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生物膜法处理铜酸洗废水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用电极-生物膜法对铜酸洗废水进行了直接处理.结果表明,经过铜离子梯度驯化的反硝化微生物可以适应铜离子的存在并有效完成反硝化过程,在最佳工艺条件(电流密度为0.1mA/cm2, C/N为1.07)时,出水中总无机氮(TN)去除率达到98%以上,铜离子浓度<1mg/L, pH值在7左右,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电极-生物膜法可同步高效地实现中和、反硝化及铜离子的去除.验证了通过交换电极回收铜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丘间低地为例,分析了农业耕种对沙地土壤全磷空间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开垦8年后的耕地同未开垦的草地相比,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磷量均有明显增加(P<0.05);两层土壤全磷贮量增加7.64%,约增加25.71kg/hm2.耕地同草地相比,土壤全磷空间结构和格局存在明显差异.耕地表层表现为一种随机上下波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草地表现为相对均一
目的 了解血浆GMP-140,D-二聚体在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体
利用飞灰和137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近100年来土壤再分布过程,校正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的损失量.结果表明,坡上部位始终遭受侵蚀,坡脚沉积部位137Cs和飞灰分布深度分别达到30cm和60cm,而在坡足部位分别达到70cm和80cm,说明沉积区目前耕作层下截留了相当数量的有机碳.坡脚部位飞灰分布深度与原始埋藏层的表面正好吻合,表明研究区在蒸汽机车使用前已经被开垦.考虑土壤再分布累积在沉
巴楚县是一块扑朔迷离、充满神奇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北倚天山,南牵玉河,处于喀什噶尔河与叶尔羌河的下游平原。  嘉峪关、阳关、玉门关、敦煌、哈密、库车、阿克苏、巴楚、喀什、和田……依次向西排开,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深藏着一段久远的历史,华夏文明的历史画卷仿佛都在眼前一一展开,闪烁出卓然迷人的光彩。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彩陶文化、简牍文化、人类始祖文化,丰富的文化遗存纷至沓
拍摄野生动物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但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色不同,拍摄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能抓到出乎意料的惊人一瞬,无疑是摄影带来的最大享受.它们的行动倏忽而逝,所以不仅要充
曲霉B21可利用草甘膦为唯一碳源或磷源生长.在pH 6.0、300mg/L草甘膦和7g/L葡萄糖组成的共基质底物系统中,草甘膦降解率可达97%.曲霉生长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