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学生整日爬行于书山,泅游于题海,无心观花,无暇赏月,因此常常为作文选材而抓耳挠腮。怎样才能更为快捷地去寻找有效素材?挖掘课文素材资源,无疑是切合高三学生的捷径。近几年直接取材于课本内容的高考满分作文频频出现,如《昭君的选择》就来自课文《内蒙访古》,《苏轼的赤壁》就取材于《赤壁怀古》、《赤壁赋》,《哀痛者幸福者》亦来自课文《纪念刘和珍君》,等等。这些佳作启示我们:课本素材是丰厚的储藏,不能让它沉睡!
这些来源于课文的满分作文之所以能在千百万份考卷中脱颖而出,备受青睐,是因为这些考生将课文的材料巧妙地引入自己的考场作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阅卷老师因为熟悉这些材料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将课本素材运用到考场的作文里,能反映出考生本人对课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反映出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给了阅卷老师一个充足的加分理由。那么,如何将课文素材引入自己的考场作文呢?
一、名句镶嵌
就是直接用课文中的古诗文镶嵌在作文中,让文章熠熠生辉。课本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练至今依然光彩夺目的名句,具有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引用,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文采。
(1)以名句作题,画龙点睛。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或化用名句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文章的题目精炼生动、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如06年高考优秀作文《斜风细雨不须归》,题目就是直接引用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营造了一种独有的意境。再如08年高考满分作文《一蓑烟草任江平》,就是化用了苏轼《定风波》里“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避免了落入俗套,而且用凝练的语言,萃取精华,使文章弥散着浓郁的墨香。
(2)以名句启篇,先声夺人。文章开头就引用或化用名句,就好像亮出凤头的漂亮的羽毛,给阅卷老师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一见钟情。如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文,是心灵的天堂》的开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一句话,描写出满足于归隐后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仿佛眼前见到盎然春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出曹操的博大胸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诗人满怀的相思愁绪。语文,用一支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画出诗人心中缕缕思绪,在一泓清泉中若点若圈,使学生心雨飘飞。
(3)以名句结尾,意蕴绵长。如07年高考满分作文《落红》的结尾: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题目为之《落红》,显然是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其结尾引用的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滋润来年之花之意,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二、素材组合
中学语文课本,有很多篇目的章节内容、相关故事、典故和涉及的文史知识,可以组合转借用到作文里,让文章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围绕语文的重要作用展开,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就是采用的素材组合的方式。分别使用了《逍遥游》、《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林黛玉进贾府》、《边城》这四篇课文中的事例,阐述了语文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特点和涤荡污浊,提炼精粹,陶冶身心的作用。全文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既撷华掇英,展示底蕴,又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和说话的感染力。高考满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精神的三间小屋》、《此时无声胜有声》等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所以,只要考生学好课文并灵活使用这些素材,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点石成金
就是巧妙转换变通同一素材并多角度运用,以一当十。面对材料要“新颖”的要求,许多同学陷入了寻找材料的误区。以为新颖的材料就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没有写过的。其实材料的新颖与否,并不在于是新是旧,关键在于善不善于选择材料,善不善于巧妙地转换或变通材料。也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常见熟例的不同角度,从熟知的材料中翻出新意,点石成金,或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来,化腐朽为神奇。
如高中课文中“苏轼”这一材料,近五年高考满分作文都有“苏轼篇”。从《东坡的选择》、《浅笑无痕》、《肩膀》、《风,可以穿越荆棘》一直到《苏轼的赤壁》,都是同一素材,但这些考生都勇敢地将今人的睿智融进文化名人或文学形象的人生,将个性感悟投射进历史与传统,借助穿透性的冷峻眼光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每年高考都能翻出新意。翻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与“苏轼”有关的例子。虽然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要避熟避俗,但如果我们能把一个既熟又俗的材料挖掘出新意来,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达到技高一筹的效果。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语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库,只是更多的时候,它在沉睡。因此,高三复习时,一定要重视课文的复习,领悟,要唤醒沉睡的课本素材。可以对课本素材进行一次盘点与归类,如生存与生活类、价值与理想类、交往与合作类、德行与情感类、思想与文化类,等等。这样,选取素材时就可以就地取材,不必再为“无米下锅”而苦恼了。
这些来源于课文的满分作文之所以能在千百万份考卷中脱颖而出,备受青睐,是因为这些考生将课文的材料巧妙地引入自己的考场作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阅卷老师因为熟悉这些材料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将课本素材运用到考场的作文里,能反映出考生本人对课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反映出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给了阅卷老师一个充足的加分理由。那么,如何将课文素材引入自己的考场作文呢?
