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土知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缺的资源。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融进家乡历史知识,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社会生活时空,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仅就乡土教材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乡土资源;教学运用;历史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本地乡土资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实物的,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只要细心寻觅,小心挖掘,还真不少哩!
这些资源,原汁原味,土里土气,古色古香,草根文化。根据教学需要,任课教师随时随地把它挖掘出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乡土资源,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接轨身边真真实实的历史与社会,让活脱脱的有棱有角的历史与社会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以弥补学校课本资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拓宽历史悠悠、天阔地广的社会生活时空。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和体验触手可及的社会生活,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那么怎样挖掘本乡本土《历史与社会》资源,拓宽初中生《历史与社会》的生活时空呢?对此,笔者作了几点有益的尝试。
第一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站起来的祖先”部分,有这样的话:“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用砾石打制出的粗糙工具(如石刀、石斧等),这些旧石器因为天长地久,目前本地是难以找到了。但是爱动脑子的祖先用铁锤、用铁凿打制出来的农家石头器具还比比皆是。这些石头器具,仿佛保留着旧石器时代的记印,又是旧石器时代的进步和化身。于是我趁机提问同学们:“这种石头器具你能说出一件来吗?”沉默片刻,甲同学说“奶奶家见过猪槽(石槽)”,乙同学说“外公家有只石钵(捣药用的)”,丙同学说“石臼,我们村的队屋里还保存着”。有的同学不懂石臼为何物,我解释道:碾米机发明之前,石臼,是先人舂米(碾米)或舂年糕的石头器具,中部凹下,俗称捣臼。“还有磨豆腐、磨麦粉的石磨(俗称麦磨)。你们看到过吗?”我顺势发挥道,并画出示意图。同学们扑闪着眼眸子,似乎在回忆,似乎在搜索,似乎在会意。不一会,一些同学喊叫起来:“看到过了,看到过了!”是啊,信手拈来的土生土长的资源,怎能不让学生心领神会,心驰神往呢?
第二点,地球上“大约一万年以前……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产生了。”这是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里说到的。请问有何乡土资源为证?证据当然有。上课时,我举例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事例。先说“原始农业”吧——前不久惊动中国乃至世界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稻谷和陶器,据科学家考证,距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比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要早三四千年,是“原始农业”的产品呢。而“上山文化遗址”就坐落在毗邻的浦江县黄宅镇(与本校相距只有30多公里)。我提示和动员学生,凡是有机会到浦江、到义乌去的,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一定要到“上山文化遗址”实地好好参观,开开眼界,增强感性知识。至于“原始畜牧业”的本土资源,便在眼皮底下,俯拾就是了。应到了古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课堂上我故意问学生:“本地人把家畜‘毛猪’叫什么?”只听齐声答道:“栏里猪”。我又问:“把家禽公鸡、母鸡叫什么?”大家高声答道:“地上鸡”。这就对了,请你仔细想想,这是不是“原始畜牧业”的证明啊?接着我分析道:毛猪本是野猪,东奔西突,出没在原始森林里。狩猎时,有的被勇敢的先人捕捉到。为了平时宰杀和食用之便,聪明的先人们设置栅栏,垒起土墙,把好不容易捉来的野猪关进里面驯养、繁殖。久而久之,野猪被驯服了,没了野性,不就乖乖的成了“栏里猪”了么!公鸡和母鸡原本漫山遍野飞呀窜呀,野性十足。后经祖先的辛苦驯养,便规规矩矩地呆在“干栏式”的房子里或者有围墙的院落里,它们在该地面上学着老老实实地啄食、行走、下蛋,野性慢慢地丢了,飞禽最终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地上鸡”了。“栏里猪”和“地上鸡”的土语称呼真的太妙了,竟然是“原始畜牧业”的铁证呢!同学们听了,开怀大笑起来。
第三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为“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过年期间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课本上说到了守岁、祭祖、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包饺子等等。课上到此,我有意设问:“除此之外,我们身边过年还有哪些民俗活动呢?”提问一出,同学们纷纷发言。横溪镇的同学说国庆村有抬阁活动,长陵片的学生说溪口周村有迎板凳龙活动,长陵祝的同学说以前有迎花烛活动,墩头片的宅口村、倪大村同学,白沙片的白沙陈村的同学都说有舞龙灯、迎花灯活动。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孩子对自己本土的社会百态、乡土风情,再熟悉不过了。一经点拨,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我趁机补充道:“还有压岁(祟)钱、舂年糕、炒米胖(炒炒米)……”特别是炒米胖,时过境迁,90后的初中生对此民俗活动知之很少了,所以觉得很新奇。
第四点,第四单元农耕文明(下篇)介绍了“开元盛世”时候发明的新型灌溉工具——筒车(见课本图4-41),江东地区开始使用曲辕犁(见课本图4-42),一种深耕浅耕都灵便的工具。借此机会,我有意识地把本地的旧时广泛使用的跟“筒车”形态不同而作用相同的灌溉工具——水车(包括垒头、搭脚、叶片)画出来,介绍给学生看,扩大学生视野。至于曲辕犁,同学们反映现在不难见到,只是有的材质是铁的。
的确,乡土资源随处可见、可闻、可触摸。学习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与挖掘出来的本乡本土资源整合,拓宽了初中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生活时空。因此,学生们普遍感觉到学习《历史与社会》实在、新鲜、有味。
[关键词]乡土资源;教学运用;历史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本地乡土资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实物的,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只要细心寻觅,小心挖掘,还真不少哩!
