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母语,学好中文,提升中国教育品质(续)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ong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二、 教育反思:语文传统的缺失与语文的回归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人一直批评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益低,“少、慢、差、费”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所遭遇的诟骂。
  时至今日,义务教育普及了,高中教育也在普及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但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抱怨声仍不绝于耳。不会写字,语言素质差,文字能力不强,是大中学毕业生的通病。原因何在呢?仅仅从现象上分析,就能看出问题,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仍是“两多”“两少”,即应试太多,读书太少;封闭式教学多,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少。有人认为,正是这“两多”“两少”导致了语文教育效率的低下和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
  如何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呼吁了、重视了那么多年,情况并不乐观。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提高语文教育的水平,就是要把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找回来,让语文学习回到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上来。
  中国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在哪里呢?首先是方法论。
  中国当代语文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国文教育的诵、读、背为主的教育方式差别巨大。中国人传统学语文的方式,主要就是阅读与背诵。在阅读与背诵的过程中形成语言的感受力。所谓的语感,就是这样慢慢地形成的,语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和内化的过程。有人强调学语文也要有悟性,悟性就是感悟。感悟的积累往往也是思想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这是个交替发展过程。语言本来就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与情感,知性与感性,逻辑与想象,这个动态的语言感知与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与长期的阅读背诵为前提。这个语文学习的规律是跳不过去的。
  语文教育,当然不是不需要时代色彩,但当代语文教育的那些肢解式讲解,那些非此即彼的标准式答题,那些将文学阅读的情感式体验也化作公式般的填空式试题,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语文教育方式早就有人提出质疑。著名文学家王蒙、著名学者钱理群都试着做过高考语文试卷,他们的成绩只能勉强及格。语文考试是语文学习的评价手段,现在有些语文考试,貌似的标准实际上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中国传统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好方法丢失了。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古典文学是我写作生命的主流,也是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更是我写作语言的根底、骨架。”他又说:“不熟读古典诗文,就不会见识到中文美到什么程度。”(见《余光中先生的四度空间》《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不久前,看到一篇指导孩子写作的文章叫做《好作文是因为有优美的语言》。读、背好的文章就等于感受到了语言的美,语言的感受力、感悟力自然就在其中。大家知道,余光中大学学习的专业是英文,但他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的古典诗文,强调对中国古典诗文的熟读与吟诵,这是由汉语言的特点和优势决定的。汉语言的韵律美,汉语言表达注意对称与节奏,这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演变积淀而成的民族审美心理。中国的建筑,如四合院、寺庙、宫殿的设计,对称和节奏的美学心理表现得相对突出。过去,苏南农村小康之家的民宅,往往是中间正房,两边非要盖几间非常对称的偏房。即使如苏州园林的建筑,那曲折迂回,幽深的格局中也无不表现出对称和节奏。至于说书法艺术,如果撇开语言文字的意义,它的间架结构,书写布局,还有字与字、行与行、大与小、正与斜之间的顾盼与呼应,揖让与补救,更处处体现出匀称的美学效果。
  匀称的美学效果在中国的经典文章里得到了最充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而这些经典文章的口口相诵,代代相传,又强化、固化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汉语言的这一特点从《诗经》开始,一直到唐诗宋词,即使是接近白话的宋元话本与明清小说,亦不离这个传统。
  “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背弃了文言文,但是,中国语言表达的风格并没有改变,无论是刘半农的新诗,还是朱自清的散文,那音韵和节奏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像国学大师钱穆9岁就能熟读《三国演义》,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注》,后来把《史记》背下来了。茅盾也能把《红楼梦》背诵下来。鲁迅幼时就背下了《纲鉴》。可以说,这些文化大师在少年时代就形成了非常丰厚的国学修养,构建起自己的国学基础。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的国语学习,就完全依靠了一本《三国演义》。
