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法写出当时的心绪,其实人生大片的背景本来就是平淡的色调。
且歌且行
离开喧嚣的都市,抛开纯粹的概念,寓心情于自然,在生活中体验,找到创业者真正的自己。“且歌且行”栏目重在展现属于创业者的精彩瞬间和人生感悟。欢迎所有创业者踊跃投稿,形式不限,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均可在这里找到分享的平台。
从本期开始,《科技创业》将连载唐咚的游记文章《三峡最后的徒步》。本期内容为第三部分,敬请关注!
从三峡回来已有多月,随着那些激情的日子逐渐远去,三峡浓烈的思绪越来越淡漠。尽管常常自恋般翻看残存的照片和潦草的日记,但鲜活的记忆终归难挡岁月的洗刷。就算现在,也无法写出当时的心绪,只能无奈中抓住一点尾巴聊以慰藉。其实人生大片的背景本来就是平淡的色调,这样方能突出偶尔的浓墨重彩;如果是满纸的激昂,其实也就看不到激昂了。
我于2005年4月13日独自从深圳出发,在武汉与深圳磨房的一个驴子孤蓬会合,14日从武汉坐大巴到茅坪,之后转船到巴东,再搭船到培石,途经楠木园时遇东北两大学生棒子和光头。4人同行从培石徒步到青石,在青石住两晚,登神女峰,溯神女溪,之后乘船到巫山,包车沿山而行,经福田到大昌古镇,在大昌住两晚,其间找车去平河小小三峡源头,体验雨后漂流之惊险。因大宁河涨水封航,只得找车翻山到巫溪,再转宁厂古镇,追寻造就巴文化之古盐泉。之后沿大宁河悠然而下.过小小三峡,返回巫山。从巫山转船至大溪,目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现场,之后徒步江北栈道,经瞿塘峡,过夔门,抵白帝城,于4月21日到奉节,结束三峡徒步之旅。说是徒步,其实也有欺名盗世之疑,因为真正靠脚走出来的,也就一小部分。但纵观所谓三峡徒步者们,也鲜见全程走完的,因此也就从众夸口,以图响亮。而本文标题所谓最后的徒步,源于众多报道,说2005年6月1日之后三峡工程二期截流完成,水位暴涨,许多栈道将会淹没,不能徒步,加之非典异军突起,大部分计划徒步三峡的驴被困磨房,无法成行。而本人冥冥中有感,执意忙中偷闲,孤身先出,竟然赶在非典前面完成三峡之旅,故自陶自醉妄称最后,全然不顾万一报道有误,或工程改期,引无数后行者笔墨诛杀而尴尬汗颜。
从宁厂沿江而下,经过大昌,小三峡,回到巫山。路过巫山两次,但都没有住宿,因为网上传说这里民风不正,经常宰客,所以我在巫山转船去了大溪住宿。
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巫山这个巫字的来历。为此我曾问过许多当地人,带我们从大昌去巫溪的卡车司机的解释很有趣,传说巫山本名坐山,因为屡出恶人,激怒朝廷,皇上将坐字中间一横移到上面,改名为巫,以彰其恶。难道网上民风一说真有据可考?
