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的构建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ol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构建团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团队学习与效果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团队构成和团队过程两个影响因素探讨构建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 团队学习;团队构成;团队过程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28-02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eam-learning Mode//Liu Jinfeng
  Abstract The core of team learning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m learning and effective factor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ways of constructing team learning according to two effective factors: team formation and team process.
  Key words team learning; team formation; team process
  Author’s address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China 52104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之际,大学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传统教育模式主导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浪费,而且更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薄弱的主因。因此,引导大学生转变学习模式,充分激活教育资源,提高培养质量显得十分迫切。
  
  1 定义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将团队学习作为一种核心修炼,并指出“团队学习具有令人吃惊的潜能,集体可以做到比个人更具有洞察力,更为聪明,团体的智慧可以远大于个人的智慧。”在实践领域,团队学习模式的应用日益广泛,引导高校学生积极探索有效的团队学习,推动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拓展。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探索。
  什么是团队学习?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做了这样的定义:“团队学习是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从中可以归纳出它的几个特征。
  1)分工协作。在组织共同目标的范围内,实现成员角色的合理划分,在互相依赖的基础上完成任务。
  2)目标导向。团队存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团队成员实现目标。
  3)团队互动。它要求团队成员在互相依赖和合作完成工作过程中进行认知、语言、行为等方面的交流。
  4)学生主体地位凸顯。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由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则从居主导地位的教授者转变为任务及目标的设计者、团队组织者及团队监督协调者的角色。
  
  2 团队学习模式的效果要素
  
  研究团队学习模式的核心问题就是团队的有效性与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因素。在现实中影响一个学习团队有效性的因素不胜枚举。从理论上讲,团队有效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外部的影响因素(学校规章制度、学校文化等组织环境方面)与内部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外部因素而言,内在因素对于团队能否有效地运转起着更直接的作用。
  内在因素包括两方面。1)团队的构成状况,包括成员的学习理念、学业知识、个人性格、团队规模等。在近几年对团队构成对团队学习有效性的关联变量研究表明,团队规模、团队成员的人格特征、成员间的差异得到较多的关注,并在没有干涉或实验控制的条件下,对这些变量对团队学习的正负相关进行评估。2)团队过程,是指团队成员之间或成员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简言之,就是团队的运行过程,例如团队凝聚力、分工、沟通等方面。因为团队过程中牵涉到太多的变量,所以学者对能解释团队运行差异的过程变量仍没有统一定论;但有一些团队过程取得一定的认同,譬如沟通、协调、支持行为、冲突、领导、搭便车行为等。
  
  3 团队学习模式的构建
  
  3.1 创新学习理念
  在传统教育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而团队学习模式的构建则需要重新定位二者关系,即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扮演团队与任务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建立这种崭新的教育平台和学习机制,需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重塑学习主体,在实践中大胆尝试。
  3.2 优化团队构成管理
  团员的构成状况是团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学习团队的人数适应度、具体人数要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需要而定,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并减少团队的消耗。总体上认为,团队人数不能过多,一般可以控制在4~6人之间。在组建学习团队时,应考虑团员的性格气质、个人特征的分布、成员间的熟悉程度等因素。一个学习团队中成员应该比较熟悉,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成绩,外向成员的比例占中等。
  3.3 搭建完善的团队过程管理机制
  团队内部有效的信息沟通、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团队成员获得满意度的直接关联因素。团队过程机制由组织结构、制度程序、形式载体、信息技术应用等要素组成。目的是促进组织内信息交流、知识传播和共享,确立互助行为,降低沟通管理成本,实现对现有知识的有效管理、激发、引导。在构建团队学习模式实践中,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使之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责任感以及互爱的道德品质,培养与团队成员共享资源、容纳别人的理念。
  3.4 建立科学的团队绩效评估机制
  团队绩效评估机制就是通过对学习成效作出客观的科学评估,监控团队学习的过程,发现其中问题以改善团队学习和管理。教师对团队学习的效果应该给予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全面权衡,不仅包括个人学习的效果,还要包括团队学习能力的大小,让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个人和团队学习的努力方向,个体和团队学习实现自我两性循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目前大学生团队学习研究的总量少,研究也不充分,包括研究绝对数量少、量化研究少、研究范围狭窄。对于如何真正将团队学习的优势用于高校教与学的实践中,需要一线教师和理论工作者的不懈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运行机制与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高映红,刘晓莹.论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3]赵刚.学校团队学习的要素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
  [5]周元成.团队学习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
其他文献
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SF6气体状态在线监控单元的设计与实现.着重介绍了硬件结构与所采用的抗干扰措施,软件结构及采用浮点数格式由气体的压力、温度和湿度参数实时计算密
对基于电流注入模型的配电网潮流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通过近似简化使需要每次迭代都要更新的Jacobian矩阵成为一个固定矩阵,减少了计算时间.然后比较和分析了改进的算法同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对危重患儿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采取不同的体位将固尔苏从气管插管内匀
根据多年从事流化床锅炉安装和试运的经验,认为流化床锅炉内部浇注料脱落是造成水冷壁爆管的一个主要原因;从设计、安装工艺角度出发,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41例排除脑出血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
倒垂线是大坝位移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常与引张线和正垂装置配合使用,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本文对石泉大坝坝顶左岸倒垂孔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目的:探讨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其评价指标。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20名护士和2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薪酬、职业发展、福利、奖励和人际关系方面护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全部睑缺损的方法。方法:预构颞浅血管岛状复合组织瓣转移再造眼睑。结果:利用此方法修复先天性睑缺损3例,肿瘤切除后缺损1例,获得良好效果。结论:预构复合组织瓣
摘要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可重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知识管理视野下的SCORM规范,结合J2EE分布式环境框架,设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  关键词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SCORM 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6
21世纪,随着电化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进入教育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英语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地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率。  1 实行人机对话,以电脑为师,学习和操练英语课文对话  传统教学中,学生操练英语实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在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