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渔是明清之际独特的存在,他既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商人。作为文人,他的小说和戏曲创作颇丰,相较前人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即跳出读书人创作喜好标榜高雅的桎梏,走向具有商业意识的通俗文学活动道路。作为商人,他写作只为谋利,创作上以消费者的体验为核心,迎合市场需求,写出了一批批为当时人津津乐道的文学产品。为了维护自身权利,他首提版权意识,动用力量保证自己在文学创作市场上的应得利益。他的论述众多,不仅道出了常人所未能道,而且探讨了在商业化环境中文学写作如何赢得市场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李渔;商业意识;戏曲理论;文学活动
一 李渔商业化意识的形成基础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生于如皋,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文学家。字笠鸿,号笠翁。初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李渔出生在一个商业气氛浓厚的家庭,父亲李如松,伯父李如椿都是“冠带医生”,古代对“医”的划分不在四民之列,但行医卖药涉及商品往来,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活动。父辈积累的家产尚算不错,“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回顾李渔所处的明末清初,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以“心学”为代表的启蒙思想攻破礼教秩序对人的包围,礼教与尚情文化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商品经济不断壮大,市民数量急剧增加,印刷业和造纸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流通与传播。此外,宋元至以后,话本小说、南戏、北杂剧、传奇等生机勃勃,正统文学日趋衰落,通俗性和娱乐性文学竞相上位,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这些皆是李渔在所处时代能够大放异彩的原因。
二 商业化意识发展——“治生”心态的转变
“治生”一词,最早作为“经营家业;谋生计”的意思,出现在《管子·轻重戊》:“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李漁年少时家境不错,后期经历起起落落,据其大致可将“治生”心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求生路的“卖文糊口”,此时期的李渔是一位具有商业意识的文人;二是从江宁刻书到自编自演“家班活动”,此时期李渔是一个以经营、演出为主的文化型商人。
李渔的前半生对自己的认知还是一个名落孙山不得不借卖文糊口的书生,后半生则精心于商业经营,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做正统文人他是失败的,既没能考上科举,也没能成为“卫道士”,写出的作品虽受观众喜爱,毕竟难登大雅之堂;但他做商人很明显也是不成功的,靠卖文得来的稿费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足以安稳生活,但耽于享受的李渔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至康熙十年,乔姬病故,李渔回到杭州;十二年,王姬病故,家班不得不解散,晚年李渔生活依然潦倒不堪。
三 商业化意识对文学活动的渗透
李渔谋利写作,面向的是广阔的商业市场,品读对象是知识水平有限的百姓,其创作必然受商业思想影响,更倾向于迎合大众的审美观,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的作品中下里巴人成分较多,通俗易懂,甚至沦落到走上低俗猥亵的道路。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始终脱离不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过度的奇淫巧技遮盖了作品本身的色彩,故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并不著名,但其创作思想仍值得我们拿来借鉴和参考。
李渔是明清商业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不管是角色的塑造还是情节的波澜都有较高的造诣,他写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不只是传统概念中的样板角色,情节也始终追求一个“奇”字,在构思和推动故事发展上下足了功夫,轻而易举地抓住观众的心理。
(一)通俗文学创作理论——创作与市场碰撞的火花
承包了戏剧从创作、包装到演出的李渔,更加明了戏剧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舞台实践性,观众的情绪极易受舞台表演的环境氛围以及表演者的功底影响而受到感染。因此,在阐述文学创作理论,特别是戏剧创作演出理论时,他非常注重广大市民百姓的欣赏趣味和审美心理等剧场要素,甚至是以之为出发点进行阐述的。
(二)文学创作思想——享乐主义与男权审视的镜像
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写作者认识世界的表述,也是作者心理思想的投射。与其说李渔受商业思想左右不得不写通俗作品,不如说他所持有的思想与通俗文学无缝对接。对于人生,李渔是抱着享乐主义态度的,他两次科举失败,却又不愿意像范进那样执着功名,他没有庞大的家业供以挥霍,却耽于声色之乐,追求物质享受。碍于对商业的追逐,文学作品对于李渔来说不是反思人生、倾诉痛苦的工具,而是抛弃现实自我,呈现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对美好的享受的空中楼阁,这种享乐主义,与世俗的愿望是一致的,因而缺少深度和厚重感,不折不扣地走向了“媚俗”。
(三)文学创作风格——跃荡灵魂的自我彰显
