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艺术家挑选了一些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留影,然后将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背景一换,清晰的历史一瞬來到眼前,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这位艺术家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拟写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则叙事类材料作文题,涉及艺术家和“一些游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艺术家挑选了一些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留影,然后将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背景一换,清晰的历史一瞬來到眼前,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这位艺术家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拟写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则叙事类材料作文题,涉及艺术家和“一些游客”。事件由一些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行为引起,显示了艺术家的独特匠心和责任担当。
材料可分为三个层次:面对一些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行为,艺术家以独特方式进行了教育、警示、批判;新方式的效果;艺术家创作的动因。关键信息为:艺术家、游客、搞怪留影、背景替换、特别显眼、沉重的地方。
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1)游客角度,如:①行为:注意场合,把握分寸。②态度:尊重生命,敬畏历史。(2)艺术家角度,如:①行为:独特匠心,警示世人。②态度:暴露丑陋,良知驱动。(3)整体角度,如:①正视:历史泛娱乐化倾向。②启示:教育引导震撼人心。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十大流行语当中,“网红”一词赫然在列。有人说,这是一个“红生万物”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红人,出现“网红”产业,兴起“网红”经济。犀利哥、雪梨、Papi酱、呛口小辣椒、同道大叔……人们在不经意间,就会说着“网红”造的热词,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转发“网红”生产的段子。很多青少年,甚至将“网红”定位为将来最期望的职业。 对于
“我真的万万没有想到,李达康能成为网红。”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不少观众都被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圈粉”。 为了演好市委书记,他颇下一番苦功,先是找来很多各级领导开会的视频,研究这些干部举手投足的细节,包括怎么说话,怎么走路,怎么开会,后来吴刚想明白了,李达康也是人,“他有七情六欲,他也得吃饭,他饿了之后也得狂吃,急的时候也骂人,其实人都是这样”。 为了突破老百姓心目中的“官相”,自
老师:一篇好的作品,往往发乎于情,即从心灵出发。麦家的这篇文章,是否也是如此呢?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李锦帆:我先抛砖引玉。作者写自己成名后,希望能堅守内心,做一个不变的、慢的、旧的人,却因为欲望膨胀,遗忘了自己的初衷,而落入社会的陷阱。这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莫过于能坚守心灵的底线。 孙贝尔:但是我认为,作者的这篇文章更着重于强调:绝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因为缺少了美好和伟大而变得
三、用精练生动的语言突出个性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的是语言所具有的魅力和力量。让作文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鲜明生动的语言是重要条件。学生在写作时词汇单调贫乏,多有重复现象;写人记事时,语言干瘪,毫无生气;句式单调,一般只钟情于陈述句,毫无波澜。 《鸿门宴》在语言运用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作者特别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特征鲜明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的神采
最古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最古老的乡愁,是诗经里的一个征戍之人,离家时春和景明,杨柳依依;归来时却寒风刺骨,身心饥渴。这是一份无限伤感的古老乡愁。 最典型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江上送友人南游》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滞雨》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朋友,你知道“网红”吗?网红代表了什么呢? 我想,网红是网络快餐文化的催生品。如今是一个点击鼠标遍游全球的时代,网络上汇聚来自全球各地的时事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于是媒体便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话题进行炒作,人们也需要一个足够爆炸式的新闻来满足他们看过过多新闻、摄取过多信息后渐生的空虚的内心,无论网红本身内涵如何、好坏与否,它本身是应媒体、网民双方面的需求而生的。 网红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背后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众多网红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对其人或事件关注度往往在一段时间内爆炸式增长,而随后又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思考——网红代表了什么? 我想,网红是网络快餐文化的产物。如今是一个点击鼠标方可遍游全球的时代,网络上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时事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于是媒體便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话题,人们也需要一个足够爆炸式的新闻来驱散他们看了过多新闻、摄取过多信息
近两年来,图文转换成为高考热门题型。图文转换看似只是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为使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有更强的针对性,我们就考生在图文转换中的易错点进行分析,以期能有更大的突破。 ☆漫画类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
人们总是喜欢怀旧,对过去的事无法忘怀。其实动物也是如此,在澳大利亚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小猫杰西或许由于不适应环境、难忘旧地,竟然离开主人的新家走了1900多英里(约合3058公里)回到老宅。 “它在这里待了两三个星期,我们以为它已经适应周围的环境了。”谁知后来它就失踪了,一年多以后,它又离奇地出現在老房子附近。杰西的新旧居所分别位于澳大利亚南北两端,直线距离1900多英里,中途还有沙漠地带。
谨以此文献给坚守在祖国北疆的父亲。 ——题记 列车终于启动。 广播员柔和的、公式化的声音缓缓响起:“旅客朋友们请注意,本次列车已经发车,将前往……”随后,是一连串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地名。这一连串地名的最后,才是位于遥远南国的那座令他魂牵梦萦的小城的名字。 这个名字让他的心头一暖。军校毕业即投身北疆的他也就结婚时请过一周的假——那是他从军四年以来在家中待过的唯一的一个星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