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网10kV配电线与城市10kV配电线有明显的不同,受到线路环境、线路本身特点、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网10kV配电线的故障一直比较多,如何做好农网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预防,是农网10kV配电线管理运行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防治
1、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1.1雷害故障
农网的10kV配电线路一般供电半径都很长,电网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途经的大部分地形都是高山、高海拔及丘陵地带,附近很少有高楼建筑,而且因为缺乏完善的防雷设施,设备的耐雷水平和绝缘水平相对较低,致使每年恰逢雷雨季节很容易遭受雷击。造成雷击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缘子存在问题,质量不过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绝缘子从老化逐渐发展到内部出现缺陷的时候,其绝缘电阻值不能够满足运行工况的要求。如果遇到晴朗干燥的天气,绝缘子内部虽然存在缺陷但是仍然能够满足正常运行的最低要求。一旦遇到灰霾绵雨的天气,绝缘子内部的缺陷进一步扩大,爬距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接地信号的出现。由于缺陷存在绝缘子的内部,肉眼难以察觉,运维人员需要借助热成像仪的帮助。如果是雷击的能量远大于绝缘子能够承受的,当遇到雷击时,绝缘子出现被击穿击毁的情况,这是直接造成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的原因。
(2)防雷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山、高海拔及丘陵地带很容易招受雷击,特别是处于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线路,加上10kV的线路没有安装避雷线,当雷电击中线路或线路感应到雷击时,其电压就会在线路设施中的薄弱环节寻找出路,从而造成线路断裂等问题。再者,避雷器质量不过关、老化性能下降以及型号选择不恰当也是发生故障的重要原因。氧化锌避雷器具有非常优异的伏安特性,所以它是线路设备防雷的首选。由于存在人为的因素,未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雷器进行预试验,使得部分耐压能力低,淘汰型号或泄流能力未达标的避雷器投入运行。不同型号的避雷器具有不同的标称放电电流,通过电流的大小取决于氧化锌阀片面积的大小。由于某些型号的避雷器没有自动脱落的功能,当通过氧化锌阀片的电流超出其承受范围时,强大的雷电流直接击穿烧毀避雷器,导致高压导线通过避雷器直接接地,发生接地故障。最后是接地电阻不合格,运维人员未能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测与检修,使得接地装置地下的连接部位因得不到维修被腐蚀,造成电阻值无法达到标准要求,雷电击中线路后电流无法快速地流入地下。
1.2设备故障
(1)故障的形成。农网10kV配电线路的使用年限过长,有些还未大修和技改,相关设施设备老化程度严重,如若不进行更换的话,就会发生较多的故障问题,农民用电不够规范、私自接线,使线路一直保持在超负荷状态,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故障,农村违建,使配电线路与地面的距离过近,产生故障。农网10kV配电线路对于跌落式熔断器的使用非常普遍,但会由于型号、参数与线路配合性较差,导致问题故障经常发生。选用的线路避雷器质量较差或者维护不及时,就会导致线路遭受雷电的攻击,造成设备故障发生。变压器保护不当或超负荷工作,形成故障。线路使用的绝缘子检修、更换不及时,绑扎导线脱落等都会造成线路故障。
(2)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入网用户的工程进行严格监督、验收,合格之后再接火。提倡使用新技术、新型材料,尽力减少事故。逐步用复合绝缘材质的跌落式熔断器更替瓷式熔断器,分枝线路选用带有灭弧的跌落式熔断器。使用氧化锌型避雷器,投入前和运行中不断试验,确保其安全运行。使用复合绝缘子,定期做耐压测试。
1.3外力破坏故障
暴雨、台风、山洪,泥石流、塌方、雷电等恶劣天气使得电网无法正常运行,比如杆基塌方、倒杆断线、树木碰线压线等;大雪的积压给线路造成一定的负担,容易断线、倒杆倒塔;鸟巢搭建在杆塔上、白蚁蛀蚀电缆保护层容易造成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加上线路安装得过低、靠近公路边的拉线没有加装防撞标志,大型车辆行驶过去时与线路交叉挂钩、与拉线发生碰撞,引起短路断线故障。还有一系列的靠近线路的施工隐患黑点,都是影响线路安全正常运行的因数。
2、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2.1加强宣传教育
首先是对供电所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以便提高他们思想上的认识和觉悟,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技能,其次,在各村、各片区设置专门用于做电力宣传的宣传栏,以及能够下发到农村进行宣传安全用电的宣传册,并在杆塔或电线柱上挂上醒目的标示牌,时刻提醒农户注意安全,提高他们安全用电的意识。此外,加强对违规违法用电事项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给予严格的惩治,对于偷窃电力设备的违法犯罪分子,一经核实,直接交给警方处理。
