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局势倒逼改革,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纸媒要转型的声音不绝于耳。向哪转?怎么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以晶报社着力培养系列栏目为例,分析了晶报社进行的探索。晶报社试图通过独家栏目,让报纸发挥自身优势。
笔者认为,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培养名栏目,是纸媒借助固有资源优势,增加读者粘性,增强其持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品牌;栏目;名编名记名评论员;全方位开发
从培养专栏,到结集出书,再到举办展览,晶报重点培养知名专栏,然后进行多次开发的做法,有了一个典型案例。从2012年5月起,晶报“独唱团·南寻深圳”专栏,以“发现深圳最生动的美丽”为主题,首创深圳本土的自然生态全景记录。
好的内容需要多方位的推广,晶报对该专栏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首先是将该专栏结集成书,便诞生了《南寻深圳——南兆旭自然读本百期合集》。其实,这不是该专栏第一次结集成书,去年12月,一本被称为“首本系统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书籍”——《深圳自然笔记》问市,该书广受追捧,上架不久就排在了亚马逊自然地理类图书第一位。
其次,结合专栏图文并茂的的特点。举办了深圳本土自然生态记录大型展览——“一起读深圳——晶报独唱团·南寻深圳100期纪念展”,该展览还移师自然环境与深圳一脉相承的香港、澳门等城市及台北进行巡展,不仅推介了晶报的品牌,也宣传了深圳城市形象之美。
培养专栏,将专栏结集,衍生出书籍,再举办展览,进行一次采集,多次传播,这是晶报社面朝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加强品牌栏目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
一、打造独家的、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近年来,打造独家的、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栏目,在《晶报》初见端倪。目前《晶报》已建成的品牌栏目有《编委茶座》、《晶报独唱团》、《晶报五楼东》、《晶报重案组》等等,这些专栏可谓是晶报的“晶特供”,受到了读者的热捧。
1.《编委茶座》
从2012年6月19日起,晶报推出的重磅级本地名家专栏——“编委茶座”开始与广大读者见面。本茶座的执笔者清一色都是晶报的领导层(晶报编委会)成员,也都是新闻界的老将。丰富的职业历练,独特的观察角度,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思维的漫步、交流的快乐。
晶报“编委茶座”通常放在晶报最重要的版面“社论”版(一般是A02版)上,与晶报当天头条社论一起刊发。如果因“社论”广告占版,“编委茶座”会放在后面的晶报名家专栏版——“笔阵”版的头条位置上刊发。出版见报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一般一周4期或3期。
2.《晶报独唱团》
培养名编辑、名记者和名评论员,是报纸栏目建设的核心内容,《晶报独唱团》系列,就是专门为采编人员专门打造的品牌专栏。该专栏目前包括周一见报的“南巡深圳”、周二见报“吴欣说案”、周三见报“习风数钱”、周四见报的“鸿文开腔”、周五见报的“祥解台湾”(“勇闯台湾”、“远足台湾”、“程品台湾”)以及周日见报的“图谋真相”。
3.《晶报五楼东》
每周一,《晶报五楼东》用最真诚的态度,为您深入剖析与深圳有关的也是您关心的热门话题。虽然开栏(至今已出版37期)时间不长,却已经以稳健的风格、精准的选题、深厚的述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该专栏已经发表了像“朱清时:教育改革的最大困难在于大家都认为自己懂教育”、“单独两孩,影响或许不如想像中那么大”、“抗生素滥用:驱赶一个魔鬼,造就另一个魔鬼”、“深圳楼市向何处去”、“《来自星星的你》的‘白日梦生产机制’”等广有影响的述评文章。
4.《晶报重案组》
《晶报重案组》堪称纸质版的《今日说法》,是晶报去年底新近开设的一个专栏,虽然新,一出手,影响却不同凡响。巧舌如簧的骗子,身轻如燕的大盗,残忍狡诈的凶手,他们也许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最终是法律的严惩。每逢周一,晶报重案组倾情出击,还原一个个可读可叹的重案要案,鞭挞扭曲的人性之恶,重现办案民警的机智勇敢,和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