后来在大溪遇到巫山县文化局的王局长一行几人,正拍一部纪念最后的三峡的资料片。和王局长聊起三峡文化,竟是相当投缘,于是一路跟着他们的摄制组,倒是找了一些拍照的好题材。说起巫的来源,王局长无比自豪。巫的本义并非恶,辞海对巫的解释一是医生,二是舞蹈者。而巫最早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是炎帝的私人医生,后来帮助黄帝打败了炎帝,建立新的王朝,算是华夏之开国功臣。黄帝将长江三峡中间的几座秀美山峰奖赏给他,其山至此以巫命名,称巫山。巫的后代便生活在巫山一带,成为巫文化的创始人。
中国的历史,从公元前1600年的商开始,才算有据可考,而之前炎帝黄帝的故事,只能见诸于后人的整理记录,其中传说占了很大成份。但基于炎黄子孙的固定称谓,以及华夏5000年历史的自豪,我们倒宁愿相信巫便是巫山最早的主人,而由他的后人创建的巫文化,至今也有近5000年的历史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巫的子孙并非巫山一带的最早居民。我在巫山上游的大溪镇参观了一个正在发掘中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它位于两江交汇处,距今约有一万年的历史。考古人员从这里挖出大量的鱼骨,以及石刀石斧等原始工具,显示巫山的先祖以捕鱼为生。王局长说他想拍一个电视片反映先祖们的生活,电视会出现雄雄的篝火在江边的空地上燃烧,篝火上架了许多鱼在烤,许多先祖们赤裸上身,围着篝火欢舞,中间是一个神情严肃的老太在做法,这就是他们的领袖……
这些人,他们的起源在哪里?他们是巫的先人吗?三峡一带自古多移民。据说最早的巫人,也就是巫的子孙,后来也迁走了,一说去了云南,又说去了越南。为何搬迁?当时不可能有三峡工程,倒是可能随着农耕时代的来临,此地因山多不适合农耕而遭先人放弃。进入公元年之后,极有可能是因为盐泉的发现使此地再度繁荣,从而诞生巴人及巴文化。巴地夹秦楚之间,历来是多国相争的地方。
古代许多战争在此地发生,最著名的当数三国时期的几次战役。彝陵之战是最悲壮的,当年刘备伐吴,结果在彝陵被吴将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刘备被赵云救回白帝城,急招诸葛亮来白帝城托孤,演绎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幕。其实刘备沿江联营从巫山到彝陵,相当于到现在的宜昌一带,也就百来公里,谈何七百里。不过站在江边,感受到顺江而上之狂风,倒相信火借风势,真有可能从宜昌直烧到巫山。由此佩服陆逊的妙计。只可惜刘备此役托孤身亡,蜀国人才渐稀,慢慢走向衰退了,而白帝城倒因此司名于史。
之后的巴人,应该又经历了多次的迁徙。我一路上遇到的三峡人,大多自称祖籍湖北,也有广东的,大昌古镇温家大院的主人就是来自广东梅县。我在大昌时专程去看温家大院,这座小镇最有名的富家大院,比起苏州或者山西的私家大宅来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置此偏僻小镇,有此前庭后院,雕梁画柱,也算让人耳目一新。由于大昌古镇也将在三峡工程中淹没,所以温家后人大多已经迁往老家广东梅县,唯有一人仍留守此地,期盼温家大院土地政策落实下来会有些利益。听这位温家老兄讲起上辈的事也很有意思。民国之后,温家后人嗜赌懒做,逐渐输光家产天地,只剩温家大院几间空屋。恰逢解放之后土改,温家因此仅被划为中农,逃过被革的命运,真是因祸得福。这故事,岂不就是《活着》的翻版。
问起这些自称祖籍湖北广东的巴人,当初祖先何以来三峡一带,许多人都提到湖广填四川的传说,而八千王张献忠成为传说中的千古罪人。据说正是这个八千王杀光了四川人,然后又强令湖北广东的居民迁移到四川。当时湖广人不从,便被捆绑入川。四川人至今有背手走路的习惯,又有说上厕所为解手,均与祖先们被捆绑入川有关。这段民间传说与史实恐怕差异很大,至少也没有任何的史料为证,只是四川人为何如此痛恨张献忠,并让他背上屠省的罪名,至今让我困惑不解。
王局长对三峡移民历史倒是有些考证,据他讲,湖广填四川的确存在,时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鼓励人们迁移到兵灾较少的三峡 地区,开垦荒地,发展新的经济区。为此政府出台许多鼓励措施,比如迁移补贴等,所以当时的三峡移民是自愿迁来。但第一代移民的遭遇也是悲惨的,由于此地荒山野岭,虎豹出没,许多移民命丧虎口。
这样的解释还是很令人信服,移民的源动力还是经济的因素为主,而大部分的移民运动都会带来历史的进步。现在的三峡移民,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不满和反对,但它带来的经济增长,应该也是积极的。那么移民给巴文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恐怕就很难一句话回答。