一、名句镶嵌
就是直接用课文中的古诗文镶嵌在作文中,让文章熠熠生辉。课本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练至今依然光彩夺目的名句,具有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引用,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文采。
(1)以名句作题,画龙点睛。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或化用名句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文章的题目精炼生动、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如06年高考优秀作文《斜风细雨不须归》,题目就是直接引用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营造了一种独有的意境。再如08年高考满分作文《一蓑烟草任江平》,就是化用了苏轼《定风波》里“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避免了落入俗套,而且用凝练的语言,萃取精华,使文章弥散着浓郁的墨香。
(2)以名句启篇,先声夺人。文章开头就引用或化用名句,就好像亮出凤头的漂亮的羽毛,给阅卷老师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一见钟情。如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文,是心灵的天堂》的开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一句话,描写出满足于归隐后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仿佛眼前见到盎然春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出曹操的博大胸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诗人满怀的相思愁绪。语文,用一支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画出诗人心中缕缕思绪,在一泓清泉中若点若圈,使学生心雨飘飞。
(3)以名句结尾,意蕴绵长。如07年高考满分作文《落红》的结尾: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题目为之《落红》,显然是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其结尾引用的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滋润来年之花之意,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二、素材组合
中学语文课本,有很多篇目的章节内容、相关故事、典故和涉及的文史知识,可以组合转借用到作文里,让文章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围绕语文的重要作用展开,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就是采用的素材组合的方式。分别使用了《逍遥游》、《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林黛玉进贾府》、《边城》这四篇课文中的事例,阐述了语文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特点和涤荡污浊,提炼精粹,陶冶身心的作用。全文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既撷华掇英,展示底蕴,又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和说话的感染力。高考满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精神的三间小屋》、《此时无声胜有声》等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所以,只要考生学好课文并灵活使用这些素材,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点石成金
就是巧妙转换变通同一素材并多角度运用,以一当十。面对材料要“新颖”的要求,许多同学陷入了寻找材料的误区。以为新颖的材料就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没有写过的。其实材料的新颖与否,并不在于是新是旧,关键在于善不善于选择材料,善不善于巧妙地转换或变通材料。也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常见熟例的不同角度,从熟知的材料中翻出新意,点石成金,或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来,化腐朽为神奇。
如高中课文中“苏轼”这一材料,近五年高考满分作文都有“苏轼篇”。从《东坡的选择》、《浅笑无痕》、《肩膀》、《风,可以穿越荆棘》一直到《苏轼的赤壁》,都是同一素材,但这些考生都勇敢地将今人的睿智融进文化名人或文学形象的人生,将个性感悟投射进历史与传统,借助穿透性的冷峻眼光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每年高考都能翻出新意。翻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与“苏轼”有关的例子。虽然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要避熟避俗,但如果我们能把一个既熟又俗的材料挖掘出新意来,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达到技高一筹的效果。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语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库,只是更多的时候,它在沉睡。因此,高三复习时,一定要重视课文的复习,领悟,要唤醒沉睡的课本素材。可以对课本素材进行一次盘点与归类,如生存与生活类、价值与理想类、交往与合作类、德行与情感类、思想与文化类,等等。这样,选取素材时就可以就地取材,不必再为“无米下锅”而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