2.2加强技术监督工作
从源头严格把关,对于所有准备投入使用的配电设备进行有关规定的预试验,对不合格的设备及时更换,确保其参数符合规定并具备良好的运行条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按照各种设备的施工要求进行组装,切忌野蛮施工。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环节,验收人员按照验收标准,核对所有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抓细节,准确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环节并进行跟踪整改,务必使所有设备符合运行要求
2.3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和巡查
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巡视,这是发现设备隐患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基层部门需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对配电线路巡视维护,尤其关注线路附近的树障、施工现场、广告牌等所有可能影响线路设备正常运行的外力破坏黑点。通过整改通知书、树障清理等形式对黑点进行隐患整改。
3、结束语
在我国的人口组成中,农民的数量比重非常大,也就是说农村地区比较多,而农村通常都在比较偏远的地点,配电线路的铺设比较困难,导致农村用电非常紧张,但是经过农网改造工程之后,农村的用电更加方便、稳定,这也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现阶段,农村都是使用10kV配电线路进行电力输送的,由于农网10kV配电线路经过的山区、荒野地区非常多,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产生问题和故障,一旦如发生故障,那么就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质量和安全性,阻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农网电力企业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提高农网10kV配电线路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为农村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
[2]凌国宏.探讨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查找方法[J].科技风,2013.
[3]杨金年.分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作者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永平供电局)
关键词: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防治
1、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1.1雷害故障
农网的10kV配电线路一般供电半径都很长,电网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途经的大部分地形都是高山、高海拔及丘陵地带,附近很少有高楼建筑,而且因为缺乏完善的防雷设施,设备的耐雷水平和绝缘水平相对较低,致使每年恰逢雷雨季节很容易遭受雷击。造成雷击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缘子存在问题,质量不过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绝缘子从老化逐渐发展到内部出现缺陷的时候,其绝缘电阻值不能够满足运行工况的要求。如果遇到晴朗干燥的天气,绝缘子内部虽然存在缺陷但是仍然能够满足正常运行的最低要求。一旦遇到灰霾绵雨的天气,绝缘子内部的缺陷进一步扩大,爬距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接地信号的出现。由于缺陷存在绝缘子的内部,肉眼难以察觉,运维人员需要借助热成像仪的帮助。如果是雷击的能量远大于绝缘子能够承受的,当遇到雷击时,绝缘子出现被击穿击毁的情况,这是直接造成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的原因。
(2)防雷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山、高海拔及丘陵地带很容易招受雷击,特别是处于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线路,加上10kV的线路没有安装避雷线,当雷电击中线路或线路感应到雷击时,其电压就会在线路设施中的薄弱环节寻找出路,从而造成线路断裂等问题。再者,避雷器质量不过关、老化性能下降以及型号选择不恰当也是发生故障的重要原因。氧化锌避雷器具有非常优异的伏安特性,所以它是线路设备防雷的首选。由于存在人为的因素,未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雷器进行预试验,使得部分耐压能力低,淘汰型号或泄流能力未达标的避雷器投入运行。不同型号的避雷器具有不同的标称放电电流,通过电流的大小取决于氧化锌阀片面积的大小。由于某些型号的避雷器没有自动脱落的功能,当通过氧化锌阀片的电流超出其承受范围时,强大的雷电流直接击穿烧毀避雷器,导致高压导线通过避雷器直接接地,发生接地故障。最后是接地电阻不合格,运维人员未能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测与检修,使得接地装置地下的连接部位因得不到维修被腐蚀,造成电阻值无法达到标准要求,雷电击中线路后电流无法快速地流入地下。
