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工作中,读错、写错、用错字的现象,你我常遇到。
中国内地女歌手张含韵一次到南京举行新碟签售,其间一男歌迷请她写下他的家乡“安徽”字样。张含韵沉思良久,写不出安徽的“徽”,无奈,只能写下“安微”两字匆匆离去,十分尴尬。
张含韵为何提笔忘字呢?
我们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无论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读错或写错。所以,一般人容易读错、用错、写错字,许多电影和电视的字幕中,演员甚至主持人也会说“白字”,至于广告牌中错字连连,你我就更是“见怪不怪”了。
【用错】
细细思量,错字别字原因如下:
形似字。最容易混淆、错用的就是“形似字”——形似的字,猛一看,形体结构似乎一模一样,但仔细审辨,便会发现差异。通过对差异的辨析,不难找到音义的区别。如:
灸——炙 灸,火上是久,义为“灼”,音jiǔ。中医用燃烧艾绒卷熏灼穴位的方法治病,称作“灸疗”。“灸疗”与“针疗”配合,称作“针灸疗法”。炙,火上是肉(肉字的变形),会意为“炮肉”(将生肉置于火上烧烤),音zhì。成语“脍炙人口”,比喻好文章、好诗词受到读者交口赞赏。常见将“炙”错用成“灸”。
旷——犷 旷,左旁是日,义为“空而宽阔”,音kuàng,如“旷野”。引申为“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超越”(旷世、旷代)、“遥远”(道旷)、“荒废”(旷工、旷日废时)。犷,左旁是犬,本指“恶狗凶猛的样子”,音guǎng。引申为“粗野”,如“粗犷”。“粗犷”别义“豪放”,如“粗犷的笔触”“歌声粗犷”。常见将“粗犷”错用成“粗旷”。
再比如,将“呕心沥血”中的“呕”写成“抠”,将“掂量”的“掂”写成“惦”。
义近字。汉语里有些字词,含义十分接近,在特定的书面语言中甚至可以通用,这时它们就是同义词。但作为近义词时,它们含义却是不同的,不能当作同义词用。如:
分——份
分字由八、刀二字组合而成,表示用刀剖物使之离析各半,本义“分开”。引申为“离散”(分离,分裂)、“离别”(分别,分手)、“散布”(分布)、“部分”(分支,分册)等义。
“分别”还有“分门别类”义,由此引申为“辨别”(分辨)、“辩解”(分辩)、“隔离”(分隔)、“限度”(分寸)、“界限”(分界)、“职责或权力的限度”(分内,分外,安分)等义。
份是后造字,含义是“整体的一部分”,如“份额”“股份”。引申为“分摊的部分”,如“凑份子”。作量词用,表示搭配成组的东西,如“份饭”;表示个人与团体的归属关系,如“这个团体里有我的份儿”;表示报、刊、文件的单位,如“一份报纸”“本合同一式两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年份”“月份”。
“成分”和“成份”在表示个人早先的经历或职业时可以通用(首选“成分”),在表示构成事物的各种不同物质或因素时只能用“成分”。表示自身所处的地位或受人尊重的地位,本来应当用“身分”,现在“居民身份证”使用广泛,按照通用性的原则,改用“身份”。
反应——反映
应,繁体作“應”,由鹰(省去鸟)和心组合而成,本义“合”。成语“得心应手”的“应”即此义,心与手合,心里怎么想,手就怎样做,常用来比喻运用自如。“合”与“配”义近,故应又有“配”义。由此引申出“答对”(应对)、“回声”(响应)等义。“反应”的“应”义为“回响”,“反应”即事情所引起的回响。引申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映,本义“明”,指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引申为“照射”(映照)、衬托(映带)等义。“反映”的含义有二:一为“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这部小说反映了现实生活”;另一为“告诉”,即把情况、意见告诉给上级或有关部门,如“如实向上级反映”。
其他造成错误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字音相同或相近。如“川流不息”的“川”写成“穿”,“贻笑大方”的“贻”写成“怡”。
字音相同字形相近。如“趋之若鹜”的“鹜”写成“骛”,“涣然冰释”的“涣”写成“焕”。
字音相同字义相近。如“鸠占鹊巢”的“鵲”写成“雀”,“绿树成荫”的“荫”写成“阴”。
不良影响。受社会上不规范字影响或写字马虎而形成的错别字,如“另售”“鸡旦”“打拆”。
【读错】
小测试:下面是比较容易读错的十个字,看看你是否能读正确?
