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父母都给宝宝布置了
一间专门的儿童房
或单独的小床。
但这往往成了摆设,
多数宝宝依然睡在父母床上。
抓住最佳时期,
找到最佳方案,
令宝贝轻松自己睡。
婴儿期从0岁开始
你可以
向宝贝传递你的声音。安全感是宝宝自己睡的前提,4~6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对周围环境有所响应,从这时开始,对父母的离去或独自一人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这时,无论你身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宝宝听见你的声音,让他清楚知道你就在附近;对宝宝的情绪反应随时做出响应。这种安全感,可以给宝宝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最佳方案
布置一个宝贝喜欢的“窝”,把宝宝的房间装点成别致的“儿童乐园”:墙上贴一些可爱的卡通图画;把小床布置成一条小船、军舰、大汽车或胖胖熊,周围挂上毛绒小动物、带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童趣和温馨弥漫,孩子的安全感会油然而生,睡得也会更踏实。
父母要坚持
在此过程中,父母同样需要与宝宝一起“磨炼意志”:即便只有几个月大,宝宝也知道怎么跟爸爸妈妈“讲条件”,哭就是最好的“讨价还价”的手段。假如你对宝贝总是放心不下,或者孩子的哭声令你心惊肉跳,“单独睡”十有八九会半途而废。所以,年轻爸妈最先要战胜自己。
低幼期1~3岁
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已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自我意识一天天壮大。借此趁热打铁,孩子很可能喜欢“独霸”小床。
1~3岁的宝宝希望随时能看到父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安全就等于在父母身边,睡觉的时候更是如此。依偎在父母身边甜甜入睡已成为一种较固定的知觉模式、成为被保护的代名词,宝宝有可能把独自享用小床看作是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而心神不宁、纠缠、哭闹。
分开睡 全家彻底放松
分床而眠父母不用担心自己偶尔一翻身压着宝宝,父母与宝宝都能睡个踏实觉,睡眠质量能得到改善。父母的私秘空间也不会受到这小小“第三者”的干扰,父亲没有被拒绝感、被抛弃感,仍能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
给宝宝一团纯净的空气
从卫生角度讲,宝宝独睡一床是避免“空气污染”的好办法——爸爸妈妈呼出的二氧化碳及嘴里的气味,不会被宝宝吸进去,能令孩子远离不洁空气对呼吸、睡眠造成的双重危害。
男孩像男孩,女孩有个女孩样
两三岁的宝宝有了最初的性别意识。在这个阶段,孩子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一方或双方,并把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此时分床,能避免其恋母或恋父情结的产生,尤其是那些长期搂着妈妈睡的男孩或搂着爸爸睡的女孩。而且,分开睡有助于他们学会自信、自爱和自律。
眼不见心不乱
幼儿与父母同床肯定没有好处。分开睡孩子能“眼不见心不乱”,不会对父母的亲密行为形成模糊的记忆、扎根发芽、造成不可言说的心理负担。
培养独立意识
当然,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催化”宝宝独立性的形成。适时让孩子和父母分床是操练他们独立意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自信心的提升和自理能力的发展都很有帮助,比如做简单的睡前准备、自己拉被子、自己起床,还能锻炼孩子不怕黑等勇敢的品性。
你可以
借助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使孩子明白,爸爸妈妈让他自己睡的目的是让他很快成为一个能干的“棒宝宝”;同时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就在隔壁,夜里会来看你。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及时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样,孩子就不再觉得孤单了。也可以在他枕头边放一把小手电筒和一个小铃铛,夜里醒了摇铃招呼妈妈。
最佳方案
