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地:澳門獨特魅力,共建“人文灣區”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是澳門在歷史長河中自然形成的一種人文特色。
  傳承交流,擔當“基地”重任
   澳門主體社會一直以自尊、自信、自豪的態度,在堅守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時,敞開胸懷擁抱並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所以才能與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一起建設了這座層次豐富、姿彩多樣的世遺名城,為世界所欣羨,為遊人所喜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澳門作為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再次確定,可以說是掌握並總結了這個城市的歷史脈絡和發展態勢,從而給出一個既切合時代要求,亦符合區域形勢的準確定位。
   澳門既有與大灣區各地緊密相連的嶺南文化傳承,又與葡語國家有著數個世紀的文化交流經驗,而且也是大灣區裡最著重發展休閒旅遊的城市。所以,把澳門定位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而實際上,澳門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在致力保護文化遺產的基礎上,三十多年來舉辦眾多藝文活動,先後打造了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澳門城市藝穗節等藝文節慶品牌。去年(2018年),澳門更成功舉辦第一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正式確立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藝術交流機制的同時,亦開展了澳門作為“中葡文化交流中心”的品牌宣傳工作。今年(2019年),澳門特區政府更會聯同度假村、酒店企業和駐港澳領事館,舉辦長逾五個月的大型國際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
   每一個品牌藝文節慶,其實都是相關範疇的一個重要交流合作平台。而眾多的小平台形成的群聚效應,讓一個更大的平台自然形成。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潮之中,澳門將更充分發揮數百年來未曾中斷的歷史文化積累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進行優勢互補,鞏固“中葡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作為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
   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之中有著一個十分顯著的社會文化特質,那就是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傳統。我們相信,正是這一份和諧,使得澳門具有文化上的親和力。也正是這種親和力,讓澳門適合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無論在哪裡,這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化角色。
  不同而和,文化魅力之“源”
   正如中央政府指出的,澳門文化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這種文化的主要特色,就是“和而不同”、“不同而和”。這種特色不僅充分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合”思想,而且與“一國兩制”方針的精神完全相符。
   從美學的角度看,“和而不同” 、“不同而和”就是多樣統一之美,在整體的統一性中,實現美的豐富性,正是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達至“美美與共”。
   從社會的層面看,在澳門,不同民族雜處一地而和睦相處;不同風格的建築而珠聯璧合;不同語言並行流通,形成“三文四語”的奇妙格局;不同風俗相互尊重、包容,堪稱民族風情博物館。
   從“一個中心”(世界休閒旅遊中心)建設層面看,葆有上述特色的澳門文化是重要的人文資源,它將確保澳門文化是重要的人文資源,它將確保澳門在眾多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是獨一無二的,是強大的文化輻射力和吸引力之“源”。
  文化推手,致力文遺保育
   澳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眾多獨特而珍貴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為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資源得以永續傳承,文化局一直從不同方面積極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多年來透過對包括對鄭家大屋、盧家大屋、葉挺將軍故居、草堆街80號“中西藥局舊址”、海事工房1號館(當代藝術中心)、沙梨頭更館、戀愛電影館、沙梨頭圖書館等文物建築的修復活化工作,保護本澳珍貴的文化遺產資源,同時為市民及旅客提供更多優質的文化設施,優化社區環境增添城市特色。
