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教学实习中,结果表明:在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前提下,该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 教学实习
  一、前言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在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下为完成某个具体工作任务所进行的职业活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该课程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项目教学法恰好适合于这种情况的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该课程的教学实习中去。
  二、项目教学法在《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教学实习中的实施过程
  (一)确定项目任务
  所确定的项目任务既要涵盖全部或绝大部分课程内容,又要有利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在全面把握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本教学实习项目任务是:分发给每组两幅TM影像,要求每组完成给定年份昌黎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遥感计算机自动分类调查,要求分类精度不低于50%,且最终分类结果转换成矢量结构,用ArcView进行专题图的制作和输出、结果的统计。
  (二)制定工作计划
  将授课班级按每组5~6人事先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结合已学过课程内容,针对项目任务的要求,通过讨论制定出每组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工作步骤和程序,要求工作计划中还应包括各组所需的物质准备和小组内成员的分工等。
  (三)组织实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兼顾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又将项目进行了细化,根据项目任务最终确定了9个子项目,分别是(1)几何精校正;(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3)图像的镶嵌与裁剪;(4)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分类;(5)掩膜处理;(6)分类结果精度检验;(7)数据结构类型的转换;(8)专题图的制作与输出;(9)结果统计分析。所设置的9个子项目,涵盖了该课程的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且这9个子项目表面看似独立,其实内部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在个别环节增加了学生讨论总结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完成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工作后,让同学们讨论总结在操作过程中哪些原因会引起误差。
  (四)成果展示
  项目任务完成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完成成果进行全班展示,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 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分别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在进行评价时,引导学生就自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学生反思。之后教师对学生实习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人数过多的问题
  每届学生实习人数都在40~60人之间,这么多学生挤在一个机房,指导老师不容易控制,从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应该控制班级人数,一个班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超过30人时应该分班在不同的机房进行教学,指导老师分工指导。
  (二)场地和设备的影响
  实习场地是以固定电脑、桌椅的教室为主,这种环境不便于讨论交流的进行。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实习场地,使得在满足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有利于开展讨论总结和成果展示。
  (三)学生对项目教学法不适应
  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或者有的学生从心理上就抵触这种教学模式,就等着老师讲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转变观念,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所用数据太陈旧
  实习所用的地形图参考数据时间太久,与遥感数据年份相差太多,学生寻找地面控制点需用花费很多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更新地形图数据。
  四、结束语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教学实习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不但完成了教学实习任务,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忠艳,乔付,周波,等.项目教学法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5(02):75-77.
  [2]王琛,郑建.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168.
其他文献
分层教育是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该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采用分层教育的课程两学期成绩对比和采用分层教育与不采用分层教育课程的成绩对比,发现采用分层教育的课程第一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就目前来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基于此,该文将结合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自学能力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应用PYTHIA产生器进行Monte Carlo模拟,分析了200 GeV下的质子质子(p+p)对撞过程中的不变产额,并对η衰变到γμ+μ^-的反应道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η的产额和衰变末态的μ子的产
研究不同压力(0.1,0.3,0.6MPa)的化学计量比煤油/空气溶胶点火延时.研制了新型两相激波管,采用室温He/N2为驱动气体和缝合接触面运行,反应区温度范围是1160~1650K,基于压电传感器和数据采
利用欧洲中心的ECMWF月平均温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平流层各个层次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58-2001年全球平流层不同高度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在平流层上层2hPa,温
从纽约哈得逊河河底淤泥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可将1,1-二氯乙烷通过还原脱氯的呼吸代谢方式降解生成一氯乙烷.这个微生物菌群可以利用氢气、甲酸、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