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却行为不端,这不是真正有自尊
美国加州圣玛利
学院教授
我到苏州看望我母亲。来之前我妹妹告诉我,她们公寓前面有一小块空地,她在空地上种了两棵小香椿树。苏州人喜欢掐香椿树的嫩芽来做凉拌菜,我妹妹说,等我回来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香椿头”了。回来后,我问她香椿树长得怎么样了,她说,不要说没有嫩头了,连树都给人拔起偷掉了。我因此想起一则《我就是要在门口种花,种到天下无贼 》的消息,说的是苏州一家叫“慢书房”的书店,在店前面种了一些花草,本来是一件美事,结果“黄月季盛开的时候,被偷了。彩月季盛开的时候,也被偷了”,后来连花树也被人连根拔起。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故乡城市,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人但凡有些自尊,又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社会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把“自尊”(self-esteem)界定为一个人基于自我价值的认知行为。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却行为不端,这不是真正有自尊。社会学家荷威特(John P. Hewitt)在《自我與社会》一书中指出,自尊总是通过某种情绪表现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荣誉感和羞耻心。因此,行为上不自尊的人——不自重、不自爱——也常被看作是不要脸、厚脸皮和无羞耻。
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在群体中实施道德行为的根本条件。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自尊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在特定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而成。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政府对待国民的方式对大多数人是否有自尊心能发挥重要的影响。人越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尊重,养成自由思考,独立判断、理性抉择的习惯(当然需要有社会、政治的条件),就越能培养自尊和公共行为所需要的自重和自爱。
真正的自尊必须由个人内心的道德力量来支撑。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尊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他把自尊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另一种是来自内心的自我尊重。外来的尊重与一个人的身份、知名度、相貌、成功等等有关,内心的自我尊重来自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做人的原则,它比外来的尊重更坚韧、更持久,也更有价值。只有内心的自尊才能使一个人相信,我是一个好人,好公民,并以此感到荣誉、幸福和骄傲。比起外来的约束,这种内在力量对人的公共行为有着更大也更可靠的正面指导作用。
自尊是人的一种自我定位,一个人有来自内心的自尊,便会依循一种基本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不做某些事情,小到不践踏草地,大到不以权自肥,都不只是为了不被人看不起,而且不被自己看不起。对于今天中国的许多人来说,后面这种约束已经非常微弱,甚至不再存在。就连不让别人看不起,也不再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许多普通人身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自大骄横,藐视习俗规范,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把自己当一回事,因此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甘地说:“如果我们不把自尊交付给别人,他们就无法夺去我们的自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说,“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重要的是你自己尊重自己。唯有如此,只有自尊才能迫使别人尊重你。”
社会心理学教授马克·里亚利(Mark Leary)认为,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尊)与别人和社会对他的接受或拒绝、重视或蔑视、尊重或轻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是否有自尊,便成为衡量其普遍社会关系好坏、优劣的一个尺度。
但是,这不应该理解为一种自尊的外部决定论,因为一个社会的风气再差,也不会所有人都同样没有自尊。就在“慢书房”的花被偷的消息发出后,有人专程给书店送来了花,书店的房东直接通过微信发来红包200元,附言道,给你们买花,必须种。这是安慰和鼓励的话,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再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美国加州圣玛利
学院教授
我到苏州看望我母亲。来之前我妹妹告诉我,她们公寓前面有一小块空地,她在空地上种了两棵小香椿树。苏州人喜欢掐香椿树的嫩芽来做凉拌菜,我妹妹说,等我回来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香椿头”了。回来后,我问她香椿树长得怎么样了,她说,不要说没有嫩头了,连树都给人拔起偷掉了。我因此想起一则《我就是要在门口种花,种到天下无贼 》的消息,说的是苏州一家叫“慢书房”的书店,在店前面种了一些花草,本来是一件美事,结果“黄月季盛开的时候,被偷了。彩月季盛开的时候,也被偷了”,后来连花树也被人连根拔起。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故乡城市,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人但凡有些自尊,又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社会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把“自尊”(self-esteem)界定为一个人基于自我价值的认知行为。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却行为不端,这不是真正有自尊。社会学家荷威特(John P. Hewitt)在《自我與社会》一书中指出,自尊总是通过某种情绪表现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荣誉感和羞耻心。因此,行为上不自尊的人——不自重、不自爱——也常被看作是不要脸、厚脸皮和无羞耻。
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在群体中实施道德行为的根本条件。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自尊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在特定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而成。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政府对待国民的方式对大多数人是否有自尊心能发挥重要的影响。人越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尊重,养成自由思考,独立判断、理性抉择的习惯(当然需要有社会、政治的条件),就越能培养自尊和公共行为所需要的自重和自爱。
真正的自尊必须由个人内心的道德力量来支撑。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尊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他把自尊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另一种是来自内心的自我尊重。外来的尊重与一个人的身份、知名度、相貌、成功等等有关,内心的自我尊重来自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做人的原则,它比外来的尊重更坚韧、更持久,也更有价值。只有内心的自尊才能使一个人相信,我是一个好人,好公民,并以此感到荣誉、幸福和骄傲。比起外来的约束,这种内在力量对人的公共行为有着更大也更可靠的正面指导作用。
自尊是人的一种自我定位,一个人有来自内心的自尊,便会依循一种基本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不做某些事情,小到不践踏草地,大到不以权自肥,都不只是为了不被人看不起,而且不被自己看不起。对于今天中国的许多人来说,后面这种约束已经非常微弱,甚至不再存在。就连不让别人看不起,也不再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许多普通人身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自大骄横,藐视习俗规范,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把自己当一回事,因此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甘地说:“如果我们不把自尊交付给别人,他们就无法夺去我们的自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说,“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重要的是你自己尊重自己。唯有如此,只有自尊才能迫使别人尊重你。”
社会心理学教授马克·里亚利(Mark Leary)认为,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尊)与别人和社会对他的接受或拒绝、重视或蔑视、尊重或轻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个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是否有自尊,便成为衡量其普遍社会关系好坏、优劣的一个尺度。
但是,这不应该理解为一种自尊的外部决定论,因为一个社会的风气再差,也不会所有人都同样没有自尊。就在“慢书房”的花被偷的消息发出后,有人专程给书店送来了花,书店的房东直接通过微信发来红包200元,附言道,给你们买花,必须种。这是安慰和鼓励的话,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再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