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双版纳傣陶仍保留有新石器时期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然而传统傣族制陶工艺周期长,过程复杂,经济效益低,从事制陶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傣陶文化的发展已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学者对傣陶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傣陶工艺品的展示和创新发展领域。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对景洪市曼阁村傣陶文化保护与传承进行调研,发现该地区傣陶文化的保护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其不足的原因,提出了优化傣陶文化保护的路径,主要有:健全傣陶文化保障机制、加强傣陶文化存档和提高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希望本研究能提高人们对傣陶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傣陶文化;文化保护;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308
一、 傣陶文化特色
(一)曼阁村概况
曼阁村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江北景亮路,之前叫做曼各村,曼各村居民大部分都来自曼泐村,那时候曼泐村只有十七户人家,与普通傣族村寨不同的是,曼泐村的居民没有土地也没有田地,整个村寨的人都以制陶为生,村寨紧邻傣王宫,大部分的陶器品都销往傣王宫和地方土司。在土地改革之后,曼泐村的人被迫搬到了曼阁村,村寨位于城市中央,紧邻澜沧江,依旧没有土地,也没有靠近傣王宫了。因此,所制作的陶艺品不能再销往傣王宫内,许多人将陶艺品放到集市上去卖,由于当地的很多人对傣陶文化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当时没有销往外省的渠道,只能在周边小范围的售卖,他们所换取的钱没办法维持生计,导致效果不佳,于是许多人放弃了制陶而选择在家附近打工,渐渐的,曼阁村制陶的艺人就越来越少了。
曼阁村的岩罕滇是传统傣陶制作的传承人,到今年已经68岁了,1999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2016年他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手工艺老年传承人”,专家评选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慢工细活,古朴雄壮,他将古老技艺天衣无缝的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艺术珍品之中,他不忘传承,革新发扬,他是为民着想的傣家匠。”他是西双版纳现存最具影响力的傣陶传承人之一。
岩罕滇从祖父开始就是制陶艺人,一家子都接触傣陶,从小受到了家里人的熏陶,他盖了六层楼房,楼上用来出租,一楼专门用来制陶,房屋的角落里有一个陶窑,还有一间用来和泥的棚屋,两间用来放置陶艺品的库房,他的家就是他所有傣陶艺术品的发源地。岩罕滇说,他们的村寨以前是为傣王宫服务的,所生产的陶器也专门送往傣王宫,傣王所用的陶器特别细腻,精美度极高,如今摆放在他家电视机旁边就有一个很高大的陶艺品,是当时傣族的达官贵人所使用的。他家的饮水机也别具风格,是用傣陶制成水缸再加上现代工艺搭配水龙头而成,还有许多雕花、彩釉的傣陶器品。
岩罕滇的陶器品主要分为两类:宗教用品和生活用品。宗教用品一般为寺庙装饰所用,制作精细,雕花也独具特色,对泥土的细腻程度要求很高。生活用品对泥土的要求较低,品种为陶罐、茶壶、盘子、碗、水杯等。现在他的子孙也继承了傣陶制作工艺,一直从事制陶相关工作,为了让傣陶工艺更好的发展,他还免费将这项工艺教给想要学习的人,并且对外招收弟子。据说每个想要拜在他门下的人,在拜师之前都需要学习一年以上,经过层层考核之后才能获此机会。
(二)傣陶文化的发展史
傣陶指的是傣族的慢轮制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记载到,第一个制陶的人叫桑木底,他是经过神的指点才学会的制陶,因为当时没有东西可以盛水,人们都是用手捧着水用,有一天神对他说:“水边有黑土,水边有黄土,黄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哪去取来,用它捏‘万’(碗),用它捏‘莫’(锅),用它捏‘盎’(土盆)。”桑木底马上根据神的指示去做,但是做出来的器具却还是没有办法盛水,于是神又给他指示:“如今土做碗,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硬,使碗变硬,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经过神的几次指点,陶器制品渐渐完成。桑木底时代的人们都开始制作碗、制作锅来满足生活所需,当时的陶器品纯靠手捏,经过多次实验和交流传承后,制陶工艺才渐渐成熟,形成了一套专门的制作工艺流程,后来人们又开始研究陶器品的外观、雕花,将傣陶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在过去还流传着一个迷信传说,只有傣族女子能够做陶器品,如果是傣族男子做的陶器品,在用火烧的过程中陶器品就会自动开裂,所以从选土、挖土开始男子就不能接触,整个过程全部得由女子完成,因此,在傣陶工艺起步时,傣陶一直以女性传承为主。但实际这个说法只是因为当时的男女分工而导致的,人们认为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制作手工,到现在这种观念早已消失,不论男女,都可以学习傣陶制作。
(三)傣陶的文化内涵
1.多生多育的愿望
自古以来傣族人民伴水而居,依山而作,村寨在形成之前经历过无数次迁徙,他们自给自足,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傣族人民为了延续民族自身的发展,保证傣族文化的传承,在经历长期的历史积淀后,形成了其独特的延续手段,即多生多育的生育方式。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農业、种植业为主,这要求每个家庭都具有充足的劳动力,“多生多育”“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也就形成了。
傣陶最典型的造型就是“青蛙肚”,它不仅以储物空间大著称,“青蛙肚”更是象征着怀孕女子的腹部,一些彩釉的陶器品直接将女性形象彩画在陶器品上,表示傣族人民对女性的尊重与感谢。每只雌蛙在成功配对之后,每次约可以向水中排卵3000-6000粒,因此傣陶的“青蛙肚”式外形又蕴含了傣族人民对多生多育的美好愿望。
2.圆满吉祥的象征
