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准时间表

来源 :母婴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留是个出了名的慢性子,做什么事都要比妈妈的要求慢半拍。早晨起床,如果妈妈不看着她,光穿衣服就能足足花掉1个小时。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教育她,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但小留留仍满不在乎。面对女儿的“自由散漫”,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环顾周围,这样的无奈绝非只有留留妈妈才有,受“困”于磨蹭宝宝的父母大有人在。宝宝们未能适时建立起时间观念,对时间缺乏认知导致了他们对于磨蹭的理所当然。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时间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给宝宝建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表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
  时间观念涵盖了科学地安排时间,计划时间,讲究效率,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既是对成人的要求,也是孩子的培育目标。从小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时间表,对其今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
  
  0~1岁
  
  特点:这个阶段的宝宝主要是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这也是人生最早的时间知觉的表现。当婴儿呱呱坠地后仅1个月,就会随着妈妈的安排而产生初步的“时间观念”,如肚子饿了,便知道喝奶的时间到了;吃奶后一段时间要排尿,会哭着要妈妈或保姆调换尿布;吃饱睡足后又会哭着要大人抱起玩乐;玩累了又会自动入睡……如此反复循环。宝宝对这些时间的认知,都是依靠自身对这些事件的条件性反射而产生的,即依靠自身的“生物钟”来完成。
  
  时间拨准法
  
  顺应宝宝的生物钟。宝宝出生后不久已经能形成按时吃奶、睡觉、玩耍等生活规律,此乃自身“生物钟”作用的结果,大人应“顺水推舟”,按照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安排吃喝拉撒睡,不要刻意去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以免造成生活混乱。
  灌输秩序概念。周岁之内是向孩子灌输秩序概念的最佳时间,如果你随意改变计划,打乱生活秩序,宝宝就会以发脾气甚至以哭闹的方式进行“抗议”。为此,父母在照顾宝宝的日常起居时可以多和宝宝沟通交流,“现在我们穿鞋,然后去公园。”“故事讲完了,要洗澡了哦。”让宝宝从小就在秩序概念中理解自己的时间表,并慢慢积累,逐步形成时间观念。
  用活动来区分时间段。一般到了1岁左右,宝宝的睡眠时间就会逐渐减少,除了吃睡之外,还有很多活动时间,这时强父母可以着手调整他的作息,如固定白天的玩耍时间,睡午觉的时间以及晚上安静的游戏时间,让宝宝初步感知玩耍、睡眠等活动来区分“白天”与“黑夜”。
  
  1~2
  
  特点:周岁以后,孩子能自由行走了,手也能做点小事情了,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心愿,对时间的认知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已经能够知道一些特殊的活动时间,如午餐时间、睡觉时间等。
  
  时间拨准法
  
  用动作和语言来建立时间表。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这样引导宝宝:如每天早上宝宝爬起来要穿衣服;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接着和大家一起吃早餐;爸爸妈妈上班了,挥手说再见;晚上玩累了要睡觉。慢慢地,你会发现,他不需要大人指点就知道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表明他已经形成了“运动定型”,这将为他养成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带宝宝出游,并将出游活动的过程用语言描述给孩子听。如,现在我们到车站乘坐公交车去公园,然后回家吃午饭,睡午觉,之后我们一起做游戏……让宝宝初步理解时间的相对概念。
  使用形象化的计时工具。可以选用图像化的挂钟或闹钟,事先设定好时间,时间一到就发出声响,提醒宝宝该做什么事情。如“哇,时间到了,宝贝,我们要快点吃饭了,要不然赶不上游戏的时间了。”
  
  2~3岁
  
  特点:这个阶段,孩子的时间观念已经初步形成,言谈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与时间有关的字眼。他们对时间的认知局限于与事物的联系上,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作为时间的指标,将吃饭、睡觉、看电视、做游戏等视为时间概念的指针,生活作息表其在宝宝对于时间的理解上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他们眼里,“早晨’就是起床的时间或是天亮的时候,“白天”就是游戏的时间,“下午”就是午睡以后的时间。
  
