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不仅是重要战斗堡垒和组织实施力量,还是党的基层组织优秀人才的培养发源之地。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急需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解决。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党支部工作进行研究,并从高校专业、新媒体运用、社团组织结合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学生党支部 工作创新
  一、引言
  如今,我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国家的不断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产生了变化,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与运营是当下发展的趋势与主流。互联网与各类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复杂且多样化的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不容忽视的影响。这类高度数字化、较强的专业化结合了这个时代和个性化的特点,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新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正是如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形势下,党务工作人员不仅面临困难与挑战,而且有新的机遇。本文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大学生党支部工作面临的不足与对策,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党支部工作,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增强共产党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
  二、新时代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必要性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党建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建设中不断取得进步,高校学生党员在数量上呈现增加趋势,学生党员的素质相比过去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党员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广大青年学子苦学本领以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加强对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对于各高校来说不仅十分重要,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得到培养,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唯有如此,高校学生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现状
  1.有关学生党支部工作的理论现状
  赵瑞杰认为在新时代条件下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和虚拟化对“95后”党员的“三观”及现实的参与容易产生影响,并借此提出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类似微课堂的互联网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支部工作的开展[1]。邓晗、张辅松认为在学生党支部工作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是首要的,其次是加强建设好对党员的管理体系,保障学生党支部委员及其他党员的合格性[2]。温登峰、刘双玲同时认为要想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工作,就需要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同时采用加强党校培训、丰富实践活动的方式解决[3]。傅帅雄认为要创新并完善学生党支部,可以将创新和完善学习教育的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采用新颖和热点问题共同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工作灵活展开[4]。另一方面,唐珏、国晶晶认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建设应该以学生党员为中心,通过有效结合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式践行“两学一做”[5]。在管理方式上,侯玉新认为目标管理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创新性,对强化学生党支部委员的责任意识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6]。
  2.有关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实践现状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状况仍有待提高。陈玉林发现,学生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高校党委对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不足、学生党支部内组织生活的次数不达标,且形式单一、部分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仍有待提高的问题[7]。温登峰、刘双玲通过调查发现:互联网技术的大量运用、党支部及学生党员年轻化、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变化的因素对学生党支部群众工作的开展及其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产生直接影响[3]。傅帅雄通过研究认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奉献精神淡化、创新实践能力弱的特点。学生党员中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足的问题。部分支部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人才过程中存在把关不严等工作上的不足的问题[4]。王雪鹏、李振威、申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学生党员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其党性修养仍然有所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结论,并认为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难点[8]。侯玉新认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需要制定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在监督机制上采取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评价上采用信息化考核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落实总结经验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反馈及推广制度[6]。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新媒体运用上有较大空间。林铖提出要加强宣传,同时通过增强激励有效保障易班党支部建设平台的发展[9]。随着“易班”内容的丰富发展,“易班”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党支部建设就是其发展的突出成绩之一,易班的兴起无疑给学生党建工作创造了全新的机遇。吕艳艳通过对微信运用到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微信为党务工作激活新的载体、解决新的问题、带来新的启示[10]。微信不仅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新平台,还增强了党支部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微信除了可以发布日常黨建信息外,还是对学生党员进行远程教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积极性上仍有待提高。庄杉认为支部工作仅局限于党员的发展和转正、党费的收缴等一般性工作,党内组织生活容易受到党员的忽视[11]。在惯有模式的影响下“95后”大学生党员难以提高参与党内组织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入党动机随之变得多样化。这一切对党支部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使得一些学生党支部中的干部队伍缺乏战斗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学习氛围上仍有待提高。陈祎翀,鲍伟,陈毓佳认为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长效机制不够健全、服务平台不足,服务形式单一、创新意识缺乏,组织生活效果不佳的问题[12]。提出要将支部建设中现有的精华加以提炼与提升,使得支部特色在得以传承的同时又不乏新意,打造真正适合支部发展、利于“三型”党支部建设的支部特色品牌。   四、学生党支部工作的不足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党员及普通学生开展调研。其中面向学校12个学院61个专业学生党员及普通学生发放612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612份,有效问卷603份,并通过所得数据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
