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常识看,由于上游成本向下游的传递似乎是一种必然,PPI的上涨一定会引起CPI的进一步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8月CPI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6.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而同时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却呈现加速上升的局面——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达到了1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5.3%。
从常识看,由于上游成本向下游的传递似乎是一种必然,PPI的上涨一定会引起CPI的进一步提高;但事实却不完全支持这一常识。如在经济增长相对偏快的2004年和随后有所降温的2005年,CPI分别比上年上涨3.9%和1.8%,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6.1%和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1.4%和8.3%。
从历史数据看,可以发现两个典型事实:一是不能完全找到PPI和CPI的对应甚至传导关系,如2004年两位数的原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仅造成不到4%的CPI上涨;二是PPI涨幅高于CPI,似乎提示我们,至少在中国经济中存在某种成本被自发消化于产业环节中的可能。因此,这就需要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层面寻找价格之间变化关系的线索。
第一,经济结构决定了CPI增幅在正常年份会低于PPI。在经济结构上,我们发现,2004年和2005年都属于出口增长接近超过或接近30%的年份,2004年甚至达到35.4%。则国内最终产品价格会有所上升。反之,即使PPI上升,但产能转而需要境内市场消化,将造成CPI上涨缺乏动力的特点。
第二,市场结构决定了会出现工业制成品价格涨幅整体上低于资源价格涨幅的特点。在本此发布的分类别消费品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6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9%,也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0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其价格为零增长。这里,一个及其重要的经济事实被忽略: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依赖明显高于农业。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但其余消费品(主要是工业品)的增长基本为零。
第三,技术冲击和快速工业化,导致消费品价格涨幅低于投资品。在本轮通货膨胀周期中,衣着、交通和通讯、家庭用品设备及服务等类别的产品价格基本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就反映了,持续的技术变革导致技术本身处于不断“降价”的通道上,这就在事实上屏蔽了PPI对CPI的传导。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PPI指数和CPI指数出现剪刀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二者构成的结构不同。“CPI的结构是消费品为主,那么这里头消费品我们都是以食品为主,那食品占了3/1,而这个PPI的结构,它是出厂产品,那这个出厂产品跟成本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成本包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是包括工资,内息,生产环境等等。”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哈继铭认为:CPI和PPI的倒挂,预示着未来企业利润还要进一步的下降,这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有可能会导致产品供应短缺,同时价格管制也不利于促使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不利于消费者节约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这样的倒挂局面不可能长期持续,PPI指数升高迟早要到传导到CPI,到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报复性反弹,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的调控政策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8月CPI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6.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而同时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却呈现加速上升的局面——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达到了1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5.3%。
从常识看,由于上游成本向下游的传递似乎是一种必然,PPI的上涨一定会引起CPI的进一步提高;但事实却不完全支持这一常识。如在经济增长相对偏快的2004年和随后有所降温的2005年,CPI分别比上年上涨3.9%和1.8%,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6.1%和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1.4%和8.3%。
从历史数据看,可以发现两个典型事实:一是不能完全找到PPI和CPI的对应甚至传导关系,如2004年两位数的原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仅造成不到4%的CPI上涨;二是PPI涨幅高于CPI,似乎提示我们,至少在中国经济中存在某种成本被自发消化于产业环节中的可能。因此,这就需要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层面寻找价格之间变化关系的线索。
第一,经济结构决定了CPI增幅在正常年份会低于PPI。在经济结构上,我们发现,2004年和2005年都属于出口增长接近超过或接近30%的年份,2004年甚至达到35.4%。则国内最终产品价格会有所上升。反之,即使PPI上升,但产能转而需要境内市场消化,将造成CPI上涨缺乏动力的特点。
第二,市场结构决定了会出现工业制成品价格涨幅整体上低于资源价格涨幅的特点。在本此发布的分类别消费品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6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9%,也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0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其价格为零增长。这里,一个及其重要的经济事实被忽略: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依赖明显高于农业。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但其余消费品(主要是工业品)的增长基本为零。
第三,技术冲击和快速工业化,导致消费品价格涨幅低于投资品。在本轮通货膨胀周期中,衣着、交通和通讯、家庭用品设备及服务等类别的产品价格基本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就反映了,持续的技术变革导致技术本身处于不断“降价”的通道上,这就在事实上屏蔽了PPI对CPI的传导。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PPI指数和CPI指数出现剪刀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二者构成的结构不同。“CPI的结构是消费品为主,那么这里头消费品我们都是以食品为主,那食品占了3/1,而这个PPI的结构,它是出厂产品,那这个出厂产品跟成本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成本包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是包括工资,内息,生产环境等等。”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哈继铭认为:CPI和PPI的倒挂,预示着未来企业利润还要进一步的下降,这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有可能会导致产品供应短缺,同时价格管制也不利于促使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不利于消费者节约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这样的倒挂局面不可能长期持续,PPI指数升高迟早要到传导到CPI,到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报复性反弹,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的调控政策应该及时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