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9月四川正式在高一年级实行新课改,物理教材选用的是教科版教材,现在已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少的困惑:物理学科的周课时由原来的4-5节一下就减为2-3节,我们虽然在暑期参加了国家、省、市、县、校的五级培训,也听了不少专家的讲座,但面对新教材新学生,我们感到不知如何教学了,新教师三言两语就将课上完,但学生作不起题,理解不了物理规律;而老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他们习惯独霸课堂,心中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题,没有时间处理习题,总是说时间不够,几乎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第一章图像法解决问题时就有学生开始感到物理难学,听得懂课做不来题的现象更加严重。严竣的形势迫使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和探索,我们初步找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普遍实施,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更是要充分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更有效地体现新课改思想”、“如何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把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位”,把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努力的重点,力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新课改的思考,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提高能力。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好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历史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探究的意义以及探究的方法。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和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体验各种方法,如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等效法、极限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等。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中,通过揭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会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学会积极思考、积极思维,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服务于社会与他人。由此可见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转变观念,分层要求
高一上期教学内容是《直线运动》、《力》、《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四章,与原人教社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但将《直线运动》一章放在第一章是为了降低高初中的台阶,体现了编者的意图,高一学习的模块1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作准备,本模块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直接衔接的。据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高一学生学习模块1只需达到基本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今后都要从事物理方面的工作,所以要对学生分层要求,逐步到位,切忌不要将较难高考题拿给学生做,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习题让学生练习,不能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高一年级的考试题一定要把握难度,不能让学生有太大的挫败感,尤其是高一第一次考试要让学生考出信心,让学生逐步体会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以往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式学习,学习的内容由教材或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学生以被动接受和记忆为主。这就是我们部分老师感到时间总是不够的原因,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活跃而不失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情景,力求全体学生都能通过教学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教师要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将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有机的结合。
3.通过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练习观察,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养成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
4.在涉及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学生提出很高价值的意见,不过多评论学生见解的对与错,只要学生能在思维上放开就好。
5.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章节内容,完全可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归纳为主,以教师提示引导为辅,师生适当换位,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
三、注重物理实验
众多教学环节中,物理实验始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真正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资源。从实验形式上要进行更细的区分,如“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趣味小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实验录像”等,并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完成。在实验过程中,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形成实验结论和交流讨论,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通过科学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科学道理。
四、将物理学习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增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各种知识的整合性。由于新课程实用性增强,增加了物理课堂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具备充分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拥有敢于标新立异、勇于进行社会实践,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功能,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利用旧器材开发新实验,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物理实验,适当有计划、有规律的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爱上实验、爱上物理。
在新课改的路上,肯定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但我们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挖掘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领会了新教材的精神,逐步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合格教师。 ■
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提高能力。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好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历史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探究的意义以及探究的方法。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和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体验各种方法,如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等效法、极限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等。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中,通过揭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会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学会积极思考、积极思维,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服务于社会与他人。由此可见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转变观念,分层要求
高一上期教学内容是《直线运动》、《力》、《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四章,与原人教社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但将《直线运动》一章放在第一章是为了降低高初中的台阶,体现了编者的意图,高一学习的模块1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作准备,本模块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直接衔接的。据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高一学生学习模块1只需达到基本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今后都要从事物理方面的工作,所以要对学生分层要求,逐步到位,切忌不要将较难高考题拿给学生做,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习题让学生练习,不能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高一年级的考试题一定要把握难度,不能让学生有太大的挫败感,尤其是高一第一次考试要让学生考出信心,让学生逐步体会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以往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式学习,学习的内容由教材或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学生以被动接受和记忆为主。这就是我们部分老师感到时间总是不够的原因,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活跃而不失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多元化的学习情景,力求全体学生都能通过教学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教师要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将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有机的结合。
3.通过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练习观察,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养成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
4.在涉及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学生提出很高价值的意见,不过多评论学生见解的对与错,只要学生能在思维上放开就好。
5.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章节内容,完全可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归纳为主,以教师提示引导为辅,师生适当换位,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
三、注重物理实验
众多教学环节中,物理实验始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真正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资源。从实验形式上要进行更细的区分,如“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趣味小实验”、“计算机模拟实验”、“实验录像”等,并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完成。在实验过程中,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形成实验结论和交流讨论,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通过科学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科学道理。
四、将物理学习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增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各种知识的整合性。由于新课程实用性增强,增加了物理课堂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具备充分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拥有敢于标新立异、勇于进行社会实践,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功能,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利用旧器材开发新实验,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物理实验,适当有计划、有规律的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爱上实验、爱上物理。
在新课改的路上,肯定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但我们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挖掘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领会了新教材的精神,逐步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合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