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计算课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p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教学不是反复机械地练习,而应是学生结合真实生活情境的亲身体验,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的多种方法的引导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交流,魅力无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课 教学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历来都非常重视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更新理念
  教师要适应现代新课改的要求,摒弃传统观念思想,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是配角,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计算课教学中的一个较突出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求平均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重要性,老师在课前做了一个小小夹球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分组夹球,并做好统计。结果出来了,3名男队员的分数分别是5,9,7分,而女队的3名队员的得分分别是7,7,6分,同学们正要下结论时,老师突然拿起筷子并说道:“第4位女队员开始夹球了!”在学生惊讶的目光下,教师很快就完成了比赛,结果是3分。最终结果是男队得21分,女队得23分,女队赢了。男同学们大喊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教师便顺势开展教学。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是由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不懈动力。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积极探究数学知识的心理需求,是优秀的学习品质,能让学生围绕问题深入探究数学知识,以获取更大的收获。所以,在创设情境后,我们还要善于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时候教师可根据需要,提出一定的要求或范围。
  四、解决问题
  有了问题就得解决,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智慧和才华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反对传统教学直接介绍给学生成人通用的方法,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1.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索和研讨。学生由于年龄结构和生活经验相近,具有语言和思维的相通性,在一起进行探索和研讨,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群体意识。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活动提供机会,并创设相应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交流研究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探索计算的方法,这样的交流才有价值。
  2.算法多样化。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运算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计算23+16时,有的孩子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有的孩子用拨计数器的方法计算,有的孩子用数数的方法计算,有的孩子用口算的方法计算,还有的孩子用竖式来计算,都可以。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我们都应加以肯定。
  3.算法最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但哪种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然后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交流,最终分析出哪种方法最优,哪种方法更简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4.重视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估算的能力和习惯,依赖于对数的理解。因此,它能帮助学生发展对数及其运算的理解,增强运用数及运算的灵活性,促进对结论的合理性的认识,提高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对于运算结果的把握,有利于减少运算中的错误,培养学生对运算结果负责的态度。因此,我们在计算课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进行估计的意识和能力。
  五、注重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计算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体验到计算学习的成功,它才会乐于学习计算。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让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其他文献
摘 要: “叙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围绕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方面探讨了“叙事”研究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要论述了“叙事”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三个作用:“叙事”是完善个人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叙事取向  一、引言  教育中的“叙事”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六
摘要 在简便计算教学中,很多学生只简单记住简便计算的公式,没有从意义上真正理解,只有让学生从简便计算的意义和方法上找到规律,才能真正在解决问题中运用这种能力,实现计算的快速方便。  关键词 简便计算 问题分析 意义  小学阶段的“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数运算定律应用到小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运算定律、熟练计算整数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后,一些学生的作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