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环保宣传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当前中国社会进入了环境敏感期,环保事件频发、环保话题敏感;新媒体迅猛发展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一系列环保事件成为新媒体热议的话题,面对这些严峻挑战,由于既有的环保宣教模式的局限性,必须对其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战略升级,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升级版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关键词]环境宣传教育;结构转型;战略升级
随着沙尘暴、PM2.5、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凸显,环保成为人类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必将是传媒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议题。西安教育电视台发起的“西安山河调查”活动,“提前预防、正面宣传,搭建平台、组织活动,环保实践、渗透教育”,仅仅是做出了思考后的第一步尝试。环保宣传的创新、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环境污染的减少,都有待人们的共同努力。
1、环境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1年起,PM2.5这个名词开始频繁走进公共视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进入普通公众视线。PM2.5,“爆表”灰霾蔽天,环境保护更是热门议题。各种利益诉求打着环保的旗号,往往获得公众强烈支持。这充分说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高度敏感的民生议题和政治议题,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环境敏感期”。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舆论危机,争取各方支持参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以互联网、手机微传播为主的新兴科技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變革,传统媒体逐渐失去了影响舆论的主流地位,新媒体日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发酵场。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为5亿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人,较2013年年底增长6440万人,使用率达86.2%。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微信里拥有10万名粉丝,相当于一个新闻网站;拥有100万名粉丝,相当于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拥有1亿名粉丝,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微信的传播力量正在凸显。许多地方领导干部因为微信引发的不良事件受处分、调任、停职甚至下台。这其中包括环境突发事件及环保官员因发言不慎被免职事件。在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失去主导作用的情况下,环境宣传教育在微信阵地的缺位意味着话语权的丧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近年来围绕PM2.5争论、PX项目、土壤污染数据调查等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舆论传播,网民一边倒地支持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环保部门在应对中基本处于不适应、尴尬无奈的状态,没有议题设定能力,更谈不上引导舆论潮流。
2、新媒体在环境保护宣传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广泛、迅速、有针对性的宣传某种信息与观点。比如微信中一些公众人物对一条微信的转发甚至会引起上万人的关注与回复,因此当这些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时候,微信的基本舆论导向功能便开始发挥作用。有些人认为目标的环境保护及宣传尤其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并不存在实际的意义,这也是目前广泛存在的对环境保护的扭曲认识。笔者提出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技术、法律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组织及个人进行适当的惩罚,保证群众利益,推进环保监督工作的开展,利用微信等途径监督环境保护,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与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生存于一种恶化的环境之中,因此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对保护环境所肩负的责任,甚至有人为追求自身对美的需求而破坏整体环境,甚至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比如现代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有些居民为了方便,并不注意垃圾桶上的标志,不按类别丢弃垃圾,有的甚至随意丢弃垃圾,因此需要突出微信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意义与价值,突出鸟语花香的生活状况对人们生存压力的缓解作用。另外还可以从美学角度突出对环境美的宣传,引导人们对恶劣环境的厌恶感,以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
3、新媒体下环境宣传模式的构想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宣传环保成就。但是在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空前高涨的今天,这个任务和重点已经发生了悄悄的转移,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调整环保宣教工作目标和重点方向。环境宣教部门应当迅速将重点转移到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社会各界共建美丽中国。二是适应我国当前环保事件频发、环境问题敏感的新形势,将环境宣教的重点放在提高公众对各类环境问题科学认识的能力上来。新的形势下,环境宣教如果停留在以警示教育、危机教育的时代,不但不能缓解公众的焦虑,反而会激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必须向较为系统化、较为专业化的教育、培训上倾斜,培养更多能科学认识环境问题,理性、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群体,防止不科学、恐慌性的谣言扩散和有害舆论扩散。当然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公众开展环境监督,科学地维护环境权益。三是针对公众权益意识高涨,环境责任意识淡漠,践行环境友好理念自觉性不足的问题,着力加强公众环境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公众环境责任意识,引导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通过自身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作贡献。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快向新媒体进军,抢占新阵地,利用好这一了解社情民意和传播环保声音的新渠道。加强对环保宣教干部的新媒体知识培训,提高环保宣教工作者掌握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本领。要加强对环保宣教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新媒体素养。推动环保宣教工作者融入新媒体,解读各类评论更贴深层次的意义,参与新媒体舆论表达,进行舆论引导。其次,通过开通环保官方微信、微信公共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环保声音。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开发维护好自己的网站,建立官方微信,及时准确发布官方信息,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开发网络环境学习栏目,为公众与环保部门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建立环境宣传教育部门与其他环保业务口之间的衔接与联动机制,以及舆情报送机制,使有决策权和处置权的同志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坚决避免宣传教育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两张皮的现象。
4、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成为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通过微信来发布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环境保护宣传的作用。尤其是利用微信转发、互粉等特点,呼吁一些名人关注环境,并通过自身的微信更新来倡导环境保护,以引起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强化微信环保宣传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氛围的营造,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豪.浅析环境信息化在环保宣传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张杰.多媒体技术在环保宣传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