傣族信仰佛教,西双版纳州佛教近六百座,每个村寨都有至少一个佛寺,一个庭院。每个庭院栽有佛事活动相关的植物,即五树(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糖棕)和六花(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地涌金莲),傣陶的雕花创作将象征圆满吉祥的“五树六花”形象加以提炼并运用,将其雕刻在陶器品上,表明了傣族人民对圆满吉祥生活的期望。 在傣族神话传说中,是孔雀衔着橄榄枝带领傣族祖先来到西双版纳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因此孔雀被视为傣族人民吉祥善良的象征,成为了傣族的吉祥鸟。大象勤劳勇敢,聪明灵性,“象”又与“祥”字谐音,赋予了吉祥的寓意,是傣族人民吉祥与力量的象征。西双版纳的傣陶将傣族的图腾孔雀、大象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祝福。佛寺脊梁上装饰的龙、凤、狮等陶器品,寓意驱灾辟邪,带来富贵吉祥。陶器品的底座和瓶口也多为圆形,代表了傣族人民愿意保持初心,从零出发,经历重重磨难,最终走向圆满生活的决心。
3.万物有灵的信仰
西双版纳的意为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傣族人民对原始森林敬畏和崇拜延伸出万物有灵的信仰,雨林的未知性使傣族祖先对其产生了各种幻想,森林被称为“林神”,树木被称为“树神”,人死后也要送去森林火化,让灵魂返回原始森林这片乐土。傣陶融入了热带雨林文化,看似质朴的灯罩、镂空花瓶,采用树叶雕花,实际蕴含了对原始森林的敬畏,融入了对未知的奇妙想象。
西双版纳气候炎热,用陶器盛水,冰凉爽口;用陶罐装酒,香醇淡雅;用陶制土锅炖肉,肉嫩味鲜;用陶杯沏茶,更是有别具一格、清新自然的香味。陶器品被傣族人民赋予了灵性且傣陶一直延续着千百年前最初的制作工艺,人们在使用傣陶的同时,仿佛也在与千百年前的傣族文明对话。
二、 傣陶文化保护的现状与成因
(一)缺乏制度保障
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向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没落。世界各国都存在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现状,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存在感越来越低,造成缺乏制度保障的成因却很大程度源于制陶人。许多傣陶生产者不愿意配合政府的统一管理,经营规模小、散、弱,又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导致对于傣陶的好坏、制作技术的精劣没有一个确切的评定,经营主体没法协商定制行业价格,制陶人的收益自然就得不到保障。
目前,关于傣陶文化我国并没有健全的立法,完善的监督机制,因此无法做到专款专用。文化保护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地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导致缺乏制度保障的另一个成因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相关部门存在腐败现象,我们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去谈保护傣陶文化是不现实的。
(二)政府部门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西双版纳地区傣陶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构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保护体系。但西双版纳地区对于傣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版纳州的文化宣传上没有出现过非遗保护板块,也没有举行关于非遗的政府性活动。政府部门不重视的成因主要有两点:1、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地区,收入多源于农业生产,再加上橡胶、香蕉在当时带来的良好收益,对提高当地的GDP有显著帮助。2、近年来,西双版纳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力打造告庄西双景、万达融创乐园等大型场所,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增加西双版纳地区经济生产上。政府忙于打响旅游品牌,迅速提升当地经济,忽视了对于傣陶文化的宣传。
由于政府部门不够重视,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渐渐消亡,西双版纳地区也难逃文化消亡的现状,现景洪市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弥补之前所犯的错误,景洪市城际的几个村寨都开始设置传统傣陶体验室,但由于之前没有引起重视,傣陶的发展存在空档期,体验室工作者的技艺也参差不齐,传统傣陶得不到系统性、规范化的发展。
(三)民族保护意识太薄弱
在此次走访中,对曼阁村的23户人家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了解到,现在的曼阁村大多盖起了楼房,他们将楼房以单身公寓的形式出租给外地的打工者,经济收入也多源于房租,少数几家临街的人家以卖烧烤为生,现在以制陶为生的只剩下岩罕滇一户人家了。
对于傣陶,傣族人民大多赞不绝口,在每个村寨的寺庙都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却不愿意再以制陶为生。根据采访,导致该问题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傣陶市场越来越商业化,小规模的制陶根本无法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2、傣陶的制作时间过长且耗费精力过大,以制陶为生有很大的风险性。3、对于傣陶文化了解就行,总会有人去保护它。4、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困在寨子里,希望能多读书,去大城市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曼阁村寨的人对于傣陶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过低,这与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房租的收入已经可以让他们过上不错的生活,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已经使他们对文化保护意识渐渐淡化,人们逐渐忙于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三、优化傣陶文化保护的路径
