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3岁,交通伤致右肘部和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 h于2010年4月7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根据其门诊记录,当时查体:神志清,痛苦貌,急诊摄右前臂X线片(图1),诊断为右桡骨头骨折.给予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术后疼痛未缓解.4月27日患者去当地另一家医院就诊,复查X线片后发现骨折移位未纠正,遂于28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时询问病史,患者自述除右上肢受伤外,未觉身体其他部位受伤,自外伤
【机 构】
:
264001,山东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骨科,264001,山东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骨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64001,山东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创伤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3岁,交通伤致右肘部和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 h于2010年4月7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根据其门诊记录,当时查体:神志清,痛苦貌,急诊摄右前臂X线片(图1),诊断为右桡骨头骨折.给予手法复位外固定术,术后疼痛未缓解.4月27日患者去当地另一家医院就诊,复查X线片后发现骨折移位未纠正,遂于28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时询问病史,患者自述除右上肢受伤外,未觉身体其他部位受伤,自外伤以来未觉右上肢感觉异常,右手指关节运动如常。
其他文献
随着钛制弹性髓内钉(TEN)在儿童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广泛运用,其具有的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1-2])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针尾的激惹、拔针困难、骨愈合延迟等也随之出现,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08年6月收治的247例儿童四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EN治疗儿童四肢骨折所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进行讨论。
目的 探讨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矫正胫骨近端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10年8月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5例胫骨近端内翻畸形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18~42岁,平均32岁.胫骨平台骨折与胫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各2例,胫骨近端截骨延长后出现牵开骨痂的畸形愈合1例.术中对腓骨进行截骨,在胫骨安装外固定支架,并在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术后7~10 d通过外固定支架逐渐牵开并纠正成角畸形.结果 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11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李克强强调,要充分肯定两年多来医改取得的成效,巩固和发展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正视困难与挑战,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好医改“十二五”规划,把医改持续推向深入。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后路跨节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非稳定性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为增加骨折的稳定性,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也成为当前较为流行的固定方式~([1-2])。
目的 分析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失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2002年4月至2010年7月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出现失误的15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22~65岁,平均37岁.对术中发生的失误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并总结经验寻找避免再次失误的办法.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47个月(平均13.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良好愈合,愈合时间
跖跗关节又称Lisfranc关节,其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年发病率约1/55 000,主要由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Lisfranc关节既是联系前中足的桥梁,也是足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对足的外形、负重均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Lisfranc损伤越来越受到足踝外科医生的关注,关于Lisfranc关节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足踝外科的热点.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旨在总结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交通伤致右肘、腕关节肿胀伴畸形3 h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右肘、腕关节轻度肿胀、畸形,无开放性伤口.右手感觉、运动正常,患肢桡动脉搏动正常,末梢皮温、充盈正常。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Ⅴ、Ⅵ型)常见于高能量创伤的青壮年,并伴膝关节周围严重损伤,伤情复杂,治疗较困难,其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许多学者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报道使用膝前正中直切口~([1])、Y形切口、膝内外或前后双切口~([2])、微创小切口~([3])等入路显露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报道使用单侧解剖型钢板或单、双侧锁定钢板~([4]),或者微创内固定系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8例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患儿,男7例,女1例;年龄6~12岁,平均8.2岁.骨折按照Toniolo-Wilkins分型:Ⅱ型6例,Ⅲ型2例.采用Bryan-Morrey后内侧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应用克氏针钢丝固定,1例行钉板系统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5~3.0年(平均
目的 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6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入院时、术后2h、术后1、2、3、4、6、8、10、15 d)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43~82岁,平均70.2岁.髋关节置换术18例,膝关节置换术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