[关键词]环境宣传教育;结构转型;战略升级
随着沙尘暴、PM2.5、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凸显,环保成为人类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必将是传媒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议题。西安教育电视台发起的“西安山河调查”活动,“提前预防、正面宣传,搭建平台、组织活动,环保实践、渗透教育”,仅仅是做出了思考后的第一步尝试。环保宣传的创新、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环境污染的减少,都有待人们的共同努力。
1、环境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1年起,PM2.5这个名词开始频繁走进公共视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进入普通公众视线。PM2.5,“爆表”灰霾蔽天,环境保护更是热门议题。各种利益诉求打着环保的旗号,往往获得公众强烈支持。这充分说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高度敏感的民生议题和政治议题,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环境敏感期”。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舆论危机,争取各方支持参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以互联网、手机微传播为主的新兴科技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變革,传统媒体逐渐失去了影响舆论的主流地位,新媒体日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发酵场。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为5亿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人,较2013年年底增长6440万人,使用率达86.2%。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微信里拥有10万名粉丝,相当于一个新闻网站;拥有100万名粉丝,相当于一份全国性的报纸;拥有1亿名粉丝,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微信的传播力量正在凸显。许多地方领导干部因为微信引发的不良事件受处分、调任、停职甚至下台。这其中包括环境突发事件及环保官员因发言不慎被免职事件。在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失去主导作用的情况下,环境宣传教育在微信阵地的缺位意味着话语权的丧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近年来围绕PM2.5争论、PX项目、土壤污染数据调查等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舆论传播,网民一边倒地支持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环保部门在应对中基本处于不适应、尴尬无奈的状态,没有议题设定能力,更谈不上引导舆论潮流。
2、新媒体在环境保护宣传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广泛、迅速、有针对性的宣传某种信息与观点。比如微信中一些公众人物对一条微信的转发甚至会引起上万人的关注与回复,因此当这些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时候,微信的基本舆论导向功能便开始发挥作用。有些人认为目标的环境保护及宣传尤其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并不存在实际的意义,这也是目前广泛存在的对环境保护的扭曲认识。笔者提出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技术、法律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组织及个人进行适当的惩罚,保证群众利益,推进环保监督工作的开展,利用微信等途径监督环境保护,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与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生存于一种恶化的环境之中,因此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对保护环境所肩负的责任,甚至有人为追求自身对美的需求而破坏整体环境,甚至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比如现代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有些居民为了方便,并不注意垃圾桶上的标志,不按类别丢弃垃圾,有的甚至随意丢弃垃圾,因此需要突出微信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意义与价值,突出鸟语花香的生活状况对人们生存压力的缓解作用。另外还可以从美学角度突出对环境美的宣传,引导人们对恶劣环境的厌恶感,以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
3、新媒体下环境宣传模式的构想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宣传环保成就。但是在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空前高涨的今天,这个任务和重点已经发生了悄悄的转移,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调整环保宣教工作目标和重点方向。环境宣教部门应当迅速将重点转移到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社会各界共建美丽中国。二是适应我国当前环保事件频发、环境问题敏感的新形势,将环境宣教的重点放在提高公众对各类环境问题科学认识的能力上来。新的形势下,环境宣教如果停留在以警示教育、危机教育的时代,不但不能缓解公众的焦虑,反而会激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必须向较为系统化、较为专业化的教育、培训上倾斜,培养更多能科学认识环境问题,理性、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群体,防止不科学、恐慌性的谣言扩散和有害舆论扩散。当然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公众开展环境监督,科学地维护环境权益。三是针对公众权益意识高涨,环境责任意识淡漠,践行环境友好理念自觉性不足的问题,着力加强公众环境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公众环境责任意识,引导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通过自身行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作贡献。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快向新媒体进军,抢占新阵地,利用好这一了解社情民意和传播环保声音的新渠道。加强对环保宣教干部的新媒体知识培训,提高环保宣教工作者掌握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本领。要加强对环保宣教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新媒体素养。推动环保宣教工作者融入新媒体,解读各类评论更贴深层次的意义,参与新媒体舆论表达,进行舆论引导。其次,通过开通环保官方微信、微信公共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环保声音。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开发维护好自己的网站,建立官方微信,及时准确发布官方信息,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开发网络环境学习栏目,为公众与环保部门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建立环境宣传教育部门与其他环保业务口之间的衔接与联动机制,以及舆情报送机制,使有决策权和处置权的同志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坚决避免宣传教育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两张皮的现象。
4、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成为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通过微信来发布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环境保护宣传的作用。尤其是利用微信转发、互粉等特点,呼吁一些名人关注环境,并通过自身的微信更新来倡导环境保护,以引起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强化微信环保宣传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氛围的营造,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豪.浅析环境信息化在环保宣传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张杰.多媒体技术在环保宣传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