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关联的自然学科学。在化学教学中,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使化学和生活、社会密切相联系,让生活进入化学,让化学走向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活中的化学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有趣的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从神舟飞船,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化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家庭使用的燃料,无论是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是天燃气,它们之所以能提供给我们所需的热量,是因为发生了燃烧的化学反应;家中铁制品的锈蚀,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桂林山水中熔岩、熔洞的形成,与自然界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二、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颉生活中的化学实例,积极挖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社会和科技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素材可以来自:
1.化学历史、故事、新闻报道。化学历史记载了化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它不仅揭示了知识本身,还渗透着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及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因而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新闻报道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更赋有时代气息,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突发的事件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如上海教师公寓火灾、瘦肉精事件等等。通过这些事件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化学,使他们更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2.实物、音像资料。利用身边的实物可以将化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时收集贝壳、珍珠、水垢等物质,在“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这些材料,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进而了解它们的用途。一个用玻璃纤维制成的闪光装饰玩具可以让学生了解光导纤维,一下子缩短了高科技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另外,一些影视作品、科教片也可以提供更生动形象的素材,并且具有探索意义。
3.社会生产、生活与现代科学新技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洗洁精洗去油污,钢铁的锈蚀等,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内容。制隐形飞机的纳米材料、造磁悬浮列车的超导材料、可做“太空电梯”缆线的石墨烯等现代科学新技术,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展示着化学学科的广阔前景。
三、从生活中创设情景
将生活素材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融入到教学中,创设一种非常自然的生活情景,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通过不断的体验、反思、探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且应用于新的生活情景中,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性,提高综合能力。
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自然生疑,有学生问“我们地处江南水乡应该不会缺水吧?”我没有急于回答问题,而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结果形成共识:我们虽处水乡,水资源总量不少,但淡水资源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我又创设另一问题投石问路:我们身边有限的淡水资源不少被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污染?学生例举了因素:如工厂的“三废”、农药化肥的滥用。并提出了不少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也有同学梦想利用海水资源造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变海水为淡水,从而造福人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很大程度上还能积极主动地自主解决问题。把生活问题引入化学,再将化学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浓厚的生活氛围中,感受生活,感受知识并积极反思和探索,创造新生活。
四、利用生活,开展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它使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以家庭条件为主,独立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完成实验。家庭小实验可以就地取材,且不受时间限制,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从丰富、生动的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使用和价值,体验化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神奇的化学殿堂。因此,积极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能使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创新精神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从生活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人生意义。综合实践可开展一些趣味实验、现状调查、小制作、小发明、化学晚会等活动,如在学习完“水”后,组织学生开展身边的水污染的调查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结合。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更新理念,注重现实生活与学生的联系与衔接,纠正脱离学生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种种偏差,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注重参与社会,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那么实现新课程目标就不是一句空话。
一、生活中的化学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有趣的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从神舟飞船,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化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家庭使用的燃料,无论是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是天燃气,它们之所以能提供给我们所需的热量,是因为发生了燃烧的化学反应;家中铁制品的锈蚀,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桂林山水中熔岩、熔洞的形成,与自然界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二、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颉生活中的化学实例,积极挖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社会和科技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素材可以来自:
1.化学历史、故事、新闻报道。化学历史记载了化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它不仅揭示了知识本身,还渗透着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及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因而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新闻报道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更赋有时代气息,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突发的事件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如上海教师公寓火灾、瘦肉精事件等等。通过这些事件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化学,使他们更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2.实物、音像资料。利用身边的实物可以将化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时收集贝壳、珍珠、水垢等物质,在“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这些材料,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进而了解它们的用途。一个用玻璃纤维制成的闪光装饰玩具可以让学生了解光导纤维,一下子缩短了高科技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另外,一些影视作品、科教片也可以提供更生动形象的素材,并且具有探索意义。
3.社会生产、生活与现代科学新技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洗洁精洗去油污,钢铁的锈蚀等,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内容。制隐形飞机的纳米材料、造磁悬浮列车的超导材料、可做“太空电梯”缆线的石墨烯等现代科学新技术,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展示着化学学科的广阔前景。
三、从生活中创设情景
将生活素材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融入到教学中,创设一种非常自然的生活情景,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通过不断的体验、反思、探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且应用于新的生活情景中,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性,提高综合能力。
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自然生疑,有学生问“我们地处江南水乡应该不会缺水吧?”我没有急于回答问题,而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结果形成共识:我们虽处水乡,水资源总量不少,但淡水资源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我又创设另一问题投石问路:我们身边有限的淡水资源不少被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污染?学生例举了因素:如工厂的“三废”、农药化肥的滥用。并提出了不少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也有同学梦想利用海水资源造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变海水为淡水,从而造福人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很大程度上还能积极主动地自主解决问题。把生活问题引入化学,再将化学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浓厚的生活氛围中,感受生活,感受知识并积极反思和探索,创造新生活。
四、利用生活,开展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它使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以家庭条件为主,独立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完成实验。家庭小实验可以就地取材,且不受时间限制,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从丰富、生动的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使用和价值,体验化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神奇的化学殿堂。因此,积极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能使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创新精神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从生活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人生意义。综合实践可开展一些趣味实验、现状调查、小制作、小发明、化学晚会等活动,如在学习完“水”后,组织学生开展身边的水污染的调查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结合。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更新理念,注重现实生活与学生的联系与衔接,纠正脱离学生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种种偏差,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注重参与社会,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那么实现新课程目标就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