独处从2分钟开始宝宝很不情愿单独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其过程如同又一次“断奶”。妈妈不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比如说:“你静静地躺着,过2分钟我就回来。”2分钟后准时回到宝宝身边,然后再对他说你3分钟后回来,反复几次,时间一点点延长。当你不在的时候,为他播放一些音乐或故事,让孩子在轻松的心态下入睡。
解除“怕黑”情结
1~3岁的宝宝多半怕黑、怕独处。睡前,你开一盏小灯,把房间内的光线变暗,给孩子讲故事或放儿歌录音,转移其注意力。别忘了,这盏小灯不妨一直开着,直到宝宝习惯了自己睡,并征得他同意的条件下关掉。
幼儿期3~4岁
这一阶段是孩子独立意识的“发达”期,也是日后能不能自立的关键期。顺应孩子的个性鼓励、引导,小王子、小公主能认同“自己睡是很棒的”。
三四岁的孩子会从父母的亲密关系中感觉到自己不是爸爸或妈妈“唯一心爱的”,无论他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多少爱,多少关注,这对他的感情也是很大的打击。孩子希望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其实是在努力争取爸爸或妈妈对自己的全部关注。
你可以
晚上下班回家和休息日,爸爸妈妈尽量多陪孩子玩一会儿。特别是在晚饭后这段时间,让孩子高兴、精神放松。这等于给了他一颗定心丸,那就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也可以借助故事和身边单亲小朋友的例子,使孩子明白:只有爸爸妈妈彼此相爱,宝宝才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最佳方案
自己睡是长大的标志孩子都渴望自己快快长大、在很多事情上自作主张。这时妈妈可趁机告诉他: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是长大的标志。顺便再给他讲讲勇敢的孩子单独睡觉的故事,被“自己也要做个勇敢的孩子”的想法激励着,他会在心里说服自己单独睡。
看得见的榜样
带宝宝到朋友家串门,爸爸妈妈有意识地当着宝宝的面询问小主人跟谁睡,并做出惊喜的样子说:“你真行!一个人睡一张床,像个大孩子了。”随后参观小主人的床。这时候,孩子会因羡慕而说:“我也有自己的床”,父母可趁机鼓励孩子单独睡。
睡前故事加晚安
分床之初,爸妈在宝宝睡前多陪他一会儿,讲些好听的故事或读孩子喜欢的书,也可一起听配乐童话故事或优美的音乐。之后,平静地和宝宝互道晚安,再和宝宝一起向娃娃、玩具说晚安,这样的仪式,使孩子有安全感,产生想睡觉的感觉。
一间专门的儿童房
或单独的小床。
但这往往成了摆设,
多数宝宝依然睡在父母床上。
抓住最佳时期,
找到最佳方案,
令宝贝轻松自己睡。
婴儿期从0岁开始
你可以
向宝贝传递你的声音。安全感是宝宝自己睡的前提,4~6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对周围环境有所响应,从这时开始,对父母的离去或独自一人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这时,无论你身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宝宝听见你的声音,让他清楚知道你就在附近;对宝宝的情绪反应随时做出响应。这种安全感,可以给宝宝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最佳方案
布置一个宝贝喜欢的“窝”,把宝宝的房间装点成别致的“儿童乐园”:墙上贴一些可爱的卡通图画;把小床布置成一条小船、军舰、大汽车或胖胖熊,周围挂上毛绒小动物、带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童趣和温馨弥漫,孩子的安全感会油然而生,睡得也会更踏实。
父母要坚持
在此过程中,父母同样需要与宝宝一起“磨炼意志”:即便只有几个月大,宝宝也知道怎么跟爸爸妈妈“讲条件”,哭就是最好的“讨价还价”的手段。假如你对宝贝总是放心不下,或者孩子的哭声令你心惊肉跳,“单独睡”十有八九会半途而废。所以,年轻爸妈最先要战胜自己。
低幼期1~3岁
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已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自我意识一天天壮大。借此趁热打铁,孩子很可能喜欢“独霸”小床。
1~3岁的宝宝希望随时能看到父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安全就等于在父母身边,睡觉的时候更是如此。依偎在父母身边甜甜入睡已成为一种较固定的知觉模式、成为被保护的代名词,宝宝有可能把独自享用小床看作是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而心神不宁、纠缠、哭闹。
分开睡 全家彻底放松