(一)健全傣陶文化保护机制
关于非物质文化,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8年通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直至2011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才最终确立了我国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表示说,每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年有20万元补助,每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年也有8000元的补贴。
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已经过多次商讨修订,但非物质文化的保障制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家的补贴财政,地方更应该设有专门的保护制度。西双版纳地区可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设置傣陶文化继承人保护制度,积极开发多种傣陶销售渠道,对有意向从事傣陶工作的人员给予经济帮助,建立社区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及民间组织的作用。
(二)加强傣陶文化存档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遵循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基本要求,考察当地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存档制度。 完善的存档制度首先需要提高当地政府对傣陶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重视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将现存具有代表性的傣陶工艺品进行存档,尽快完善傣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傣陶发展传承人及事迹记录、公示并存档。其次要重视对傣陶文化的传播:从社区出发,利用社区广播或公众号传播傣陶相关知识,增加人们对傣陶的了解;从学校出发,采用选修课或课外活動的形式进行传播,开设地方课程;从社会出发,在人流量较多的广场举行傣陶现场制作大赛等,增强人们参与制作的兴趣,通过学习传播提取重要文化内容进行存档。
这样一来,政府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对傣陶文化的存档并对傣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傣陶的产业化发展,对有关傣陶项目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既可以很好的保护傣陶文化,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本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一无二文化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软实力的延续。我们应认识到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感息息相关。
傣族的非物质文化有泼水节、傣剧、傣陶等。关于泼水节,在西双版纳每年的4月中旬,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不仅在景洪市中心龙舟广场举办活动,各村各寨也都会载歌载舞、烧香祈福来庆祝节日。关于傣剧,在西双版纳的万达广场也设有傣秀剧场,每天晚上两场,场场座无虚席。这都是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人们已经将这些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关于傣陶,它似乎没有得到本民族的赞同。在西双版纳仅有曼掌村和曼斗村能够亲自体验制陶过程,当地居民也没有为傣陶设有专门的活动方式。因此,作为傣族人民更应该重视傣陶文化,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
结论
景洪市曼阁村傣陶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生活用品和室外装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傣陶文化随着普洱茶走向世界,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傣陶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冲击,人们对于傣陶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政府部门重视不足、傣陶文化保障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傣陶文化处于濒危状态。
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优化傣陶文化保护的路径有:健全傣陶文化保障机制、加强傣陶文化存档和提高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本研究有利于引起人们对傣陶文化保护的思考,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傣陶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傣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研究选取的地域范围有限,本人理论基础不足,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学者们能站在文化理论的高度对傣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岩温龙.《西双版纳傣族文学》[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09