这些资源,原汁原味,土里土气,古色古香,草根文化。根据教学需要,任课教师随时随地把它挖掘出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乡土资源,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接轨身边真真实实的历史与社会,让活脱脱的有棱有角的历史与社会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以弥补学校课本资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拓宽历史悠悠、天阔地广的社会生活时空。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和体验触手可及的社会生活,提高对历史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目标。
那么怎样挖掘本乡本土《历史与社会》资源,拓宽初中生《历史与社会》的生活时空呢?对此,笔者作了几点有益的尝试。
第一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站起来的祖先”部分,有这样的话:“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用砾石打制出的粗糙工具(如石刀、石斧等),这些旧石器因为天长地久,目前本地是难以找到了。但是爱动脑子的祖先用铁锤、用铁凿打制出来的农家石头器具还比比皆是。这些石头器具,仿佛保留着旧石器时代的记印,又是旧石器时代的进步和化身。于是我趁机提问同学们:“这种石头器具你能说出一件来吗?”沉默片刻,甲同学说“奶奶家见过猪槽(石槽)”,乙同学说“外公家有只石钵(捣药用的)”,丙同学说“石臼,我们村的队屋里还保存着”。有的同学不懂石臼为何物,我解释道:碾米机发明之前,石臼,是先人舂米(碾米)或舂年糕的石头器具,中部凹下,俗称捣臼。“还有磨豆腐、磨麦粉的石磨(俗称麦磨)。你们看到过吗?”我顺势发挥道,并画出示意图。同学们扑闪着眼眸子,似乎在回忆,似乎在搜索,似乎在会意。不一会,一些同学喊叫起来:“看到过了,看到过了!”是啊,信手拈来的土生土长的资源,怎能不让学生心领神会,心驰神往呢?
第二点,地球上“大约一万年以前……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产生了。”这是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里说到的。请问有何乡土资源为证?证据当然有。上课时,我举例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事例。先说“原始农业”吧——前不久惊动中国乃至世界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稻谷和陶器,据科学家考证,距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比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要早三四千年,是“原始农业”的产品呢。而“上山文化遗址”就坐落在毗邻的浦江县黄宅镇(与本校相距只有30多公里)。我提示和动员学生,凡是有机会到浦江、到义乌去的,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一定要到“上山文化遗址”实地好好参观,开开眼界,增强感性知识。至于“原始畜牧业”的本土资源,便在眼皮底下,俯拾就是了。应到了古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课堂上我故意问学生:“本地人把家畜‘毛猪’叫什么?”只听齐声答道:“栏里猪”。我又问:“把家禽公鸡、母鸡叫什么?”大家高声答道:“地上鸡”。这就对了,请你仔细想想,这是不是“原始畜牧业”的证明啊?接着我分析道:毛猪本是野猪,东奔西突,出没在原始森林里。狩猎时,有的被勇敢的先人捕捉到。为了平时宰杀和食用之便,聪明的先人们设置栅栏,垒起土墙,把好不容易捉来的野猪关进里面驯养、繁殖。久而久之,野猪被驯服了,没了野性,不就乖乖的成了“栏里猪”了么!公鸡和母鸡原本漫山遍野飞呀窜呀,野性十足。后经祖先的辛苦驯养,便规规矩矩地呆在“干栏式”的房子里或者有围墙的院落里,它们在该地面上学着老老实实地啄食、行走、下蛋,野性慢慢地丢了,飞禽最终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地上鸡”了。“栏里猪”和“地上鸡”的土语称呼真的太妙了,竟然是“原始畜牧业”的铁证呢!同学们听了,开怀大笑起来。
第三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为“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过年期间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课本上说到了守岁、祭祖、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包饺子等等。课上到此,我有意设问:“除此之外,我们身边过年还有哪些民俗活动呢?”提问一出,同学们纷纷发言。横溪镇的同学说国庆村有抬阁活动,长陵片的学生说溪口周村有迎板凳龙活动,长陵祝的同学说以前有迎花烛活动,墩头片的宅口村、倪大村同学,白沙片的白沙陈村的同学都说有舞龙灯、迎花灯活动。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孩子对自己本土的社会百态、乡土风情,再熟悉不过了。一经点拨,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我趁机补充道:“还有压岁(祟)钱、舂年糕、炒米胖(炒炒米)……”特别是炒米胖,时过境迁,90后的初中生对此民俗活动知之很少了,所以觉得很新奇。
第四点,第四单元农耕文明(下篇)介绍了“开元盛世”时候发明的新型灌溉工具——筒车(见课本图4-41),江东地区开始使用曲辕犁(见课本图4-42),一种深耕浅耕都灵便的工具。借此机会,我有意识地把本地的旧时广泛使用的跟“筒车”形态不同而作用相同的灌溉工具——水车(包括垒头、搭脚、叶片)画出来,介绍给学生看,扩大学生视野。至于曲辕犁,同学们反映现在不难见到,只是有的材质是铁的。
的确,乡土资源随处可见、可闻、可触摸。学习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与挖掘出来的本乡本土资源整合,拓宽了初中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生活时空。因此,学生们普遍感觉到学习《历史与社会》实在、新鲜、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