  时间拨准法
  
  尽量用宝宝能理解的、熟悉的事情或事物来教他认识时间。如对宝宝说“下午三点我们去动物园”,他可能无法理解,若换成“睡好午觉我们去动物园”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同样的,“早晨”可以说成“太阳公公起床的时候”;“晚上”说成“电灯亮了的时候”,如此,抽象的时间也变得形象生动了。
  有意识使用时间词汇。虽然宝宝对于时间概念的发展远跟不上他对时间词汇的掌握速度,但是学习使用时间词汇却能增进其对时间观念的认知。如,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说:“今年两岁,那明年宝宝就3岁了。”“明天是星期六,我们要去外婆家。”可以利用儿歌让时间变得更有“韵律”。如“太阳公公起得早,我们大家来做操。”“雪花飘,冬天到。”等等。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用科学合理的时间表引导宝宝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早上7点起床,8点游戏,12点午饭……可以和宝宝一起来制定,并达成协议,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安排。
  督促宝宝严格遵守时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按时开始《按时结束,从小养成守时、遵时、惜时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夏天阳光刺眼,爸爸妈妈出门时都会戴上太阳眼镜来保护眼睛。那么,宝宝稚嫩的眼睛,是否也需要太阳镜来防晒?  “欧宝两岁半了。前几天,我去商场给他选了副宝宝太阳镜,白色的镜架,黑色的镜片,欧宝特别喜欢这副太阳镜,戴上去别提多帅气了!”  ——欧宝妈    太阳镜可以保护眼睛    “夏天的太阳光多强啊,大人出门时都要戴上太阳镜,宝宝当然也需要了。有了太阳镜的遮挡,宝宝稚嫩的眼睛才不会被。晒伤。” 一一
期刊
经常进行音乐熏陶的婴幼儿会有哪些特点?总是笑眯眯的、不惧怕生人、说话早、脸蛋秀丽可爱、眼神聪慧明亮、左右脑综合发展,长大以后IQ(智商)高、Eq(情商)好,cQ(创造性)强……  那么,我们要给宝宝听什么样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古典音乐吧!    古典音乐的魅力    人们通常认为古典音乐比较难欣赏,更不用说给小宝宝听了。不过科学家经过多年测试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经常听古典音乐的宝宝,其在智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婴儿大脑中有上千亿的神经细胞渴望从“窗口”汲取信息。婴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会用眼睛来判断父母对他的爱。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会从妈妈的眼神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资料表明,被母亲多加关注的宝宝性格安静、爱笑,这为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皮肤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是大脑的外感受器。看着宝宝的眼睛,温柔地抚摸全身,会使关爱的暖流通过双眼和双手无声地传递到宝宝
期刊
阅读可以培养宝宝出众的语言感,也能刺激宝宝丰富的想象力,如果爸爸妈妈从小就能给宝宝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阅读环境,那么,宝宝的阅读习惯就能尽早养成。    图书的选择    对宝宝而言,图书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只是玩具的一种。要让宝宝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喜欢上这个“玩具”。  图书要以画面为主,可以没有文字,即便有文字也一定要简洁明了。画面应该颜色丰富,图案主题突出,最好以特写
期刊
宅宝宝,顾名思义就是成天待在家里的宝宝。可是家里待久了,宝宝就会变成兔子胆。表现为:看见陌生人就哭着躲在妈妈背后:原先玩疯了的旋转游戏机,现在却胆怯着不敢玩……为什么家里“宅一宅”,宝宝就变成兔子胆子呢?    镜头回放    奇奇今年3岁了,去年秋冬季节,他得了一场严重的肺炎,住了一个多月医院。这一整个冬天,奇奇的爸爸妈妈被儿子“病怕了”,变得谨小慎微,根本不敢带奇奇出去玩,就连春节,他们也没有
期刊
大多数宝宝在新生儿期都会出现黄疸,这不,刚出生没几天的多多也开始变黄了。奶奶觉得很正常,说过几天就会好了。可妈妈还是不放心,决定带多多去医院检查。  医生说,多多这是生理性黄疸,是体内胆红素在作怪。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宝宝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色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3周后就会逐渐消退。  一般的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黄疸持
期刊
不管宝宝坐在小马桶上怎么使劲,便便就是不出来。看着宝宝痛苦的样子,妈妈着急了:怎样才能让宝宝的便便畅通无阻?来试试我们的通便法则吧。    生活法则    便便是否通畅,跟宝宝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便秘,所以要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排便。想想看,肠胃就那么点大,不及时排空怎么能腾出地方放新的食物呢?而且所有的食物堆积在一起,肯定会引起堵塞,长此下去,不便秘
期刊
宝宝活泼好动,脚汗分泌多,潮湿的鞋子易生长、繁殖病菌,可能导致宝宝脚部软组织发生炎症。赤脚锻炼可以避免鞋袜带来的这些弊病,同时,有益于足底皮肤的发育,提高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更有助于足弓的形成,避免或减少扁平足的发生。    游戏一:挖地雷    爸爸妈妈把轻巧的薄被子平铺在床上,把宝宝喜欢的玩具藏在被子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他轻轻地、慢慢地走,边走边唱儿歌:“轻轻走,慢慢走,地雷在哪里?软软的,
期刊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夏天的晚上,任妈妈怎么哄啊摇啊,宝宝还是翻来覆去迟迟不肯入睡。炎热的夏夜,别说是小宝宝了,就连爸爸妈妈入睡也困难。怎么办呢?还是跟着我来倒数3、2、1——让宝宝香香甜甜入梦乡。    倒数3一三项准备要做好    准备一:清凉空间  夏天,本来天气就炎热,如果此时宝宝的房间是红色的床单、橘色的窗帘,满眼“热乎乎”的暖色调自然刺激得宝宝难以入睡,有的颜色甚至还会引起宝
期刊
玲玲最近总是发烧,妈妈一开始还以为她感冒了,谁知道吃了几天的退烧药后体温还是没能降下来。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玲玲患的是“小儿暑热症”,也叫“夏季热”。      夏季热是怎么一回事?    夏季热多出现于盛夏季节,多见于我国南部及中部奇热地区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的宝宝比较少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是由于气候炎热,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所造成。得病的宝宝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少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