   2014年正式生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法》是本澳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自上述法律頒佈實施後,文化局依法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為維護文物建築的安全,每年發出過千份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見;每年亦會對全澳六百多座文物建築進行至少兩次的恆常性巡查,以及針對不同的情況,如消防安全和惡劣天氣情況等,開展不同類型的特別巡查,以全面掌握文物建築的安全狀況。與此同時,文化局亦持續按照《文遺法》的規定,開展編制《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開展不動產及非遺普查、啟動全澳第一批及第二批不動產評定等工作,至2019年文化局已完成普查約100個不動產項目,並完成對荔枝碗船廠片區及第一批的不動產評定工作,使全澳被評定的不動產數目由128項增加至138項;而文化局亦已於去年對新9項的不動產啟動評定程序,評定結果亦將於2019年內公佈。文化局會繼續以《文遺法》作為依據,持續發掘和保護本澳具價值的不動產資源。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文化局一直積極推動本地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得到更高層次的認可,不斷擴大本澳非遺項目的影響力,現時本澳已有8個非遺項目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當中的粵劇更入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另外,本澳亦有7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進一步加強對於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保護,文化局於2017年已根據《文遺法》規定,將15個非遺項目列入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並已於今年3月份,開展對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公開諮詢工作;今年,文化局已計劃推出新一批的非遺清單,將更多具價值的非遺項目納入法律保護。未來,文化局也會陸續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並繼續積極研究為非遺推廣和文化傳承創設更多有利的條件,讓本澳的非遺項目得到更全面的保護。
   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因此,文化局亦一直積極開展各項宣傳教育工作,包括透過舉辦多項嘉年華活動,如《文化遺產保護法》推廣嘉年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嘉年華、大灣區世遺嘉年華;同時,亦透過錄製電視電臺廣告、印製及派發《文化遺產保護法》宣傳推廣小冊子、“文化遺產小小導賞員培訓計劃”、“Fun享文遺”校園系列講座計劃、舉辦“內地與港澳中學生文化遺產暑期課堂”、“故宮博物院青年實習計劃”,以及於鄭家大屋設立“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透過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持續提高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的關注和保育的意識。   傳播澳門,走向國際舞台
   文化局持續致力向海內外及本地推廣及宣傳澳門多元的文化魅力,每年均會舉辦多項大型文藝節慶盛事,包括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城市藝穗節、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及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等,除邀請國際知名級的表演團隊來澳,也提供展示平台予本地藝術家,向外界展示本澳藝文的豐盛成果。近年文化局積極加強與國際間的接軌和合作,與旅遊局攜手宣傳,大力向海外推廣不同的文化活動、澳門歷史城區及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等亮麗名片,讓國際旅客更深入了解澳門獨特的文化內涵。
   以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為例,至今已成為本地每年慶回歸的知名文化品牌,並廣獲遊客和市民支持及認同,去年的參演陣容已逾1700人,來自19個海內外及本地的藝術表演團隊傾力演出,去年現場連同電視及新媒體直播的總觀看人次超過20萬,成績斐然,有目共睹。藉着舉辦大型節慶活動,有利吸引國際及內地遊客來澳參與,同時配合其他政府部門舉辦的活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更能延長其成效,促成文化、體育及旅遊等方面互惠互補,進一步促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讓世界看見澳門的文化。