结束的“束”shu四声(同“树”),不读——结“素”;
强劲的“劲”jing四声(同“净”),不读——强“禁”;
召开的“召”zhao四声(同“照”),不读——“招”开;
迁徙的“徙”xi三声(同“喜”),不读——迁“稀”;
勉强的“强”qiang三声(同“抢”),不读——勉“墙”;
粗犷的“犷”guang三声(同“广”),不读——粗“矿”;
扪心自问的“扪”men二声(同“门”),不读——“闷”心自问;
良莠不齐的“莠”you三声(同“有”),不读——良“又”不齐;
瑕不掩瑜的“瑜”yu二声(同“鱼”),不读——瑕不掩“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不读——“厌”席。
【写错】
你能写对吗?(括号里的是错字)
【对策】
如何辨认并改正错别字呢?
明义记字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一定的语境往往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实际上,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巧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收到良好效果。 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就很容易分辨了。
“融会贯通”很容易写成“融汇贯通”。有人甚至還振振有词地为这种错误找出所谓的理由,说“融合汇聚了多方面的东西,有了通彻的理解”。其实不然,“融合”“汇聚”的意义是相同的,“融汇”相连,就会语意重复。“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是“参合多方面道理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用“会”而不用“汇”。
把词语中易错字的意义搞通彻了,就能有效地避免写错。
推形记字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出该字在句中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易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因此,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表明与嘴有关的—个动作,即“呕吐”。“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费尽心思,应该用“呕”字。“沤”的形旁表明和“水”有关,粪便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探源记字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字。
由于时代的阻隔,我们平时只知道某些词的用法,而不知道该词形成的历史背景,书写时难免用现代的观念去理解它,结果常常写错。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忆该类词时把它们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会使学习的过程充满意趣。
如“再接再厉”,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而“励”有鼓励的意思,所以总有人把它写成“再接再励”。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的是古代斗鸡游戏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为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斗鸡时,人们都要在磨刀石上磨利鸡的喙,使其嘴尖锋利,一下子啄伤对手,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制,“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
结构记字
有些词尤其是四字短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意义一致。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个字,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
如“纷至沓来”,“沓”和“纷”是相对应的两个字,“沓”是“纷繁”义,与其相对应的“纷”的意义相同。全词意义就是“纷繁热闹地到来”。“沓”常被误写为“踏”,那是因为不了解“沓”与“纷”相对应的结构关系。再如“前倨后恭”,“倨”和“恭”结构对应,是一对反义词,“倨”是态度傲慢,“恭”是态度谦恭,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恭”写成表动作鞠躬的“躬”了。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你还会提笔忘字、错字吗?
中国内地女歌手张含韵一次到南京举行新碟签售,其间一男歌迷请她写下他的家乡“安徽”字样。张含韵沉思良久,写不出安徽的“徽”,无奈,只能写下“安微”两字匆匆离去,十分尴尬。
张含韵为何提笔忘字呢?
我们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无论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读错或写错。所以,一般人容易读错、用错、写错字,许多电影和电视的字幕中,演员甚至主持人也会说“白字”,至于广告牌中错字连连,你我就更是“见怪不怪”了。
【用错】
细细思量,错字别字原因如下:
形似字。最容易混淆、错用的就是“形似字”——形似的字,猛一看,形体结构似乎一模一样,但仔细审辨,便会发现差异。通过对差异的辨析,不难找到音义的区别。如:
灸——炙 灸,火上是久,义为“灼”,音jiǔ。中医用燃烧艾绒卷熏灼穴位的方法治病,称作“灸疗”。“灸疗”与“针疗”配合,称作“针灸疗法”。炙,火上是肉(肉字的变形),会意为“炮肉”(将生肉置于火上烧烤),音zhì。成语“脍炙人口”,比喻好文章、好诗词受到读者交口赞赏。常见将“炙”错用成“灸”。
旷——犷 旷,左旁是日,义为“空而宽阔”,音kuàng,如“旷野”。引申为“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超越”(旷世、旷代)、“遥远”(道旷)、“荒废”(旷工、旷日废时)。犷,左旁是犬,本指“恶狗凶猛的样子”,音guǎng。引申为“粗野”,如“粗犷”。“粗犷”别义“豪放”,如“粗犷的笔触”“歌声粗犷”。常见将“粗犷”错用成“粗旷”。
再比如,将“呕心沥血”中的“呕”写成“抠”,将“掂量”的“掂”写成“惦”。
义近字。汉语里有些字词,含义十分接近,在特定的书面语言中甚至可以通用,这时它们就是同义词。但作为近义词时,它们含义却是不同的,不能当作同义词用。如:
分——份
分字由八、刀二字组合而成,表示用刀剖物使之离析各半,本义“分开”。引申为“离散”(分离,分裂)、“离别”(分别,分手)、“散布”(分布)、“部分”(分支,分册)等义。
“分别”还有“分门别类”义,由此引申为“辨别”(分辨)、“辩解”(分辩)、“隔离”(分隔)、“限度”(分寸)、“界限”(分界)、“职责或权力的限度”(分内,分外,安分)等义。