二、对名栏目进行多方位立体开发
在品牌栏目建设的过程中,栏目不是封闭的。名栏目的建设注重与读者的互动。譬如,大多数专栏作者都会留下与读者互动的联系方式,有的专栏还开设与读者互动的小版块。
栏目建设也不是平面的。在专栏成熟的时候,适当推出衍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比如,鼓励名栏目作者结集出书、拍微电影等内容的二次开发。同时,鼓励名栏目举办与读者的沙龙、研讨会等线下活动,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互动。譬如,文章开头介绍的,由晶报专栏“南巡深圳”衍生出来的书籍和展览,一推向市场,就受到了各方好评。
晶报专栏从酝酿、创意、采写、推出到运作,都是按照一個完整产品的思路来推出,并衍生出许多线下产品,迅速提高栏目的知名度、品牌和影响力,争取创造新的广告平台。所有这些,晶报一直在努力探索。
三、借助名栏目推广名编名记名评论员
引进名家尽管是名栏目成名的一个捷径,但是投入大不说,有时还难以把握稿件尺度与质量。因此,晶报鼓励在名栏目建设的过程中,优先推出内部有想法、有见识的记者、编辑、评论员的栏目,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名气,也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名编名记们因此有了影响力,名栏目的建设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培养名编、名记和名评论员,是报纸栏目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晶报独唱团》系列,就是专门为采编人员专门打造的品牌专栏。
四、大力推荐自己的品牌栏目
品牌栏目建好了,然后呢?还得推销。为此,近来晶报专门在封面最醒目的位置,增加了一个固定的导读板块,主要导读推荐晶报自己出彩的品牌栏目。以免自己特有好的产品不能被读者有效地看到。
瞬息万变,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自己特有的好的产品,深深埋没在版面深处,如果不能被读者第一眼看到,再好的报道,传播效果也大大折扣。就像去餐厅点菜,总会在菜单上看到“店长推荐”、“本店特色”之类的推荐。同样道理,报纸也需要在自己的封面导读菜单上,积极向读者推荐自己的品牌“特色菜”。
综上,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通过打造栏目,是纸媒借助自身优势,增强其持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培养名栏目,是纸媒借助固有资源优势,增加读者粘性,增强其持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品牌;栏目;名编名记名评论员;全方位开发
从培养专栏,到结集出书,再到举办展览,晶报重点培养知名专栏,然后进行多次开发的做法,有了一个典型案例。从2012年5月起,晶报“独唱团·南寻深圳”专栏,以“发现深圳最生动的美丽”为主题,首创深圳本土的自然生态全景记录。
好的内容需要多方位的推广,晶报对该专栏进行了全方位的开发。首先是将该专栏结集成书,便诞生了《南寻深圳——南兆旭自然读本百期合集》。其实,这不是该专栏第一次结集成书,去年12月,一本被称为“首本系统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书籍”——《深圳自然笔记》问市,该书广受追捧,上架不久就排在了亚马逊自然地理类图书第一位。
其次,结合专栏图文并茂的的特点。举办了深圳本土自然生态记录大型展览——“一起读深圳——晶报独唱团·南寻深圳100期纪念展”,该展览还移师自然环境与深圳一脉相承的香港、澳门等城市及台北进行巡展,不仅推介了晶报的品牌,也宣传了深圳城市形象之美。
培养专栏,将专栏结集,衍生出书籍,再举办展览,进行一次采集,多次传播,这是晶报社面朝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加强品牌栏目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
一、打造独家的、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近年来,打造独家的、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栏目,在《晶报》初见端倪。目前《晶报》已建成的品牌栏目有《编委茶座》、《晶报独唱团》、《晶报五楼东》、《晶报重案组》等等,这些专栏可谓是晶报的“晶特供”,受到了读者的热捧。
1.《编委茶座》