[2]娄雪.《西双版纳傣陶艺术的文化生态变迁及活态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3]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4]玉万叫 龙玥璇 何山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以西双版纳傣陶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5]邢贺通 杨成龙 王佐方.《云南省新平县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9年12期.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谢欣悦,云南工商学院,文学系,本科生;通讯作者:彭小娟,云南工商学院,文学系,副教授。
关键词:傣陶文化;文化保护;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308
一、 傣陶文化特色
(一)曼阁村概况
曼阁村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江北景亮路,之前叫做曼各村,曼各村居民大部分都来自曼泐村,那时候曼泐村只有十七户人家,与普通傣族村寨不同的是,曼泐村的居民没有土地也没有田地,整个村寨的人都以制陶为生,村寨紧邻傣王宫,大部分的陶器品都销往傣王宫和地方土司。在土地改革之后,曼泐村的人被迫搬到了曼阁村,村寨位于城市中央,紧邻澜沧江,依旧没有土地,也没有靠近傣王宫了。因此,所制作的陶艺品不能再销往傣王宫内,许多人将陶艺品放到集市上去卖,由于当地的很多人对傣陶文化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当时没有销往外省的渠道,只能在周边小范围的售卖,他们所换取的钱没办法维持生计,导致效果不佳,于是许多人放弃了制陶而选择在家附近打工,渐渐的,曼阁村制陶的艺人就越来越少了。
曼阁村的岩罕滇是传统傣陶制作的传承人,到今年已经68岁了,1999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2016年他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手工艺老年传承人”,专家评选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慢工细活,古朴雄壮,他将古老技艺天衣无缝的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艺术珍品之中,他不忘传承,革新发扬,他是为民着想的傣家匠。”他是西双版纳现存最具影响力的傣陶传承人之一。
岩罕滇从祖父开始就是制陶艺人,一家子都接触傣陶,从小受到了家里人的熏陶,他盖了六层楼房,楼上用来出租,一楼专门用来制陶,房屋的角落里有一个陶窑,还有一间用来和泥的棚屋,两间用来放置陶艺品的库房,他的家就是他所有傣陶艺术品的发源地。岩罕滇说,他们的村寨以前是为傣王宫服务的,所生产的陶器也专门送往傣王宫,傣王所用的陶器特别细腻,精美度极高,如今摆放在他家电视机旁边就有一个很高大的陶艺品,是当时傣族的达官贵人所使用的。他家的饮水机也别具风格,是用傣陶制成水缸再加上现代工艺搭配水龙头而成,还有许多雕花、彩釉的傣陶器品。
岩罕滇的陶器品主要分为两类:宗教用品和生活用品。宗教用品一般为寺庙装饰所用,制作精细,雕花也独具特色,对泥土的细腻程度要求很高。生活用品对泥土的要求较低,品种为陶罐、茶壶、盘子、碗、水杯等。现在他的子孙也继承了傣陶制作工艺,一直从事制陶相关工作,为了让傣陶工艺更好的发展,他还免费将这项工艺教给想要学习的人,并且对外招收弟子。据说每个想要拜在他门下的人,在拜师之前都需要学习一年以上,经过层层考核之后才能获此机会。
(二)傣陶文化的发展史
傣陶指的是傣族的慢轮制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记载到,第一个制陶的人叫桑木底,他是经过神的指点才学会的制陶,因为当时没有东西可以盛水,人们都是用手捧着水用,有一天神对他说:“水边有黑土,水边有黄土,黄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哪去取来,用它捏‘万’(碗),用它捏‘莫’(锅),用它捏‘盎’(土盆)。”桑木底马上根据神的指示去做,但是做出来的器具却还是没有办法盛水,于是神又给他指示:“如今土做碗,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硬,使碗变硬,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经过神的几次指点,陶器制品渐渐完成。桑木底时代的人们都开始制作碗、制作锅来满足生活所需,当时的陶器品纯靠手捏,经过多次实验和交流传承后,制陶工艺才渐渐成熟,形成了一套专门的制作工艺流程,后来人们又开始研究陶器品的外观、雕花,将傣陶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在过去还流传着一个迷信传说,只有傣族女子能够做陶器品,如果是傣族男子做的陶器品,在用火烧的过程中陶器品就会自动开裂,所以从选土、挖土开始男子就不能接触,整个过程全部得由女子完成,因此,在傣陶工艺起步时,傣陶一直以女性传承为主。但实际这个说法只是因为当时的男女分工而导致的,人们认为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制作手工,到现在这种观念早已消失,不论男女,都可以学习傣陶制作。
(三)傣陶的文化内涵
1.多生多育的愿望
自古以来傣族人民伴水而居,依山而作,村寨在形成之前经历过无数次迁徙,他们自给自足,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傣族人民为了延续民族自身的发展,保证傣族文化的传承,在经历长期的历史积淀后,形成了其独特的延续手段,即多生多育的生育方式。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農业、种植业为主,这要求每个家庭都具有充足的劳动力,“多生多育”“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也就形成了。
傣陶最典型的造型就是“青蛙肚”,它不仅以储物空间大著称,“青蛙肚”更是象征着怀孕女子的腹部,一些彩釉的陶器品直接将女性形象彩画在陶器品上,表示傣族人民对女性的尊重与感谢。每只雌蛙在成功配对之后,每次约可以向水中排卵3000-6000粒,因此傣陶的“青蛙肚”式外形又蕴含了傣族人民对多生多育的美好愿望。
2.圆满吉祥的象征
傣族信仰佛教,西双版纳州佛教近六百座,每个村寨都有至少一个佛寺,一个庭院。每个庭院栽有佛事活动相关的植物,即五树(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糖棕)和六花(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地涌金莲),傣陶的雕花创作将象征圆满吉祥的“五树六花”形象加以提炼并运用,将其雕刻在陶器品上,表明了傣族人民对圆满吉祥生活的期望。 在傣族神话传说中,是孔雀衔着橄榄枝带领傣族祖先来到西双版纳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因此孔雀被视为傣族人民吉祥善良的象征,成为了傣族的吉祥鸟。大象勤劳勇敢,聪明灵性,“象”又与“祥”字谐音,赋予了吉祥的寓意,是傣族人民吉祥与力量的象征。西双版纳的傣陶将傣族的图腾孔雀、大象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祝福。佛寺脊梁上装饰的龙、凤、狮等陶器品,寓意驱灾辟邪,带来富贵吉祥。陶器品的底座和瓶口也多为圆形,代表了傣族人民愿意保持初心,从零出发,经历重重磨难,最终走向圆满生活的决心。
