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下,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和必然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善于给学生创设独立感悟的时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高效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186-01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教师要努力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将变得高效,充满生命活力。
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下面以《我喜欢的蔬菜》的口语交际指导教学(笔者参与的“让学生快乐作文”课题研究)为例。
(一)在“表达”中体验快乐
小学生天生喜欢表达,要让他们随心想、放开说、用心写,真切地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为了使学生做到“随心想、放开说、用心写”,笔者让孩子们欣赏他们喜闻乐见的《蔬菜宝宝》视频,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视觉体验,还通过谈话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更生动地描绘自己所看到的各种蔬菜,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自主、探究、合作”引进课堂,这也是笔者一直追求并积极去实践的教学理念。在整节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行大量的表达练习,这种练习,是由简到难的有梯度的口语表达练习。从简单的短语,到生动的一句话的表述,充分做到了让孩子们有层次地说。
(二)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通过玩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情,才有可能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猜一猜”的游戏环节,孩子们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让同伴们猜,整个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此外,这种“我描述你来猜”是有基础的,是建立在前面“有梯度、有层次说”的基础上,是在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基础上;这种“我描述你来猜”又是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的、让想象完美绽放的说。学生在这种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当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细心体会、专心写作,将自己喜欢的蔬菜有趣味地写出来时,作为一位老师,也同学生一起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三)在“思考”中孕育快乐
没有思想的欢乐只能称为“开心”,有思想的提升才能提及“快乐”。快乐作文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精神愉悦上,更应关注学生参与投入的热情,更应注重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思想的深刻性的培养。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想象可能在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情感火花的碰撞,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特殊的课堂生成。如何更好地处理好這种“突发事件”,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机智。所以,面对其他孩子猜错蔬菜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描述者更加完善详细地介绍蔬菜的特点,抓住它最突出的特点去说。这样,孩子们就很自然地明白:每种蔬菜都有它们的相似之处,但也与众不同,我们要学会抓“特殊”,更好地去表达描述自己喜欢的蔬菜。
二、给学生创设独立感悟的时空
时下倡导的“生本课堂”,让每一位执教者都充分地认识到:语文课堂,是孩子们交流、探究、获取新知的天地。而教者,只是一个倾听者、引导者,应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不会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读懂,去感悟,去体验。笔者在《搭石》一课的教学时,就把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书中体验、感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内化,使自己的认知、情感在读中逐步升华。教师把欣赏“美”贯穿课堂始终,以“寻找美”引领学生学习、感悟。这篇课文文字通俗易懂,但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上课伊始,笔者就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寻找美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体会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础上,品味其隐藏的情感美。接着,出示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请边读边勾画边品味,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能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想象画面,挖掘孩子内心深处最脆弱情感的问题。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完全可以得出极具个性的阅读感受。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用心用情走进家乡,在品读中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感受心灵的美好,受到精神的洗礼。为孩子们奉献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总之,教师必须视学生为探索者,将学习过程作为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得以发展,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课堂也必将因浓郁的“探索味”而彰显出生命的色彩。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高效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186-01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教师要努力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将变得高效,充满生命活力。
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下面以《我喜欢的蔬菜》的口语交际指导教学(笔者参与的“让学生快乐作文”课题研究)为例。
(一)在“表达”中体验快乐
小学生天生喜欢表达,要让他们随心想、放开说、用心写,真切地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为了使学生做到“随心想、放开说、用心写”,笔者让孩子们欣赏他们喜闻乐见的《蔬菜宝宝》视频,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视觉体验,还通过谈话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更生动地描绘自己所看到的各种蔬菜,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自主、探究、合作”引进课堂,这也是笔者一直追求并积极去实践的教学理念。在整节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行大量的表达练习,这种练习,是由简到难的有梯度的口语表达练习。从简单的短语,到生动的一句话的表述,充分做到了让孩子们有层次地说。
(二)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通过玩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情,才有可能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猜一猜”的游戏环节,孩子们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让同伴们猜,整个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此外,这种“我描述你来猜”是有基础的,是建立在前面“有梯度、有层次说”的基础上,是在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基础上;这种“我描述你来猜”又是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的、让想象完美绽放的说。学生在这种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当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细心体会、专心写作,将自己喜欢的蔬菜有趣味地写出来时,作为一位老师,也同学生一起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三)在“思考”中孕育快乐
没有思想的欢乐只能称为“开心”,有思想的提升才能提及“快乐”。快乐作文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精神愉悦上,更应关注学生参与投入的热情,更应注重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思想的深刻性的培养。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想象可能在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情感火花的碰撞,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特殊的课堂生成。如何更好地处理好這种“突发事件”,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机智。所以,面对其他孩子猜错蔬菜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描述者更加完善详细地介绍蔬菜的特点,抓住它最突出的特点去说。这样,孩子们就很自然地明白:每种蔬菜都有它们的相似之处,但也与众不同,我们要学会抓“特殊”,更好地去表达描述自己喜欢的蔬菜。
二、给学生创设独立感悟的时空
时下倡导的“生本课堂”,让每一位执教者都充分地认识到:语文课堂,是孩子们交流、探究、获取新知的天地。而教者,只是一个倾听者、引导者,应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不会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读懂,去感悟,去体验。笔者在《搭石》一课的教学时,就把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书中体验、感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内化,使自己的认知、情感在读中逐步升华。教师把欣赏“美”贯穿课堂始终,以“寻找美”引领学生学习、感悟。这篇课文文字通俗易懂,但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上课伊始,笔者就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寻找美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体会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础上,品味其隐藏的情感美。接着,出示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请边读边勾画边品味,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能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想象画面,挖掘孩子内心深处最脆弱情感的问题。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完全可以得出极具个性的阅读感受。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用心用情走进家乡,在品读中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感受心灵的美好,受到精神的洗礼。为孩子们奉献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总之,教师必须视学生为探索者,将学习过程作为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得以发展,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课堂也必将因浓郁的“探索味”而彰显出生命的色彩。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