杜书瀛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李渔:“也许是由于天性,也许是商人家庭的某种影响,也许是被不安定的时代不安定的生活所熔铸,也许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发生作用,赋予了李笠翁一颗不安定的跃荡的灵魂和过分活泛却又坚忍不拔,熟悉传统而‘自我作古’的性格。”正是这种不安定的跃荡灵魂造成了李渔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文人创作的特点。
四 李渔商业化戏剧创作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商业化趋势越发明显,近年来网络小说独占鳌头,随便在网站注册账号即可当个写手,只要写得好,点击量上升出名是很轻而易举的。戏曲、话剧市场上循环演出的都是过去的经典,今人作品寥寥无几。网络写手圈抄袭事件屡屡爆出,作者创新意识淡薄,文学创作基本素养低下,中国的文学市场令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要学习“脱窠臼”的精神,“新奇同质”,借鉴李渔不断求新的创作过程。其次,“结构第一”,充分考虑到文体结构等要素,写作中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增删情节也就有所权衡了。再者,要重视文学市场的规则,强化版权意识,国内对于抄袭的法律条例尚不明确,但写作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杆“有道”之秤,作者也应利用公正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还有,由于写文市场销路广阔、谋利便捷,目前我国的职业写手数量持续上涨,但大部分仍然是把写作当做娱乐副业的作者,文学用来表情达意无可厚非,但做一事便要忠一事,文学写作是个严肃的过程,娱乐只是作品呈现的一种方式,不应以娱乐干涉写作,造成作品极度缺乏内涵,意思流于表面,语言轻浮媚俗。最后,无论是否为谋利而写,文学创作本身是神圣的,因此,为防止出现李渔一味追求利益而用力过猛的现象,当下创作过程中要切忌以市场利益为中心,“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沉浸于作品中,才能创作出经久不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黄鹤山农.玉搔头序[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2] 李渔.李渔全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 李渔.闲情偶寄[M].三晋出版社.2010.
[4] 朱熹.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
[5] 李贽.李贽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 费振刚、仇仲谦.司马相如文选译[M].凤凰出版社.2011.
[7] 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 杜书瀛.戏看人间:李渔传[M].作家出版社.2014.
[9] 傅承洲.商业型文人与文化型商人——李渔的人生角色[J].古典文学知识,2008(04):99-105.
[10] 陈国华.论李渔的商品意识在戏曲活动中的体现[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01):165-168.
(作者单位:张北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关键词:李渔;商业意识;戏曲理论;文学活动
一 李渔商业化意识的形成基础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生于如皋,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文学家。字笠鸿,号笠翁。初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李渔出生在一个商业气氛浓厚的家庭,父亲李如松,伯父李如椿都是“冠带医生”,古代对“医”的划分不在四民之列,但行医卖药涉及商品往来,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活动。父辈积累的家产尚算不错,“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回顾李渔所处的明末清初,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以“心学”为代表的启蒙思想攻破礼教秩序对人的包围,礼教与尚情文化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商品经济不断壮大,市民数量急剧增加,印刷业和造纸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流通与传播。此外,宋元至以后,话本小说、南戏、北杂剧、传奇等生机勃勃,正统文学日趋衰落,通俗性和娱乐性文学竞相上位,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这些皆是李渔在所处时代能够大放异彩的原因。
二 商业化意识发展——“治生”心态的转变
“治生”一词,最早作为“经营家业;谋生计”的意思,出现在《管子·轻重戊》:“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李漁年少时家境不错,后期经历起起落落,据其大致可将“治生”心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求生路的“卖文糊口”,此时期的李渔是一位具有商业意识的文人;二是从江宁刻书到自编自演“家班活动”,此时期李渔是一个以经营、演出为主的文化型商人。
李渔的前半生对自己的认知还是一个名落孙山不得不借卖文糊口的书生,后半生则精心于商业经营,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做正统文人他是失败的,既没能考上科举,也没能成为“卫道士”,写出的作品虽受观众喜爱,毕竟难登大雅之堂;但他做商人很明显也是不成功的,靠卖文得来的稿费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足以安稳生活,但耽于享受的李渔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至康熙十年,乔姬病故,李渔回到杭州;十二年,王姬病故,家班不得不解散,晚年李渔生活依然潦倒不堪。