3.万物有灵的信仰
西双版纳的意为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傣族人民对原始森林敬畏和崇拜延伸出万物有灵的信仰,雨林的未知性使傣族祖先对其产生了各种幻想,森林被称为“林神”,树木被称为“树神”,人死后也要送去森林火化,让灵魂返回原始森林这片乐土。傣陶融入了热带雨林文化,看似质朴的灯罩、镂空花瓶,采用树叶雕花,实际蕴含了对原始森林的敬畏,融入了对未知的奇妙想象。
西双版纳气候炎热,用陶器盛水,冰凉爽口;用陶罐装酒,香醇淡雅;用陶制土锅炖肉,肉嫩味鲜;用陶杯沏茶,更是有别具一格、清新自然的香味。陶器品被傣族人民赋予了灵性且傣陶一直延续着千百年前最初的制作工艺,人们在使用傣陶的同时,仿佛也在与千百年前的傣族文明对话。
二、 傣陶文化保护的现状与成因
(一)缺乏制度保障
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向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没落。世界各国都存在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现状,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存在感越来越低,造成缺乏制度保障的成因却很大程度源于制陶人。许多傣陶生产者不愿意配合政府的统一管理,经营规模小、散、弱,又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导致对于傣陶的好坏、制作技术的精劣没有一个确切的评定,经营主体没法协商定制行业价格,制陶人的收益自然就得不到保障。
目前,关于傣陶文化我国并没有健全的立法,完善的监督机制,因此无法做到专款专用。文化保护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地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导致缺乏制度保障的另一个成因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相关部门存在腐败现象,我们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去谈保护傣陶文化是不现实的。
(二)政府部门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西双版纳地区傣陶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构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保护体系。但西双版纳地区对于傣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版纳州的文化宣传上没有出现过非遗保护板块,也没有举行关于非遗的政府性活动。政府部门不重视的成因主要有两点:1、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地区,收入多源于农业生产,再加上橡胶、香蕉在当时带来的良好收益,对提高当地的GDP有显著帮助。2、近年来,西双版纳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力打造告庄西双景、万达融创乐园等大型场所,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增加西双版纳地区经济生产上。政府忙于打响旅游品牌,迅速提升当地经济,忽视了对于傣陶文化的宣传。
由于政府部门不够重视,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渐渐消亡,西双版纳地区也难逃文化消亡的现状,现景洪市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弥补之前所犯的错误,景洪市城际的几个村寨都开始设置传统傣陶体验室,但由于之前没有引起重视,傣陶的发展存在空档期,体验室工作者的技艺也参差不齐,传统傣陶得不到系统性、规范化的发展。
(三)民族保护意识太薄弱
在此次走访中,对曼阁村的23户人家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了解到,现在的曼阁村大多盖起了楼房,他们将楼房以单身公寓的形式出租给外地的打工者,经济收入也多源于房租,少数几家临街的人家以卖烧烤为生,现在以制陶为生的只剩下岩罕滇一户人家了。
对于傣陶,傣族人民大多赞不绝口,在每个村寨的寺庙都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却不愿意再以制陶为生。根据采访,导致该问题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1、傣陶市场越来越商业化,小规模的制陶根本无法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2、傣陶的制作时间过长且耗费精力过大,以制陶为生有很大的风险性。3、对于傣陶文化了解就行,总会有人去保护它。4、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困在寨子里,希望能多读书,去大城市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曼阁村寨的人对于傣陶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过低,这与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房租的收入已经可以让他们过上不错的生活,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已经使他们对文化保护意识渐渐淡化,人们逐渐忙于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三、优化傣陶文化保护的路径
(一)健全傣陶文化保护机制
关于非物质文化,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8年通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直至2011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才最终确立了我国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表示说,每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年有20万元补助,每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年也有8000元的补贴。