我又想到那个培青栈道的终点,青石村。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晚上,它依着神女溪,正对着神女峰,是个风景很美的小村。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你自然会联想到淳朴的民风,宋大妈这位朴实的老人,仿佛正是这种联想的印证。据她讲,1988年的青石以盛产红桔出名,当时的红桔2个有一斤,又大又甜,非常好卖。回想我学生时代在四川吃过的红桔,倒和她描述的有几分相似,而且以后好像再也没有吃到这么好的红桔了。现在,青石红桔早已变种,又小又酸,根本就没人吃了。桔这个树种,必须常年施肥,才能保持品种不变。可惜青石后人不再像父辈那样勤奋了,而且随着背包客们逐渐把青石作为必停之地,旅游收入变得比栽种红桔要容易得多,因此更没有人在乎青石红桔了。
可惜旅游生意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几家人同时开店接客,旺季时哪里都住满,淡季又互相争夺客源,以至于发生斗殴。去年夏天,宋大妈的老公惨被另一家人打死。说起这件事,宋大妈万分难过。她年轻时从附近的培石村嫁到青石,几十年来,虽然村里不富裕,但邻里相亲,那里会想到当挣钱变得容易了,人却变得如此凶恶。“那边山坡上都是桔树”,宋大妈指给我看。她家露台对面的山坡上,的确有不少干瘦的桔树,早已经产不出好的红桔了。宋大妈一定很怀念当年收红桔的日子,虽然收入不如现在,但至少老公还在身边。如今的青石村,在老村子的上面,江水上涨也淹不到,所以宋大妈也不用搬走了,她将一直在这里住下去。这里留给她的,有太多美好,也有太多痛苦。
古栈道淹没了,古盐泉也将被淹没。
而我最感慨的是,青石红桔再也没有了。
高峡出平湖,湖畔青石红桔,满山遍野,隐隐现于烟雨迷蒙的梦境中。
且歌且行
离开喧嚣的都市,抛开纯粹的概念,寓心情于自然,在生活中体验,找到创业者真正的自己。“且歌且行”栏目重在展现属于创业者的精彩瞬间和人生感悟。欢迎所有创业者踊跃投稿,形式不限,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均可在这里找到分享的平台。
从本期开始,《科技创业》将连载唐咚的游记文章《三峡最后的徒步》。本期内容为第三部分,敬请关注!
从三峡回来已有多月,随着那些激情的日子逐渐远去,三峡浓烈的思绪越来越淡漠。尽管常常自恋般翻看残存的照片和潦草的日记,但鲜活的记忆终归难挡岁月的洗刷。就算现在,也无法写出当时的心绪,只能无奈中抓住一点尾巴聊以慰藉。其实人生大片的背景本来就是平淡的色调,这样方能突出偶尔的浓墨重彩;如果是满纸的激昂,其实也就看不到激昂了。
我于2005年4月13日独自从深圳出发,在武汉与深圳磨房的一个驴子孤蓬会合,14日从武汉坐大巴到茅坪,之后转船到巴东,再搭船到培石,途经楠木园时遇东北两大学生棒子和光头。4人同行从培石徒步到青石,在青石住两晚,登神女峰,溯神女溪,之后乘船到巫山,包车沿山而行,经福田到大昌古镇,在大昌住两晚,其间找车去平河小小三峡源头,体验雨后漂流之惊险。因大宁河涨水封航,只得找车翻山到巫溪,再转宁厂古镇,追寻造就巴文化之古盐泉。之后沿大宁河悠然而下.过小小三峡,返回巫山。从巫山转船至大溪,目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现场,之后徒步江北栈道,经瞿塘峡,过夔门,抵白帝城,于4月21日到奉节,结束三峡徒步之旅。说是徒步,其实也有欺名盗世之疑,因为真正靠脚走出来的,也就一小部分。但纵观所谓三峡徒步者们,也鲜见全程走完的,因此也就从众夸口,以图响亮。而本文标题所谓最后的徒步,源于众多报道,说2005年6月1日之后三峡工程二期截流完成,水位暴涨,许多栈道将会淹没,不能徒步,加之非典异军突起,大部分计划徒步三峡的驴被困磨房,无法成行。而本人冥冥中有感,执意忙中偷闲,孤身先出,竟然赶在非典前面完成三峡之旅,故自陶自醉妄称最后,全然不顾万一报道有误,或工程改期,引无数后行者笔墨诛杀而尴尬汗颜。
从宁厂沿江而下,经过大昌,小三峡,回到巫山。路过巫山两次,但都没有住宿,因为网上传说这里民风不正,经常宰客,所以我在巫山转船去了大溪住宿。
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巫山这个巫字的来历。为此我曾问过许多当地人,带我们从大昌去巫溪的卡车司机的解释很有趣,传说巫山本名坐山,因为屡出恶人,激怒朝廷,皇上将坐字中间一横移到上面,改名为巫,以彰其恶。难道网上民风一说真有据可考?