从2012年6月19日起,晶报推出的重磅级本地名家专栏——“编委茶座”开始与广大读者见面。本茶座的执笔者清一色都是晶报的领导层(晶报编委会)成员,也都是新闻界的老将。丰富的职业历练,独特的观察角度,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思维的漫步、交流的快乐。
晶报“编委茶座”通常放在晶报最重要的版面“社论”版(一般是A02版)上,与晶报当天头条社论一起刊发。如果因“社论”广告占版,“编委茶座”会放在后面的晶报名家专栏版——“笔阵”版的头条位置上刊发。出版见报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一般一周4期或3期。
2.《晶报独唱团》
培养名编辑、名记者和名评论员,是报纸栏目建设的核心内容,《晶报独唱团》系列,就是专门为采编人员专门打造的品牌专栏。该专栏目前包括周一见报的“南巡深圳”、周二见报“吴欣说案”、周三见报“习风数钱”、周四见报的“鸿文开腔”、周五见报的“祥解台湾”(“勇闯台湾”、“远足台湾”、“程品台湾”)以及周日见报的“图谋真相”。
3.《晶报五楼东》
每周一,《晶报五楼东》用最真诚的态度,为您深入剖析与深圳有关的也是您关心的热门话题。虽然开栏(至今已出版37期)时间不长,却已经以稳健的风格、精准的选题、深厚的述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该专栏已经发表了像“朱清时:教育改革的最大困难在于大家都认为自己懂教育”、“单独两孩,影响或许不如想像中那么大”、“抗生素滥用:驱赶一个魔鬼,造就另一个魔鬼”、“深圳楼市向何处去”、“《来自星星的你》的‘白日梦生产机制’”等广有影响的述评文章。
4.《晶报重案组》
《晶报重案组》堪称纸质版的《今日说法》,是晶报去年底新近开设的一个专栏,虽然新,一出手,影响却不同凡响。巧舌如簧的骗子,身轻如燕的大盗,残忍狡诈的凶手,他们也许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最终是法律的严惩。每逢周一,晶报重案组倾情出击,还原一个个可读可叹的重案要案,鞭挞扭曲的人性之恶,重现办案民警的机智勇敢,和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
二、对名栏目进行多方位立体开发
在品牌栏目建设的过程中,栏目不是封闭的。名栏目的建设注重与读者的互动。譬如,大多数专栏作者都会留下与读者互动的联系方式,有的专栏还开设与读者互动的小版块。
栏目建设也不是平面的。在专栏成熟的时候,适当推出衍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比如,鼓励名栏目作者结集出书、拍微电影等内容的二次开发。同时,鼓励名栏目举办与读者的沙龙、研讨会等线下活动,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互动。譬如,文章开头介绍的,由晶报专栏“南巡深圳”衍生出来的书籍和展览,一推向市场,就受到了各方好评。
晶报专栏从酝酿、创意、采写、推出到运作,都是按照一個完整产品的思路来推出,并衍生出许多线下产品,迅速提高栏目的知名度、品牌和影响力,争取创造新的广告平台。所有这些,晶报一直在努力探索。
三、借助名栏目推广名编名记名评论员
引进名家尽管是名栏目成名的一个捷径,但是投入大不说,有时还难以把握稿件尺度与质量。因此,晶报鼓励在名栏目建设的过程中,优先推出内部有想法、有见识的记者、编辑、评论员的栏目,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名气,也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名编名记们因此有了影响力,名栏目的建设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培养名编、名记和名评论员,是报纸栏目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晶报独唱团》系列,就是专门为采编人员专门打造的品牌专栏。
四、大力推荐自己的品牌栏目
品牌栏目建好了,然后呢?还得推销。为此,近来晶报专门在封面最醒目的位置,增加了一个固定的导读板块,主要导读推荐晶报自己出彩的品牌栏目。以免自己特有好的产品不能被读者有效地看到。
瞬息万变,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自己特有的好的产品,深深埋没在版面深处,如果不能被读者第一眼看到,再好的报道,传播效果也大大折扣。就像去餐厅点菜,总会在菜单上看到“店长推荐”、“本店特色”之类的推荐。同样道理,报纸也需要在自己的封面导读菜单上,积极向读者推荐自己的品牌“特色菜”。
综上,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通过打造栏目,是纸媒借助自身优势,增强其持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