   而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特區政府將“大力培養本地文化人才,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打造文化之城”定為重要發展方向,藉此增強城市競爭力,以確保特區的永續發展,加上澳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因此,文化局藉着推出“文化傳播大使計劃”,培養本地文化藝術愛好者,把中西文化精粹積極傳揚開去。項目分為“種子計劃”、“代言人計劃”兩部分,透過多樣的方式,加強澳門市民尤其是青年群體的文化認同,肩負起文化傳播使命,為澳門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打造具持續影響力的代言人制度。計劃已於2019年2月至3月期間進行招募代言人工作,反應踴躍,近400人報名參與,最後會選出25名成為代言人。此外,文化局會於4月7日舉辦“文化傳播日”及“文化傳播大使計劃”啓動禮,正式為計劃揭開序幕。獲選代言人將會參與一系列的文化課程和交流活動,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澳門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本局相信,透過“文化傳播大使計劃”,有利把澳門的文化知識和人文理念推廣至社會各階層,取得更多的認同及支持,以推動“文化澳門”形象的確立。
  多元並存,彰顯文化生命力
   中華文化在澳門的表現,可以說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就廣大澳門居民而言,他們的言行舉止、生活工作、興趣理想,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但其人生底色仍是中國的。城市裡充盈著的“愛國愛澳”的思想文化氛圍就是一個明證。
   多元文化在澳門的共存共融,其歷史原因,是五百年來中西文化交匯的結果,其中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其現實原因,乃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推行,澳門在“一國”的前提下,實行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這種制度文化對於多元文化的交流發展,不僅是一種保障,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種“示範”。而作為多元文化和諧相處,其具體實踐則要求一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眼界,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襟懷。
   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以後,各界都在關心如何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事實上,這個問題十分重大,需要有一個頂層設計。我個人認為建構文化基地不是一項“孤立”的人文工程,要把它與“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建設結合起來,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建設結合起來,使它融入其中,為澳門的繁華發展,為共建人文灣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持續而有力的文化支撐。
   眾所周知,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均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澳門因為在很長的歷史中作為中國的南大門,有著開放、包容的親和力,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澳門定位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澳門在文化上擁有一些其他城市沒有的優勢,譬如作為“中葡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使得澳門一直是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樞紐。而澳門也會缺少一些鄰近城市所擁有的優勢。
   正是因為各個城市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性,使大灣區的整合更具潛力,錯位發展,優勢互補,使一加一遠大於二。而隨著大灣區城市群的融合,這將有助完備區內文化生活網,整合文化產業鏈。
   我們認為,灣區的建設,合作遠大競爭。即使有一定的競爭,也將是促使各地進行機制完善、缺板補全等的應有之義。
   澳門特區政府在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向來不遺餘力,在建設“一中心、一平台”的基礎上,更將貫徹落實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我們認為,最大的衝擊和挑戰,應該是來自時代的變化;最大的困難,是固守成規、停滯不前。所以,我們一直希望能在更多層面、更廣範圍上,與更多機構展開有成效的合作,吸引更多人共同參與,把文化做成真正是眾人的事業。而今年舉辦的“藝文薈澳”,正是這方面的一個重大嘗試。希望透過規模空前的一個全城藝文節慶,讓更多機構及個人參與進來,也讓更多市民和遊客感受到文化藝術的美好。這不但會為本地文化藝術的成長提供更肥沃的土壤,為城市的持續發展創造更均衡健康的環境,更重要的是拓展人文視野,提升城市格局。