后来在大溪遇到巫山县文化局的王局长一行几人,正拍一部纪念最后的三峡的资料片。和王局长聊起三峡文化,竟是相当投缘,于是一路跟着他们的摄制组,倒是找了一些拍照的好题材。说起巫的来源,王局长无比自豪。巫的本义并非恶,辞海对巫的解释一是医生,二是舞蹈者。而巫最早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是炎帝的私人医生,后来帮助黄帝打败了炎帝,建立新的王朝,算是华夏之开国功臣。黄帝将长江三峡中间的几座秀美山峰奖赏给他,其山至此以巫命名,称巫山。巫的后代便生活在巫山一带,成为巫文化的创始人。
中国的历史,从公元前1600年的商开始,才算有据可考,而之前炎帝黄帝的故事,只能见诸于后人的整理记录,其中传说占了很大成份。但基于炎黄子孙的固定称谓,以及华夏5000年历史的自豪,我们倒宁愿相信巫便是巫山最早的主人,而由他的后人创建的巫文化,至今也有近5000年的历史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巫的子孙并非巫山一带的最早居民。我在巫山上游的大溪镇参观了一个正在发掘中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它位于两江交汇处,距今约有一万年的历史。考古人员从这里挖出大量的鱼骨,以及石刀石斧等原始工具,显示巫山的先祖以捕鱼为生。王局长说他想拍一个电视片反映先祖们的生活,电视会出现雄雄的篝火在江边的空地上燃烧,篝火上架了许多鱼在烤,许多先祖们赤裸上身,围着篝火欢舞,中间是一个神情严肃的老太在做法,这就是他们的领袖……
这些人,他们的起源在哪里?他们是巫的先人吗?三峡一带自古多移民。据说最早的巫人,也就是巫的子孙,后来也迁走了,一说去了云南,又说去了越南。为何搬迁?当时不可能有三峡工程,倒是可能随着农耕时代的来临,此地因山多不适合农耕而遭先人放弃。进入公元年之后,极有可能是因为盐泉的发现使此地再度繁荣,从而诞生巴人及巴文化。巴地夹秦楚之间,历来是多国相争的地方。
古代许多战争在此地发生,最著名的当数三国时期的几次战役。彝陵之战是最悲壮的,当年刘备伐吴,结果在彝陵被吴将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刘备被赵云救回白帝城,急招诸葛亮来白帝城托孤,演绎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幕。其实刘备沿江联营从巫山到彝陵,相当于到现在的宜昌一带,也就百来公里,谈何七百里。不过站在江边,感受到顺江而上之狂风,倒相信火借风势,真有可能从宜昌直烧到巫山。由此佩服陆逊的妙计。只可惜刘备此役托孤身亡,蜀国人才渐稀,慢慢走向衰退了,而白帝城倒因此司名于史。
之后的巴人,应该又经历了多次的迁徙。我一路上遇到的三峡人,大多自称祖籍湖北,也有广东的,大昌古镇温家大院的主人就是来自广东梅县。我在大昌时专程去看温家大院,这座小镇最有名的富家大院,比起苏州或者山西的私家大宅来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置此偏僻小镇,有此前庭后院,雕梁画柱,也算让人耳目一新。由于大昌古镇也将在三峡工程中淹没,所以温家后人大多已经迁往老家广东梅县,唯有一人仍留守此地,期盼温家大院土地政策落实下来会有些利益。听这位温家老兄讲起上辈的事也很有意思。民国之后,温家后人嗜赌懒做,逐渐输光家产天地,只剩温家大院几间空屋。恰逢解放之后土改,温家因此仅被划为中农,逃过被革的命运,真是因祸得福。这故事,岂不就是《活着》的翻版。
