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心理障碍,重整数学学习精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具有特殊的功能。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有惧怕心理,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心理障碍。本文就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心理障碍
  
  高中数学是高中部的基础文化课,是高考的最主要科目之一。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具有特殊的功能。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有惧怕心理,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心理障碍。下面我就学生对数学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怎样“跨越”这道“坎”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
  1.数学学习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高中数学有其本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而初中生刚升入高中,认知能力仍然局限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数学的方法还是初中生的老一套,所以根本无法从直观意识上升到抽象意识,也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的逻辑思维活动,因此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感觉困难重重,有的甚至看到数学就有惧怕心理。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它必将对数学学习产生不适应行为,直接影响、制约高中生的各种思维行为,甚至会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强烈的依赖心理。学生虽然从初中生变为高中生,但心理因素仍未成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循规蹈矩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死记硬背,模仿硬套,缺乏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深深地被埋没了,机械地学习数学,使数学知识越来越死,学生学习数学感到越来越枯燥乏味,直至感到厌倦。
  其次是急功近利,情绪急躁。学生在学习上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错误。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弄清题意,没有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没有进行条件选择,没有对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想解题方案和盲目地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所蒙蔽,没有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第三是思维定势。良好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熟练地记住概念、定理与公式,并能熟练地记住基本题型与解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它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它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但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特别是现在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开放性命题等,常常不能以常规思维去实破,学生的定势思维就失灵了。
  第四是注重结论。学生往往喜欢对答案,只要答案相同就认为题目就会做了;再则看分数,考了高分就认为数学成绩一定好。长期下去数学解题过程淡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能力下降。
  以上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
  2.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跨跃学习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心理障碍,这对数学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增强科学的教学意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实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能力为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教师要以调查研究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形象、直观、有趣,把一些必须记忆的东西穿插在生动活泼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诚挚的爱心;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语言要艺术化,让学生感到数学之美,如还有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伸出温暖之手,积极主动地搀、帮、扶,加油鼓劲,使他们不再掉队,积极追赶;加强家访,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我不再是只孤雁,我有坚强的后盾,我能,我一定能”;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数学偶像,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特别是同班级的同学,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入竞赛机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比、学、赶、帮、超,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还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消除脑子里固有的阴影,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数学。
  总之,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它给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带来非常大的消极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改进教法,主动地关心学生,积极地引导与帮助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让素质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在数学教育这片领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品德渗透问题,着重从三方面进行探析:师生平等对话,营造德育氛围;挖掘德育素材,丰富情感积淀;加强阅读写作,提升品德修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德育 品德渗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任。那么,在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向学生渗透品德教育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小学一般到三年级就开始写命题作文。小学开始学作文,困难很大,有的学生很害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一提起作文,学生往往就会搔头抓耳,普遍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字、词、句教学,加强作
摘要: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如何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是广大语文教师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的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师生开放,自由释放情感;命题巧设,诱发写作情感;情境创设,激发写作情感;评价激发,升华写作情感。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情感激发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说:“今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