  当代也有这样的案例:无锡市天一中学被推荐到北大的十四岁少年洪欣格,五岁就开始认字读书,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时,她说,主要是靠阅读《红楼梦》来学习语文的。至于《红楼梦》读过多少遍,她自己也记不清了。洪欣格在十一岁时就写出了评价中国古代五个杰出女性的文章,分析评点了秋瑾与李清照等女性,让中学语文教师都刮目相看,自叹不如。我觉得,一个中学生,如果能反复阅读《红楼梦》十几遍,这样一来,语文学习是绝对不需要语文教师操心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靠大量阅读、经典诵读来丰富语言积累的,以涵泳的方式来体会语言之美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回归,引导学生主要靠阅读与感悟走进语文情境。
  当然,如前所述,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视分析与讲解,在古文中,一些多义词和一些背景方面的知识,是必须要讲解的,但是,它不应该是诵读、涵泳的对立面与矛盾体。
  诵读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浸润、熏陶、浸染,是一种语言的习得与享受。经常诵读,大量阅读,然后不断积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的方法。
  这里对背诵的问题,我也作一点展开。很多人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只要一提到背诵,就认为是死记硬背。而且还提出,现在都有电脑了,还要背诵那么多东西干什么?我的看法是:电脑不能代替人脑;背诵与死记硬背,也不是一回事。一个人总不能在需要讲话时才说,让我打开电脑查一查。所有的讲话及相应的语言表达都应该储备在大脑的“磁头”上,都应该准备在舌尖上,待命而出,随时脱口而出。这些都是童子功决定的。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总不能临时打开电脑,寻找屈原的名句“虽九死其犹未悔兮,岂余心之所惩”吧?
  背诵与死记硬背不能混为一谈,背诵是识记,更是体验。在吟与诵的过程中体验意象的气韵,体验节奏的疾徐,体验自然与情感的联结点,体验思想与社会的共振点,体验汉语言自身的简洁、对仗、铿锵、隆对之美感。这样的语言感受力一旦形成,它就会化作表达的能力,也许本应一篇一万字的文章,你5000字就能表达得很好了。
  
  三、 科学认读——从学汉字入手提高语文教育水平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后,有些实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他们为了尽快实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对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识字要求做了调整,即由过去的800个增加到现在的1600个。识字量的要求提高了,但有些方面的要求则降低了,过去对一个汉字的认识要求是音、形、义三者的统一,现在对有一些汉字的认识要求读出来即可。应该说,这样的转变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环境变了,时代变了;学习的主体也变了。学习的主体变得比过去更加聪明,优生优育等现代化的因素,使这一代孩子先天素质更好,更容易接受与适应世界的变化与进步。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时代的变化来进行汉字教育。
  过去那些主张汉字拼音化的人,对汉字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便是那些不主张汉字拼音化的人,也认为汉字难认、难学。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因这种错误认识而带来了文字教学上的偏差:小学整整六年,时间集中消耗在学习两三千个汉字上面。各种新的小学语文教材虽有改进,但小学12本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择仍然以与汉字教学配套为重要考量。
  为什么要用六年时间解决两三千汉字的识字问题呢?难道,汉字真的那么难认难学吗?我们通过科学认读研究发现,说汉字难认难学,确实就是一种偏见与误解。拼音文字要学26个字母是容易的,但这并不等于学会了26个字母就学好了拼音文字。只有学好了几千个单词后才能说学好英语。而汉字的习得,事实上,要简便得多,因为我们的汉字,大多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在学读音的时候,同时也学习了它的意义。大多数汉字在形象性上也极具意味,让人一学难忘。
  很多识字教学流派在汉字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汉字并不是难认难学的。何况,如前所述,现在的学习主体,已经较过去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提高。
  所以,让我们回到汉字的认读问题上来。应该意识到,现在,我们的孩子,几乎都置身在汉字的海洋里,这给科学认读汉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境,已经足以能够促使我们的孩子尽快进入阅读状态。
  这些因素,已经彻底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状态。
  我们进行了十年的“科学认读——培养儿童阅读素养”的课题,已有一百多所幼儿园和一百多所小学作为该课题的实验单位。我们正是充分利用了环境的变化并主动创设认读环境引导学生认读汉字的。十年的科学认读实践证明,汉字的认、读、写、用不必、也不应该同步进行,可以先从认读入手。在幼儿园可以不让孩子先学会写字,只要学会整体辨认、读准字音,就可以基本上解决超前阅读的问题;到了小学一、二年级,既扩大阅读量,又开始学习书写,那么在二年级之前扫清阅读障碍是没有问题的;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在一、二年级解决了一千个汉字书写的基础上,不仅解决读,也可以解决写作的问题;到五年级,就可以有大量的阅读,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所以说,汉字难认难写是一种误解。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这样的情形:一旦让孩子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就可以通过经典阅读,在不断地积累中以感悟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的学习。现在,我们说过,学生的认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认读汉字,已经不再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很多白话文,小孩子都能读得懂,但我们却要进行繁琐的讲解,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我们决不片面反对分析与讲解方法,但是,对当代白话文课文的教学,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如果二年级结束后,在其后的四年小学阶段里阅读大量的书籍,则语文教学的功效,可以说会超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我们发现,所有卓有成效的汉字教学都是从认读入手的,而我们的科学认读,可以说,找到了识字教学的最佳的切入口。