问起这些自称祖籍湖北广东的巴人,当初祖先何以来三峡一带,许多人都提到湖广填四川的传说,而八千王张献忠成为传说中的千古罪人。据说正是这个八千王杀光了四川人,然后又强令湖北广东的居民迁移到四川。当时湖广人不从,便被捆绑入川。四川人至今有背手走路的习惯,又有说上厕所为解手,均与祖先们被捆绑入川有关。这段民间传说与史实恐怕差异很大,至少也没有任何的史料为证,只是四川人为何如此痛恨张献忠,并让他背上屠省的罪名,至今让我困惑不解。
王局长对三峡移民历史倒是有些考证,据他讲,湖广填四川的确存在,时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鼓励人们迁移到兵灾较少的三峡 地区,开垦荒地,发展新的经济区。为此政府出台许多鼓励措施,比如迁移补贴等,所以当时的三峡移民是自愿迁来。但第一代移民的遭遇也是悲惨的,由于此地荒山野岭,虎豹出没,许多移民命丧虎口。
这样的解释还是很令人信服,移民的源动力还是经济的因素为主,而大部分的移民运动都会带来历史的进步。现在的三峡移民,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不满和反对,但它带来的经济增长,应该也是积极的。那么移民给巴文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恐怕就很难一句话回答。
我又想到那个培青栈道的终点,青石村。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晚上,它依着神女溪,正对着神女峰,是个风景很美的小村。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你自然会联想到淳朴的民风,宋大妈这位朴实的老人,仿佛正是这种联想的印证。据她讲,1988年的青石以盛产红桔出名,当时的红桔2个有一斤,又大又甜,非常好卖。回想我学生时代在四川吃过的红桔,倒和她描述的有几分相似,而且以后好像再也没有吃到这么好的红桔了。现在,青石红桔早已变种,又小又酸,根本就没人吃了。桔这个树种,必须常年施肥,才能保持品种不变。可惜青石后人不再像父辈那样勤奋了,而且随着背包客们逐渐把青石作为必停之地,旅游收入变得比栽种红桔要容易得多,因此更没有人在乎青石红桔了。
可惜旅游生意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几家人同时开店接客,旺季时哪里都住满,淡季又互相争夺客源,以至于发生斗殴。去年夏天,宋大妈的老公惨被另一家人打死。说起这件事,宋大妈万分难过。她年轻时从附近的培石村嫁到青石,几十年来,虽然村里不富裕,但邻里相亲,那里会想到当挣钱变得容易了,人却变得如此凶恶。“那边山坡上都是桔树”,宋大妈指给我看。她家露台对面的山坡上,的确有不少干瘦的桔树,早已经产不出好的红桔了。宋大妈一定很怀念当年收红桔的日子,虽然收入不如现在,但至少老公还在身边。如今的青石村,在老村子的上面,江水上涨也淹不到,所以宋大妈也不用搬走了,她将一直在这里住下去。这里留给她的,有太多美好,也有太多痛苦。
古栈道淹没了,古盐泉也将被淹没。
而我最感慨的是,青石红桔再也没有了。
高峡出平湖,湖畔青石红桔,满山遍野,隐隐现于烟雨迷蒙的梦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