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主观幸福感与居民消费——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消费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合运用CGSS2015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索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居民消费,且存在结构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数字金融对发达地区和家庭物质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对欠发达地区家庭人力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户主主观幸福感在数字金融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结论:从经济学与心理学融合的角度,为解释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具有匹配效应、协同效应与公平效应,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致使数字鸿沟不断加深,农业发展特征与供应链金融短板制约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难以数字经济优势。本文从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与机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
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基于乡村建设的地方实践,研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机制,探索其建设路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13个村,借鉴典型案例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和美乡村建设的四条路径: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共同缔造
期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中央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对乡村建设做出的新部署。脱贫地区自然资源匮乏、产业不发达,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重点和难点。新时代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创新示范,强化实例引领,总结推广武乡县在和美乡村建设中
期刊
<正>此次比武验收活动是在旗县公安局普考、盟市公安局抽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克服以往比武竞赛只练兵、不练长,只练尖子、不练大众的弊端,政治部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比武对象,具体比武人员及参加项目为盟市公安局班子成员1名、盟市辖区内20%的旗县公安局局长参加手枪精度射击项目,抽选确定2个旗县公安局各3名队员参加知识竞赛项目,抽选确定1个派出所6名民警(其中至少包含1名辅警)参加常见警情处置项目,5名民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是在把握我国城乡关系变化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乡村振兴实践的影响要素、组合路径与推进机制之间的关联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是“外源—内源”多要素组合的综合结果,组织保障和基础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效突破口。应妥善解决内部力量与外部资源有
期刊
<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课题组聚焦乡村建设主题,先后两次深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走访该县法门镇、杏林镇、召公镇所属6个村,召开3场镇村座谈会、2场县级座谈会,
期刊
中国要和,乡村必须和。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和美乡村建设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美乡村建设中充分彰显了乡村的主体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展现了乡村建设的“人才之美”、“产业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生活之美”。和美乡村建设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主要有:党建引领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政治基础;
学位
期刊
对CBI教学理论的内涵、模式和国内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衔接的意义,阐述了对接存在的三个困境,并从重视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了解学生需求、重视教材的选择与课程教学模块化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对接途径。
期刊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为解决乡村人才短缺善等多重困境,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就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的关系,其次明确人才下乡的价值和现实困境,最后分析解决路径,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