   讓文化連結更多領域,讓藝術啟發更多人!我們相信,這就是讓澳門保持多元優勢,彰顯文化生命力的最好的方式。
其他文献
澳博及美高梅的賭牌於2020年3月底到期,3月15日,行政長官崔世安與澳博代表簽署批給合同附錄,隨後澳博與美高梅亦簽署轉批給合同附錄。政府發言人辦公室亦就特區政府延長兩家幸運博彩經營者批給合同申請事假政府總部舉行新聞發佈會,出席者包括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博監局長陳達夫。   梁維特表示,經綜合分析及考慮,特區政府決定批準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及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的娛樂場幸運博彩或其他方式的
期刊
由體育局及中國澳門龍舟總會主辦,市政署及行政公職局協辦的“2019澳門國際龍舟賽”,將於6月1日、2日,以及6月7日在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舉行。賽事組委會3月5日下午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賽事詳情。   本屆賽事設有澳門小龍賽(公開組、女子組)、澳門公共機構小龍賽、澳門大學生小龍賽(公開組)、澳門公職人員小龍邀請賽、澳門龍舟賽標準龍(公開組、女子組)、澳門大學生邀請賽標準龍(公開組)及澳門國際龍舟邀請
期刊
隨著本澳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安全與職業健康亦面臨新的挑戰。現行職安健法律是否足以為各行各業僱員、僱主提供清晰指引?還是有待重新檢視及加以完善?   李振宇議員直指,現行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除第3/2014號法律《建築業職安卡制度》外,其他絕大多數均制訂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例如第57/82/M號法令《工業場所內衛生與工作安全總章程》、第2/83/M號法律《違反工業場所內衛生與工作安全總章程之處罰》
期刊
很長一段時間裡,澳門是一座“隱形城市”。在經濟上,其與兩岸三地其他城市難以比較,微型經濟體常常被忽略了經濟的區域功能。而在地理上,幾乎都是“躲在”香港背後,只有大多數時候講到香港,才會順帶提及澳門。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尤其是現代文化產業的輸出,比如台灣則有雲門舞集、優人神鼓這樣的專業級團體存在,有著驚人的文化輸出能力,反觀澳門似乎在文化輸出上微乎其微,如此一來,我們在文化的區域乃至國際舞臺上也是“失
期刊
澳門在灣區中被賦予文化交流基地的角色,實至名歸。而從葡國人1553年來到澳門就已經奠定基礎了。  灣區賦能,實至名歸   在第一波全球化的過程中,澳門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被參與其中,當時的葡國人經由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坐船來到這裡,從最初的中轉停泊修整再到慢慢在此地安家生活,落地生根,澳門在被動參與全球化的過程裡也在實現著自己的多元化。從近五百年前到今天,我們看到不同的族群、宗教、文化在澳門這片土地
期刊
案情透露,去年6月,28歲內地女子田某在澳門結識35歲的事主後,向對方透露認識一位“賭神”,邀請事主合資賭博。事主出資24萬元人民幣及1萬港元與對方合資賭博。田某數日後稱“賭神”已贏得100萬元,邀請事主來澳分錢。事主應邀再度來澳,田某以帳戶被凍結為由,要求事主多等數日,期間兩人在澳門耍樂,並同住一酒店房間。   去年8月2日,田某趁事主熟睡,偷走其一隻價值25萬元人民幣的手錶,隨後失去蹤影。稍後
期刊
3月16日,一名從事“換錢黨”的內地女事主向一名女賭客搭訕,指可協助將六萬港元兌換成五萬三千○四十元人民幣。女賭客指因自己銀行帳戶不夠錢,但可找丈夫協助轉帳。   不久,姓白男子到場後,即要求女事主先交出六萬港元才會轉帳,女事主不虞有詐將錢交予女賭客,女賭客收錢即點算,白某持手機假扮轉帳。過程中,女賭客突然挾款逃去,白某見狀欲離開,遭女事主阻止,白某即訛稱根本不認識女賭客。女事主因懷疑受騙,報案追
期刊
澳博3月中旬宣佈,合資格僱員將獲加薪2.5-8.3%,4月1日起生效。凡合資格的僱員,月薪為1.6萬(澳門元,下同)元以下者,加薪600元,加幅介乎3.7-8.3%;月薪為1.6萬元或以上者,將按其月薪計算加薪2.5%。   澳博在路氹興建綜合度假村項目“上葡京”,竣工後將為澳博開展近8,000個職位的招聘,同時亦將創造機會與空間予公司現有本地僱員橫向和向上流動。同時將為澳博的業務注入更多的非博彩
期刊
財政局中央帳目預算執行情況顯示,今年首二月公共財政收入229.15億元,按年增7.3%;當中幸運博彩收入達196.34億,佔總收入85.6%。期內,公共財政支出61.1億元,按年減少35%。首二月公共財政盈餘167.9億元,已相當於預算執行率的93%。
期刊
71歲香港男子劉某3月8日帶一個十萬港元籌碼到路氹某娛樂場兌換。帳房職員檢驗後發現籌碼屬偽造,式樣已於2015年11月停用,遂即時通知保安報警。劉某供稱不清楚籌碼是偽造。指早前在香港有一名不知名人士向他稱,有一批合共五百萬澳門元賭場籌碼,要求劉某來澳兌換其中一個十萬元籌碼,事成後可分得兩萬港元報酬。司警以巨額詐騙罪將嫌犯落案,送交檢察院處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