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已经过多次商讨修订,但非物质文化的保障制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家的补贴财政,地方更应该设有专门的保护制度。西双版纳地区可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设置傣陶文化继承人保护制度,积极开发多种傣陶销售渠道,对有意向从事傣陶工作的人员给予经济帮助,建立社区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及民间组织的作用。
(二)加强傣陶文化存档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遵循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基本要求,考察当地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存档制度。 完善的存档制度首先需要提高当地政府对傣陶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重视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将现存具有代表性的傣陶工艺品进行存档,尽快完善傣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傣陶发展传承人及事迹记录、公示并存档。其次要重视对傣陶文化的传播:从社区出发,利用社区广播或公众号传播傣陶相关知识,增加人们对傣陶的了解;从学校出发,采用选修课或课外活動的形式进行传播,开设地方课程;从社会出发,在人流量较多的广场举行傣陶现场制作大赛等,增强人们参与制作的兴趣,通过学习传播提取重要文化内容进行存档。
这样一来,政府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对傣陶文化的存档并对傣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傣陶的产业化发展,对有关傣陶项目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既可以很好的保护傣陶文化,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本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一无二文化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软实力的延续。我们应认识到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感息息相关。
傣族的非物质文化有泼水节、傣剧、傣陶等。关于泼水节,在西双版纳每年的4月中旬,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不仅在景洪市中心龙舟广场举办活动,各村各寨也都会载歌载舞、烧香祈福来庆祝节日。关于傣剧,在西双版纳的万达广场也设有傣秀剧场,每天晚上两场,场场座无虚席。这都是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人们已经将这些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关于傣陶,它似乎没有得到本民族的赞同。在西双版纳仅有曼掌村和曼斗村能够亲自体验制陶过程,当地居民也没有为傣陶设有专门的活动方式。因此,作为傣族人民更应该重视傣陶文化,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
结论
景洪市曼阁村傣陶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生活用品和室外装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傣陶文化随着普洱茶走向世界,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傣陶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冲击,人们对于傣陶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政府部门重视不足、傣陶文化保障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傣陶文化处于濒危状态。
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优化傣陶文化保护的路径有:健全傣陶文化保障机制、加强傣陶文化存档和提高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本研究有利于引起人们对傣陶文化保护的思考,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傣陶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傣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研究选取的地域范围有限,本人理论基础不足,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学者们能站在文化理论的高度对傣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岩温龙.《西双版纳傣族文学》[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09
[2]娄雪.《西双版纳傣陶艺术的文化生态变迁及活态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3]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4]玉万叫 龙玥璇 何山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以西双版纳傣陶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5]邢贺通 杨成龙 王佐方.《云南省新平县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9年12期.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谢欣悦,云南工商学院,文学系,本科生;通讯作者:彭小娟,云南工商学院,文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