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志与童话剧之间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童》当然可以被视为一种民族志式的寫作。小说主题的教育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前夜的民间寄宿制教育,由于这种私人教育在经营方面的原始和在体制方面的暧昧,使得它的存在只能是昙花一现的,却也因此使得这一历史性产物值得被展现、被回忆,被用民族志的笔法加以描绘记录了。
  尽管小说仅以地理老师赵良仁主持的一间小小的寄宿学校为舞台,但对这种民间寄宿制教育的生源问题、师资问题、食宿问题、教学问题、管理问题、财政问题、声誉问题、再生产问题……方方面面却做了非常细腻的“深描”。如果愿意的话,我们甚至不难以此虚构的叙事为依托,提炼出一整套有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江浙地区民间寄宿制教育的民族志式的概念、解释乃至理论。
  不过,小说的作者似乎志不在此。作者在搭建起这一极其逼真、十分完整的布景后,他希望在舞台上最终搬演的戏剧竟然不是社会剧,因为作者显然有意限制了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他将外部力量的干扰尽可能排除掉了。学生的家长和亲戚、章丽华、“女阿飞”、学校的其他教师,这些原本代表着外部关系的角色,只在与寄宿学校直接相关的情节中发挥作用,他们所连带的那个复杂的、充满变数的“外部”被虚化了。
  在这个舞台上搬演的更不是道德剧。在《恶童》中,道德判断几乎完全被悬置了:赵良仁有良心、讲仁义吗?章丽华算不算好女人?“女阿飞”是不是“阿飞”?陈俊虎虚荣吗?赵老师好色吗?提前偷看试卷合宜吗?选择离开赵老师的寄宿学校算背信弃义吗?……所有这些关涉道德的问题通通被淡化了,似乎在作者看来,答案是“是”还是“否”完全不重要。在这个舞台上,道德甚至构不成矛盾,构不成挑战,所有的人物都不是反思型的,他们的行动背后几乎都没有自我意识的作用,而只是依循直觉的惯性和习俗的逻辑而已。“女阿飞”或许是其中唯一的例外,因为正是她的“道德感”发挥作用,促使她率先离开这个舞台,但细审其“道德感”的实质,我们却不免要苦笑了:那一声“色狼”的指斥,又何尝不是出于直觉的惯性和习俗的逻辑呢?
  剥离复杂的社会关系,淡化道德的善恶美丑,这就使小说的整体场景变得孤立了,像一座漂浮的孤岛。事实上,这恰恰是一个Neverland那样的所在,是一种童话的乌有乡。在这里自然也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尚未被社会的定义和评价体系加以框定,这种关系保持了一定的柔软、松弛与模糊。
  在此意义上说,赵良仁主持的寄宿学校,是一个比大观园还要纯粹的所在:在这样一个孤立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日常性,日常的饮食男女,日常的情感互动,而社会的、经济的、伦理的力量,约束及象征似乎丧失了发挥作用的余地。
  自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恶童》所指涉的那个现实中,没有了社会的、经济的、伦理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心里清楚得很,那样一些力量、约束及象征是像电磁场和万有引力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恰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能看出,《恶童》是对现实做了一种类似“柔光化”的处理,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心理和观念把他们与成人共在的小环境童话化了。标题《恶童》里还在强调那个“童”字——以小说中那些学生的年龄计,他们本应该被称为“青少年”才是。实际上,作者有意无意地进一步将学生的心理年龄“幼化”了。在性的问题上,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明显。按一般青春期小说的常套,性是少年朦胧世界的一个“刺点”,一种刺破美丽肥皂泡、进而指向成人坚硬世界的尖锐物,并且对性的认知、体验通常被作为一种“通过仪式”加以表现。可在《恶童》中却绝不是这样的。性,在小说里出现了,甚至可以说是屡次出现了,但是它由始至终被包裹着,一直处在朦胧之中,从未“刺破”。夸张一点讲,小说中的少年们真是苦心孤诣地做着儿童。
  说《恶童》像一部童话剧,很容易,但要想解释清楚为什么作者要把《恶童》写成“童话”,就很难了。假如不嫌过度阐释的话,我们或许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起伏变化方面寻求答案。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现代中国少有的也是最后的柔软、松弛与模糊的时期。这种定性说法固然难以求得实证支持,但却有相当的心理真实度。当我们把那个时代感受为柔软、松弛与模糊的时期,那么,也许很自然地,我们就会觉得那个时代是童话般的。假使那个时代是童话般的,那么活在那个时代的少年们也就很自然地活在一个童话剧里了,哪怕他们的实际年龄已经超过了儿童——要知道这其实是不打紧的,就连那个时代的成人,没准儿也活在童话的乌有乡里呢。
  然而,乌有乡的本义即为乌有。我们看着“柔光化”后的影像,并不会误以为它们未经“柔光化”处理。我们心里知道,这是个童话。那么,这个“知道”是打哪儿来的呢?是文本中的哪一种泛音在提示我们这其实是童话?在我看来,是发霉的鱼鲞,是公厕里蠕动的粪蛆,是陈宝玲拉在裤裆里的大便……总之,是腌臜,是臭气,它们在提示我们:啊,其实,其实那个时代也不全是童话般的。
  那个时代被怀旧地加以表现,确已屡见不鲜,确已审美疲劳。但《恶童》的写法是童话式的,并非怀旧式的,单这一点,就很可贵了。怀旧,潜意识里还想着回去,而童话,则承认那是永逝,是悬绝。童话的写法里亦有一种决绝在,一如卢德坤写石头护栏上的嵌料:
  当时或刻下,我都不知道嵌料是什么——石英或云母?——就觉得是啤酒瓶砸碎了,拿去粘在墙上的。要砸得狠一点细一点,才会碎成这样一小块一小块。乡下有些房子,独幢,簇新,层数更多,我也觉得这里那里嵌了些啤酒瓶碎片。乡下还有些旧人家的园子,为了防贼,墙顶凹槽插着一枚枚粗大的啤酒瓶碎片,那是砸得不怎么细的。
  毫无疑问,卢德坤的写法是“砸得狠一点细一点”的。
其他文献
“你日子艰难的时候,我在老王那,来开一次会有500,我想着至少你能拿几百块车马费,你拿了,然后我们吃饭,我记得是250块,吃火锅,然后你非要付!”  “穷人的特点就是一定要请别人吃饭。”  “拿了500块要拿一半儿钱请我吃饭。”  追忆往昔,我和国生有了以上对话,搞得我有些伤感。不用说,那个拿500块还非要抢着付账单的人肯定是我,国生呢,这个人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以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出场的。又过
期刊
曾:为什么一直把影像作为最主要的现场表演的媒介呢?  理:我在学校的第一个作品是在火车前裸体跳舞,但我并不想真的去做这件事。于是我用GB(Game Boy)和SGB (Super Game Boy)两种九十年代的便携式游戏机,连接当时能买到的最早的数码相机,把拍摄的照片转化成录像的一部分。我在卡迪夫的站台录制了一段火车经过的录像,然后把我跳舞的照片拼贴进去。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在火车前裸体跳舞实在太冷
期刊
我们相识不到五年,见面大约十次。其中多数,发生在我暂居北京的那八个月,但算不上见面频繁。后来我回了上海,他留在北京,偶尔我们去对方城市出差,如能碰上,再见一面。但在这五年的交往之中,见不见面,似乎从来都不重要。  大部分的见面,都发生在小酒馆或者餐馆里。现代人的特点是双重人格,网络上熟稔、健谈,到了现实中,真正见面时,在网络中积累起的熟悉、信任与欣赏,要大打折扣。于是我们面对一杯饮料,移开视线,假
期刊
在北京的西北部,有一座大山,在大山的背后,有一个小县城,在小县城里,有一所学校,在学校里,有一位女教师,准确说是一个因为不符合教师资格被轰下讲台的教工,她写小说。她写的是什么呢?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太阳底下并无新事。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文学的黄金年代早已经离我们远去,而且,就我的所感所知,它再度辉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想,对于这二三百年来文学的聒噪我们也应该厌烦了吧
期刊
我一直都没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写小说。每次看见自己蓬头垢面疯头疯脑地写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困惑乃至于惊奇——我这是在干吗?我只能用“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觉”来解释了。  我也特别认真地想过我为什么要写小说这个问题。难道是因为我整天一个人没人跟我说话,小说是我唯一的宣泄出口?我也太贱了吧?我干吗非得说话?  多么遗憾,这的确是我写小说的动因之一——就是太贱了。但“宣泄”這种解释仍然是在高抬我自己,“宣泄”比如
期刊
广州的冬天几乎可以忽略,即使能有个冬天,也必须在一次次寒流的预告恐吓之后,才十分稀奇地冷那么几天。但北京的天气,说冷就冷,毫不含糊。记得一个多月前院子里的银杏还黄得令人欣喜,寒风一来,就只有光秃秃的树枝,切分着碧蓝的天空。梧桐树紧随其后,树叶枯黄,但没有银杏落叶那么干脆,枯叶一直挂在树枝上,爱掉不掉,每次经过都为它着急。  我们住在鲁迅文学院的八里庄校区,每次上课要坐地铁,从十里堡站钻进去,从积水
期刊
一  那座檐高宅深的西关大屋,逢源北街100号,太爷爷在里头鳏居了足足有二十年。自从老伴死后,他就把自己封锁在宅邸内,不再踏出门口一步,也不让任何人进入。我们只好把饭食放在冷巷的门边,摇响挂在门楣的铜铃,提醒他饭点到了。可是第二天来看,饭食大多被野狗掏吃了。  对于太爷爷能在这座宅邸独居二十年的事实,我们曾一度抱有强烈的怀疑。但这就是铁打的事实。当然,我们的怀疑是有根据的。  在西关一带众多古老大
期刊
1  二月廿八,桃花会。  正是清明的后一天,天气还没从清明的阴雨中醒过来,忽晴忽阴地变幻不定。近万亩的桃花却像是可着这次盛会,一夜间开到了极致,深红浅红的烟霞笼罩了远远近近的山头。  王家山是这里最有名的赏花地,这一天,从天蒙蒙亮开始,就有人络绎不绝地上山。近晌午的时候,山头挤满了人。城里的名旦黄莺儿唱着她拿手的《春香传》,声音从高处袅娜地往下传,沾了点桃花瓣上新承的水气,钻到耳朵里说不出的滋润
期刊
2018年1月7日上午,中国小说学会的2017年度小说排行榜在江苏兴化尘埃落定,有包括刘庆长篇小说《唇典》、王安忆中篇小说《向西,向西,向南》、叶兆言短篇小说《滞留于屋檐的雨滴》共计25篇作品榜上有名。依笔者愚见,其中,刘庆的《唇典》、孙频的《松林夜宴图》与张翎的《劳燕》,当属年度代表性标高作品,无论如何都不容忽略。  首先是刘庆的《唇典》这部很多年来都难得一见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但在具体展开论述之
期刊
二〇〇六年,美国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頓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The Great Cat Massacre)推出了简体字译本。(此书由吕健忠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4月版。2014年12月,以《屠猫狂欢》为题,在商务印书馆重版。)  当年,临近暑假,坐长途大巴车回老家时,我读到《屠猫记》第二章《工人暴动:圣塞佛伦街的屠猫记》,讲的是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末的巴黎,一帮印刷铺学徒、职工的故事。两个学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