份是后造字,含义是“整体的一部分”,如“份额”“股份”。引申为“分摊的部分”,如“凑份子”。作量词用,表示搭配成组的东西,如“份饭”;表示个人与团体的归属关系,如“这个团体里有我的份儿”;表示报、刊、文件的单位,如“一份报纸”“本合同一式两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年份”“月份”。
“成分”和“成份”在表示个人早先的经历或职业时可以通用(首选“成分”),在表示构成事物的各种不同物质或因素时只能用“成分”。表示自身所处的地位或受人尊重的地位,本来应当用“身分”,现在“居民身份证”使用广泛,按照通用性的原则,改用“身份”。
反应——反映
应,繁体作“應”,由鹰(省去鸟)和心组合而成,本义“合”。成语“得心应手”的“应”即此义,心与手合,心里怎么想,手就怎样做,常用来比喻运用自如。“合”与“配”义近,故应又有“配”义。由此引申出“答对”(应对)、“回声”(响应)等义。“反应”的“应”义为“回响”,“反应”即事情所引起的回响。引申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映,本义“明”,指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引申为“照射”(映照)、衬托(映带)等义。“反映”的含义有二:一为“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这部小说反映了现实生活”;另一为“告诉”,即把情况、意见告诉给上级或有关部门,如“如实向上级反映”。
其他造成错误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字音相同或相近。如“川流不息”的“川”写成“穿”,“贻笑大方”的“贻”写成“怡”。
字音相同字形相近。如“趋之若鹜”的“鹜”写成“骛”,“涣然冰释”的“涣”写成“焕”。
字音相同字义相近。如“鸠占鹊巢”的“鵲”写成“雀”,“绿树成荫”的“荫”写成“阴”。
不良影响。受社会上不规范字影响或写字马虎而形成的错别字,如“另售”“鸡旦”“打拆”。
【读错】
小测试:下面是比较容易读错的十个字,看看你是否能读正确?
结束的“束”shu四声(同“树”),不读——结“素”;
强劲的“劲”jing四声(同“净”),不读——强“禁”;
召开的“召”zhao四声(同“照”),不读——“招”开;
迁徙的“徙”xi三声(同“喜”),不读——迁“稀”;
勉强的“强”qiang三声(同“抢”),不读——勉“墙”;
粗犷的“犷”guang三声(同“广”),不读——粗“矿”;
扪心自问的“扪”men二声(同“门”),不读——“闷”心自问;
良莠不齐的“莠”you三声(同“有”),不读——良“又”不齐;
瑕不掩瑜的“瑜”yu二声(同“鱼”),不读——瑕不掩“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不读——“厌”席。
【写错】
你能写对吗?(括号里的是错字)
【对策】
如何辨认并改正错别字呢?
明义记字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一定的语境往往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实际上,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巧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收到良好效果。 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就很容易分辨了。
“融会贯通”很容易写成“融汇贯通”。有人甚至還振振有词地为这种错误找出所谓的理由,说“融合汇聚了多方面的东西,有了通彻的理解”。其实不然,“融合”“汇聚”的意义是相同的,“融汇”相连,就会语意重复。“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是“参合多方面道理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用“会”而不用“汇”。
把词语中易错字的意义搞通彻了,就能有效地避免写错。
推形记字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出该字在句中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易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因此,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表明与嘴有关的—个动作,即“呕吐”。“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费尽心思,应该用“呕”字。“沤”的形旁表明和“水”有关,粪便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探源记字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字。
由于时代的阻隔,我们平时只知道某些词的用法,而不知道该词形成的历史背景,书写时难免用现代的观念去理解它,结果常常写错。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忆该类词时把它们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会使学习的过程充满意趣。
如“再接再厉”,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而“励”有鼓励的意思,所以总有人把它写成“再接再励”。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的是古代斗鸡游戏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为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斗鸡时,人们都要在磨刀石上磨利鸡的喙,使其嘴尖锋利,一下子啄伤对手,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制,“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
结构记字
有些词尤其是四字短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意义一致。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个字,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
如“纷至沓来”,“沓”和“纷”是相对应的两个字,“沓”是“纷繁”义,与其相对应的“纷”的意义相同。全词意义就是“纷繁热闹地到来”。“沓”常被误写为“踏”,那是因为不了解“沓”与“纷”相对应的结构关系。再如“前倨后恭”,“倨”和“恭”结构对应,是一对反义词,“倨”是态度傲慢,“恭”是态度谦恭,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恭”写成表动作鞠躬的“躬”了。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你还会提笔忘字、错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