  科学认读的实验,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全程性地解决了汉字到底是不是难学难认的问题,同时也客观地回答了早期教育要不要进行汉字认读的问题。如果说无锡市荡口小学的科学认读实验解决了幼小衔接时期低幼儿童认读的问题,表明了儿童完全可以进入早期阅读状态,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的话,那么,我们在高港市实验小学的科学认读实验表明,中国儿童在8岁之后,则完全可以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并为将来初中阶段进入研究性阅读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汉语语文素养。
  在这里,我还想结合现在环境已经改变这一点着重强调一点:阅读的问题,提升语言素养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是语文教师的任务,每一门学科,都负有语文教学的使命与责任。所有的学科,都可以是语文的“智力背景”(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同样也可以作为其他学科的智力背景。所以,我们除了要学会利用环境让孩子们认读,还要积极创设利于科学认读的教育环境。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除外语外,每一门学科的教材都是用汉字编写的。所以,相关学科的老师,都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本门学科的教科书。“试管”的写法,化学教师就能不管吗?一首歌词不去认真欣赏,你如何去教孩子们“让我们荡起双桨”,体会音乐之美,走进音乐的圣殿?语言啰嗦甚至疙瘩,你怎么能讲清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数学、物理,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你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要不要学好母语,归根到底是个文化认同问题,是个民族传统的传承问题。中国的现代化,也是汉语的现代化。汉语学习,一要继承,二要发展。继承固本,发展为变;继承见真,发展求新。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正因为现代化的进程,才使得汉语的早期教育有了更具科学性、人文性的背景与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如果不能超越我们的前人,我们将会欠下历史的一笔债,当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植入母语教育的谱系里。
  汉语教学,是全民族的事业。所有语文教师,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为振兴中国语文、弘扬汉语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只有怀着一种对母语的热爱,才能真正学好中文,才能真正提升中国教育的品质。
  (周德藩,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
其他文献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使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呈现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急剧扩张的特征,但同时也在经营管理方面暴露出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资本严重不足、金融案件频发、经济效益
下乡慎许愿不知从何时起,下乡许愿成为下乡工作队的一种倾向。有许愿给钱给物的,有许愿修缮校舍的等等。看则无可非议,实则喜忧参半。某工作队初到一地,看到村里校舍破旧,答应给拨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愈发突出,具备了世界上完整的产业链,最高加工配套水平,且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
一、4月份市场回顾4月份,A股市场走势先抑后扬,上证综指一度跌破3000点关口,本月下旬管理层紧急出台两项政策,在利好政策因素的刺激下,上证综指强劲上扬。纵观全月,上证综指
期刊
第一,承担风险是理性看待市场环境的表现。不可能存在只涨不跌的股市,在持续高涨的经济发展中,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是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过程中跨不过的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也越来越多地在高速铁路中被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具有“四高”的特征,即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精度和高标准.为满
一定要确保让受访者感觉到你们是在同一艘船上。本文探讨如何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我最近在赶写一部长篇特写的稿子,一直忙着誊写很多采访笔记。听了自己在提问时支支吾吾的
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共产党员张家库同志桂林轮胎厂共产党员、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家库同志,以其兢兢业业的工作,天私的奉献精神,在誉为“中华第一(轮)胎”的3G.00-51-58PR无内胎巨型工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