向市场,提升行业知名度。
校企共建合作基地和合作平台,旨在创建多元化、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业务模式,使教学成果向社会成果转化。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达到资源优化共享,引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带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长社会经验与见识,引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学到具有时效性的知识技能,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适应社会的真正需求。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先进生产能力,结合学校的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共同开发、创建品牌。企业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获取优势资源,获得优先选拔人才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刘正安,郭凌华,李体仁,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
[2]蔡玉华,胥振国,范高富,宫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8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特色办学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供需关系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服装设计与生产行业为例,许多企业管理者普遍反映,对于研究性、创新型,特别是高品质综合技能型的人才的需求,是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学校在育人管理方面也在不断改革,在人才培养上更是下了很多功夫,但距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为了迎合未来服饰市场的需求,解决适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尝试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以共同培养高品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培养真正迎合市场需求的服饰设计专业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是一个集设计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学生不仅要设计出服装效果图,还要将衣服合理地制作并展示出来,更要了解如何将服装有效地推向市场,适应时代的需求,甚至在未来能够成为引领时尚的风潮。可以说它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服装行业拥有较长的产业链结构,基本上由:品牌规划——商品企划——效果图设计——工业制板——面料采购——定织印花——缝纫工艺——物流运输——店铺陈列——推广销售等一系列步骤环环相扣而组成。单靠学校所学到的有限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全方位满足行业运作的需求的。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由于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企业、品牌的深刻认识,他们设计的服装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台上亮相”的阶段,虽然他们思维跳跃、设计大胆、天马行空,却缺乏对产品实际应用价值的认知和理解,设计出的许多产品只能够“摆着看”,没法直接“拿去卖”,这也是一般服装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普遍弊端。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两个不同的职业概念,一个是追求个体独特性;一个是服务于大众。我们一再强调,高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最终应当是能够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实用设计”,而非以美和前卫主导的“概念设计”。形式化与美感固然必不可少,但产品的实用性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市场、了解生产环节、了解品牌运作、了解消费者需求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在企业中,通常情况下,应届毕业生要经过1-3年服装设计“助理”岗位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够真正走上服装“设计师”职位。
在学校的教学环节当中,一般会安排2个月左右的实习期,很多学生实习之后反映,在企业里学到的知识,比同样时间在学校里学到得多。然而,这样的实践机会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在进入社会之前,学生就能够了解企业情况和社会实际需求,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校企合作办学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企业适时进入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把先进的行业知识、最新时尚动向和社会需求带进校园、引入课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触到了前沿的行业领域知识,扩充了设计眼界,打开了设计思维。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实训锻炼,在步入社会之前,就了解企业及市场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从而思考应该怎么样去学习服装设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踏入企业的大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研究涉及多方面内容,我们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当中去实习和锻炼,还要学习企业先进的市场理念和品牌实战经验,更要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理念。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对课程总体架构、对每门课程結构的设置、对课程内涵的梳理,以及校企双方如何协作上好每一门课程,最终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学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作为办学与监管主体,企业作为实践合作依托,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师生与企业深层交流,让课堂融入企业多年的市场与品牌运作经验,给予学生具有时效性的行业知识引领。通过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达到既突出学校教学特色,又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培养目的,让联合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行业竞争优势。
学校办学特色与企业经营内容的对口性,也是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重要依据。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是以“学前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展开合作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以“童装”设计为专业教学特色的,选择合作的企业为“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校服的生产制作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服装企业,校服正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的服装品类。旭荣公司在国家质量检验标准和制作服装工艺方面,堪称行业一流,曾承接过英国校服订单。但企业存在的瓶颈是公司地理位置不佳、品牌自身创建不足、缺乏广泛的行业知名度,产品较难进行市场延伸。学校缺乏的则是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的指引和对口的童装开发合作实践单位。因此,双方共同建立合作育人机制,一方面学校可以企业为依托,学习童装制作领域先进的工艺技术,了解行业成品制作规范,派遣学生实习交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和学校合作研发,创建自己的校服品牌并推向市场,提升行业知名度。
校企共建合作基地和合作平台,旨在创建多元化、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业务模式,使教学成果向社会成果转化。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达到资源优化共享,引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带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长社会经验与见识,引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学到具有时效性的知识技能,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适应社会的真正需求。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先进生产能力,结合学校的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共同开发、创建品牌。企业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获取优势资源,获得优先选拔人才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刘正安,郭凌华,李体仁,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
[2]蔡玉华,胥振国,范高富,宫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