分床而眠父母不用担心自己偶尔一翻身压着宝宝,父母与宝宝都能睡个踏实觉,睡眠质量能得到改善。父母的私秘空间也不会受到这小小“第三者”的干扰,父亲没有被拒绝感、被抛弃感,仍能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
给宝宝一团纯净的空气
从卫生角度讲,宝宝独睡一床是避免“空气污染”的好办法——爸爸妈妈呼出的二氧化碳及嘴里的气味,不会被宝宝吸进去,能令孩子远离不洁空气对呼吸、睡眠造成的双重危害。
男孩像男孩,女孩有个女孩样
两三岁的宝宝有了最初的性别意识。在这个阶段,孩子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一方或双方,并把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此时分床,能避免其恋母或恋父情结的产生,尤其是那些长期搂着妈妈睡的男孩或搂着爸爸睡的女孩。而且,分开睡有助于他们学会自信、自爱和自律。
眼不见心不乱
幼儿与父母同床肯定没有好处。分开睡孩子能“眼不见心不乱”,不会对父母的亲密行为形成模糊的记忆、扎根发芽、造成不可言说的心理负担。
培养独立意识
当然,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催化”宝宝独立性的形成。适时让孩子和父母分床是操练他们独立意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自信心的提升和自理能力的发展都很有帮助,比如做简单的睡前准备、自己拉被子、自己起床,还能锻炼孩子不怕黑等勇敢的品性。
你可以
借助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使孩子明白,爸爸妈妈让他自己睡的目的是让他很快成为一个能干的“棒宝宝”;同时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就在隔壁,夜里会来看你。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及时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样,孩子就不再觉得孤单了。也可以在他枕头边放一把小手电筒和一个小铃铛,夜里醒了摇铃招呼妈妈。
最佳方案
独处从2分钟开始宝宝很不情愿单独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其过程如同又一次“断奶”。妈妈不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比如说:“你静静地躺着,过2分钟我就回来。”2分钟后准时回到宝宝身边,然后再对他说你3分钟后回来,反复几次,时间一点点延长。当你不在的时候,为他播放一些音乐或故事,让孩子在轻松的心态下入睡。
解除“怕黑”情结
1~3岁的宝宝多半怕黑、怕独处。睡前,你开一盏小灯,把房间内的光线变暗,给孩子讲故事或放儿歌录音,转移其注意力。别忘了,这盏小灯不妨一直开着,直到宝宝习惯了自己睡,并征得他同意的条件下关掉。
幼儿期3~4岁
这一阶段是孩子独立意识的“发达”期,也是日后能不能自立的关键期。顺应孩子的个性鼓励、引导,小王子、小公主能认同“自己睡是很棒的”。
三四岁的孩子会从父母的亲密关系中感觉到自己不是爸爸或妈妈“唯一心爱的”,无论他从父母那里感受到多少爱,多少关注,这对他的感情也是很大的打击。孩子希望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其实是在努力争取爸爸或妈妈对自己的全部关注。
你可以
晚上下班回家和休息日,爸爸妈妈尽量多陪孩子玩一会儿。特别是在晚饭后这段时间,让孩子高兴、精神放松。这等于给了他一颗定心丸,那就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也可以借助故事和身边单亲小朋友的例子,使孩子明白:只有爸爸妈妈彼此相爱,宝宝才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最佳方案
自己睡是长大的标志孩子都渴望自己快快长大、在很多事情上自作主张。这时妈妈可趁机告诉他: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是长大的标志。顺便再给他讲讲勇敢的孩子单独睡觉的故事,被“自己也要做个勇敢的孩子”的想法激励着,他会在心里说服自己单独睡。
看得见的榜样
带宝宝到朋友家串门,爸爸妈妈有意识地当着宝宝的面询问小主人跟谁睡,并做出惊喜的样子说:“你真行!一个人睡一张床,像个大孩子了。”随后参观小主人的床。这时候,孩子会因羡慕而说:“我也有自己的床”,父母可趁机鼓励孩子单独睡。
睡前故事加晚安
分床之初,爸妈在宝宝睡前多陪他一会儿,讲些好听的故事或读孩子喜欢的书,也可一起听配乐童话故事或优美的音乐。之后,平静地和宝宝互道晚安,再和宝宝一起向娃娃、玩具说晚安,这样的仪式,使孩子有安全感,产生想睡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