  1.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王雪鹏、李振威、申鸣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有待加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原因一是学生党员的学习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二是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学生党员的入党条件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干部任职、参与活动、获奖情况等可量化的指标,对于党员的政治标准考察不够。因此得出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的结论[8]。通过调查显示,有32.4%的学生认为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对于党员的政治标准考察不够,并认为这是导致学生党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于“学生入党后对集体工作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这一选项,学生选择的比例高达45.06%,说明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一些学生党支部中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往往不足,使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2.学生党支部的新媒体运用方式不够丰富
  在调查中,对于“学生党支部对你是否有吸引力”这个问题上,有40.08%的在校生选择“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仅有29.88%的在校生选择“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有30.04%的在校生选择“不清楚或对此无感觉”。在认为“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在校生中,有42.11%的在校生认为学生党支部在网络媒体上的运用方式过于单一是其影响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在认为“不清楚或对此无感觉”的在校生中,有52.04%的在校生选择“在平时生活中接触了解有限”,有21.57%的在校生选择“无意愿入党”,有26.39%的在校生选择了“其他”。
  这说明一些大学生党支部未能很好地利用好网络的宣传平台,新媒体运用方式不够丰富。
  3.学生党支部的服务范围不够广大
  在调查中,对于“学生党支部的服务”,有41.76%的在校生选择“平时较少”,有32.1%的在校生选择“不清楚”,仅有26.14%的在校生选择“平时较多”。
  由数据可说明,学生党支部在学校之中的服务范围还不够广大。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在学生党支部工作中,有较多的工作都属于党内工作,譬如发展党员、党支部会议等,服务其他非党员学生的活动较少,服务的范围较狭窄。
  五、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创新
  1.结合学生专业特色
  在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上,可将学生党支部工作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尝试将学生党支部工作与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13],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学生党支部可以将支部工作与党内的法规体系建设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党员完成工作的同时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党员对于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工作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现实”与“虚拟”的双结合
  大学生党支部可以更多地尝试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出微信推送或者QQ、微博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社交平台宣传党支部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党支部所做的事情,增加对党支部的了解。
  党支部工作在大学生日常实际生活中有着显著的影响,比起其他信息来源,党支部在线下的工作对于大学生更具影响力。除了增强党支部在网络上的工作与宣传能力以外,再结合党建的工作优势,即线下工作的优势,开展党员进班级,进一步增强共产党与大学生的联系,使党支部、党员更加贴近班级学生,增强党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作用力。通过线下与线上的双结合,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追求,为青年一代树立起正确的、良好的价值观取向,从而更好地巩固党的领导,在丰富新媒体运用方式的同時,丰富学生党支部在线下的工作内容。
  3.鼓励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的合作
  支部与社团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表率作用,拓展朋辈教育新渠道[14]。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合作共建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合作主要在于两者联合举办活动;第二阶段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学生党支部尝试通过活动对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培养考核;第三阶段合作的重点在于通过学生党支部与社团的共建吸纳更多同学申请加入党组织;第四阶段合作的关键点在于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功能,联合社团为广大同学服务。通过鼓励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合作,不仅使党组织活力得到激发,还能调动起广大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将过去传统考察变为平时的点滴记录,在发展党员的考察上拓宽路径。
  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的受众对象为高校内广大学生,而学生党支部通过与学生社团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可以更好地服务更广大的学生群体,增大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服务范围,增强学生对于学生党支部的认识和理解。
  六、结语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教育、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基层党组织,应该不断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步加强和完善自身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达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党支部成为高校优秀学生的成长地、聚集地、交流地,还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吸收更多优秀大学生成为中共党员,使他们在党支部的教育、引导下做好合格的共产党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
  在面临互联网、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时,大学生党支部的工作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下的大学生对于文化信息的需求,积极转变党支部工作方式,不断探索新的学生党支部工作开展模式,不断优化好党支部内部的工作结构,在工作上学会运用创新方式满足高校学生对于文化信息的需要,从而提高大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赵瑞杰.“互联网 ”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01):7-8.