三 商业化意识对文学活动的渗透
李渔谋利写作,面向的是广阔的商业市场,品读对象是知识水平有限的百姓,其创作必然受商业思想影响,更倾向于迎合大众的审美观,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的作品中下里巴人成分较多,通俗易懂,甚至沦落到走上低俗猥亵的道路。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始终脱离不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过度的奇淫巧技遮盖了作品本身的色彩,故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并不著名,但其创作思想仍值得我们拿来借鉴和参考。
李渔是明清商业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不管是角色的塑造还是情节的波澜都有较高的造诣,他写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不只是传统概念中的样板角色,情节也始终追求一个“奇”字,在构思和推动故事发展上下足了功夫,轻而易举地抓住观众的心理。
(一)通俗文学创作理论——创作与市场碰撞的火花
承包了戏剧从创作、包装到演出的李渔,更加明了戏剧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舞台实践性,观众的情绪极易受舞台表演的环境氛围以及表演者的功底影响而受到感染。因此,在阐述文学创作理论,特别是戏剧创作演出理论时,他非常注重广大市民百姓的欣赏趣味和审美心理等剧场要素,甚至是以之为出发点进行阐述的。
(二)文学创作思想——享乐主义与男权审视的镜像
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写作者认识世界的表述,也是作者心理思想的投射。与其说李渔受商业思想左右不得不写通俗作品,不如说他所持有的思想与通俗文学无缝对接。对于人生,李渔是抱着享乐主义态度的,他两次科举失败,却又不愿意像范进那样执着功名,他没有庞大的家业供以挥霍,却耽于声色之乐,追求物质享受。碍于对商业的追逐,文学作品对于李渔来说不是反思人生、倾诉痛苦的工具,而是抛弃现实自我,呈现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对美好的享受的空中楼阁,这种享乐主义,与世俗的愿望是一致的,因而缺少深度和厚重感,不折不扣地走向了“媚俗”。
(三)文学创作风格——跃荡灵魂的自我彰显
杜书瀛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李渔:“也许是由于天性,也许是商人家庭的某种影响,也许是被不安定的时代不安定的生活所熔铸,也许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发生作用,赋予了李笠翁一颗不安定的跃荡的灵魂和过分活泛却又坚忍不拔,熟悉传统而‘自我作古’的性格。”正是这种不安定的跃荡灵魂造成了李渔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文人创作的特点。
四 李渔商业化戏剧创作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商业化趋势越发明显,近年来网络小说独占鳌头,随便在网站注册账号即可当个写手,只要写得好,点击量上升出名是很轻而易举的。戏曲、话剧市场上循环演出的都是过去的经典,今人作品寥寥无几。网络写手圈抄袭事件屡屡爆出,作者创新意识淡薄,文学创作基本素养低下,中国的文学市场令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要学习“脱窠臼”的精神,“新奇同质”,借鉴李渔不断求新的创作过程。其次,“结构第一”,充分考虑到文体结构等要素,写作中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增删情节也就有所权衡了。再者,要重视文学市场的规则,强化版权意识,国内对于抄袭的法律条例尚不明确,但写作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杆“有道”之秤,作者也应利用公正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还有,由于写文市场销路广阔、谋利便捷,目前我国的职业写手数量持续上涨,但大部分仍然是把写作当做娱乐副业的作者,文学用来表情达意无可厚非,但做一事便要忠一事,文学写作是个严肃的过程,娱乐只是作品呈现的一种方式,不应以娱乐干涉写作,造成作品极度缺乏内涵,意思流于表面,语言轻浮媚俗。最后,无论是否为谋利而写,文学创作本身是神圣的,因此,为防止出现李渔一味追求利益而用力过猛的现象,当下创作过程中要切忌以市场利益为中心,“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沉浸于作品中,才能创作出经久不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黄鹤山农.玉搔头序[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2] 李渔.李渔全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 李渔.闲情偶寄[M].三晋出版社.2010.
[4] 朱熹.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
[5] 李贽.李贽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 费振刚、仇仲谦.司马相如文选译[M].凤凰出版社.2011.
[7] 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 杜书瀛.戏看人间:李渔传[M].作家出版社.2014.
[9] 傅承洲.商业型文人与文化型商人——李渔的人生角色[J].古典文学知识,2008(04):99-105.
[10] 陈国华.论李渔的商品意识在戏曲活动中的体现[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01):165-168.
(作者单位:张北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