1.2设备故障
(1)故障的形成。农网10kV配电线路的使用年限过长,有些还未大修和技改,相关设施设备老化程度严重,如若不进行更换的话,就会发生较多的故障问题,农民用电不够规范、私自接线,使线路一直保持在超负荷状态,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故障,农村违建,使配电线路与地面的距离过近,产生故障。农网10kV配电线路对于跌落式熔断器的使用非常普遍,但会由于型号、参数与线路配合性较差,导致问题故障经常发生。选用的线路避雷器质量较差或者维护不及时,就会导致线路遭受雷电的攻击,造成设备故障发生。变压器保护不当或超负荷工作,形成故障。线路使用的绝缘子检修、更换不及时,绑扎导线脱落等都会造成线路故障。
(2)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入网用户的工程进行严格监督、验收,合格之后再接火。提倡使用新技术、新型材料,尽力减少事故。逐步用复合绝缘材质的跌落式熔断器更替瓷式熔断器,分枝线路选用带有灭弧的跌落式熔断器。使用氧化锌型避雷器,投入前和运行中不断试验,确保其安全运行。使用复合绝缘子,定期做耐压测试。
1.3外力破坏故障
暴雨、台风、山洪,泥石流、塌方、雷电等恶劣天气使得电网无法正常运行,比如杆基塌方、倒杆断线、树木碰线压线等;大雪的积压给线路造成一定的负担,容易断线、倒杆倒塔;鸟巢搭建在杆塔上、白蚁蛀蚀电缆保护层容易造成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加上线路安装得过低、靠近公路边的拉线没有加装防撞标志,大型车辆行驶过去时与线路交叉挂钩、与拉线发生碰撞,引起短路断线故障。还有一系列的靠近线路的施工隐患黑点,都是影响线路安全正常运行的因数。
2、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2.1加强宣传教育
首先是对供电所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以便提高他们思想上的认识和觉悟,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技能,其次,在各村、各片区设置专门用于做电力宣传的宣传栏,以及能够下发到农村进行宣传安全用电的宣传册,并在杆塔或电线柱上挂上醒目的标示牌,时刻提醒农户注意安全,提高他们安全用电的意识。此外,加强对违规违法用电事项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给予严格的惩治,对于偷窃电力设备的违法犯罪分子,一经核实,直接交给警方处理。
2.2加强技术监督工作
从源头严格把关,对于所有准备投入使用的配电设备进行有关规定的预试验,对不合格的设备及时更换,确保其参数符合规定并具备良好的运行条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按照各种设备的施工要求进行组装,切忌野蛮施工。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环节,验收人员按照验收标准,核对所有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抓细节,准确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环节并进行跟踪整改,务必使所有设备符合运行要求
2.3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和巡查
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巡视,这是发现设备隐患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基层部门需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对配电线路巡视维护,尤其关注线路附近的树障、施工现场、广告牌等所有可能影响线路设备正常运行的外力破坏黑点。通过整改通知书、树障清理等形式对黑点进行隐患整改。
3、结束语
在我国的人口组成中,农民的数量比重非常大,也就是说农村地区比较多,而农村通常都在比较偏远的地点,配电线路的铺设比较困难,导致农村用电非常紧张,但是经过农网改造工程之后,农村的用电更加方便、稳定,这也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现阶段,农村都是使用10kV配电线路进行电力输送的,由于农网10kV配电线路经过的山区、荒野地区非常多,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产生问题和故障,一旦如发生故障,那么就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质量和安全性,阻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农网电力企业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提高农网10kV配电线路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为农村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
[2]凌国宏.探讨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查找方法[J].科技风,2013.
[3]杨金年.分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作者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永平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