  [2]邓晗,张辅松.“两学一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6(24):58-59.
  [3]温登峰,刘双玲.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群众工作创新机制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8(01):169-170.
  [4]傅帅雄.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创新和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06):35-38.
  [5]唐珏,国晶晶.高校学生党支部践行“两学一做”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7(01):110-114.
  [6]侯玉新.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32-33.
  [7]陈玉林.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36-37.
  [8]王雪鹏,李振威,申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8.
  [9]林铖.基于易班的学生党支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6(01):139.
  [10]吕艳艳.浅谈微信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238-240.
  [11]庄杉.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6(11):138-140.
  [12]陈祎翀,鲍伟,陈毓佳.高校基层“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管理观察,2016(24):90-92.
  [13]孟晗,范一锴.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7(12):88-90.
  [14]李扬,孙瑞艳,黄柳楠.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联合共建模式试点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C学院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03):69-71.
其他文献
摘 要: 理解具有历史性。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要受到历史背景的制约,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译者对同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解,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复译是必要的。本文从理解的历史性角度,对《双城记》两个译本的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和文化翻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究复译的必要性。  关键词: 理解 历史性 复译 必要性 《双城记》  复译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复译
摘 要: 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传教士借机入甬并开办教会女校,使宁波教会女校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1844年,第一所教会女校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宁波女塾创立,为教会女校之滥觞;1927年,甬江女子中学的教育权收归国有,从教育政策、宗教工作到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再到生源、校园文化建设,都出现新的活力。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女校,甬江女子中学的创立打破了以往教育观念,鼓励其他新式女子学校办学
摘 要: 自2016年以来英语专业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都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改革,改革初期,作者从江苏高校入手,了解大学生英语课堂及课外学习的现状,结合社会需要,剖析改革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重视意识。  关键词: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大学生英语能力 培养效果  一、基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现状分析及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引发社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属于文化范畴。高职院校以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可以借鉴儒家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比如修身、立志、重义、崇智、尚礼、尊师、诚信、敬业等,丰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儒家传统美德教育 高职教育  微时代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不仅需要重视传输职业技能,更需要重视培养
摘 要: 国语运动是“五四”新文化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场倡导使用白话文的语言变革,这个时期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国文、历史教科书因此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这一时期的国文、历史教科书种类繁多,但都采用白话文编写,在民国大的历史背景下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感,傳播民主共和思想,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清末国语运动 国语 历史教科书  一、国语运动的概念、背景  国语运动产生于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笔者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提出在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教育,以及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优秀
摘 要: “95后”青年已经成为大学生主体,“95后”大学生党员数量日益增加,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党员教育关乎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因此新形势下应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党员 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中央组织部党内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学
摘 要: 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体制,最终目标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创新民办学校发展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开展多元合作办学制度与模式创新,有利于释放办学体制活力。运用案例分析法发现,深圳南山区民办学校在多元合作办学方面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多元合作办学机制改革应进一步推进现代管理体制建设,发挥体制活力;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改革
摘 要: “互联网 教育”时代随着移动技术和设备的迅速发展,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ASSURE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学习者,陈述学习目标,选择方法、媒介和材料,运用教学资源,要求学习者参与、评价与修正等六个步骤研究新形势下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升课程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ASSURE 教学设计 移动学习  一、ASSURE模式 
摘 要: 高校外教管理一般涉及行政、教学与生活三个方面,彼此关联影响,是统一整体。本文以曲师大外教管理为例,从行政、教学、生活三方面探析高校外教管理现状,提出突破现状的渠道,为有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外教管理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外教的作用和聘用效益。  关键词: 高校 外教 管理 现状 改善渠道  伴随我国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校对外教的需求不断加大,外教聘用逐步走向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