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x经动脉入路栓塞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运用Onyx栓塞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初步体会,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例明确TCCF的患者(共7侧瘘口),采用球囊封闭颈内动脉瘘口,经颈内动脉将微导管超选进入海绵窦内,通过微导管注射Onyx胶,或联合可脱性球囊及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除1例双侧TCCF患者在栓塞一侧瘘口后脑血流发生显著变化后,行分期治疗对侧瘘口外,其余5例均一期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一期治疗的6侧瘘口完全闭塞,一侧二期治疗瘘口注胶结束后造影瘘口完全消失,在撤出微导管重新造影时可见少许静脉早显,所有患者颈内动脉保持通畅.4例术前视力障碍患者,术后完全恢复正常;无新发神经系统体征.3例患者术后2-7个月DSA或MRA复查未见瘘口复发.结论 采用球囊辅助经动脉入路Onyx栓塞治疗复杂性TCCF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工程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于各个领域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其还存在多种问题,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予以分析,重点突出目前所存在的问
目的 评价分次栓塞治疗大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 23例大型(直径≥6 cm)颅内AVM患者,分次行AVM栓塞术,8例栓塞后行γ-刀治疗,术后随访1-2年,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4例达到完全栓塞,治疗过程中再次出血3例,脑梗死4例.影像学治愈19例;20例GOS评分较术前无下降,2例GOS评分较术前下降,1例死亡.结论 分次栓塞治疗大型颅内AVM可取得良好的影像学和临床疗效.立体定向
分布式资源预留协议是UWB网络中一种重要的信道接入机制,其实现能为研究UWB网络性能提供仿真基础。本文分析了ECMA-368标准中的分布式资源预留协议体系,从结构体系、资源预约
从未来的角度看,目前我们非常可能正处于前往大数据时代路途中的转折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代表了“服务”将成为未来的第一生产力,而金融行业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利益及信息等
在分析了各种终端移动性支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分离的终端移动性支持方案,并基于UDP协议实现。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与目前的各
前不久,在宁波举办的一个展会上,我们见到了不轻易露面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压缩机。这也许是他们向激烈的压缩机市场发出的一个信号——他们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自1984年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