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分成A、B两组,A组45例患儿为治疗组,从患儿出生后3天给予包括运动训练、高压氧等在内的早期干预护理方法;B组33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总结A、B组患儿护理后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及护理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A组治疗组患儿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护理有效率高于B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儿。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症恢复较好,智力和运动成长指数较高,护理有效率较高,后遗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主要病症有意识减退、脑水肿、惊阙等,主要致病因为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仅会给患儿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还会对患儿造成一系列后遗症[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经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拟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标准。A组治疗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4天~1.5个月,胎龄36.5~39.7周,患儿病症重度18例,中度21例,轻度6例;B组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1~2.1岁,胎龄35.9~37.4周,患儿病症重度11例,中度13例,轻度9例。对A、B组患儿性别、年龄等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方法:随机选择78例2009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A、B两组,A组45例患儿为治疗组,B组33例患儿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如运动训练、高压氧等的早期干预护理方法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A、B组患儿经护理后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并加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护理方法:B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方法:行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儿抗感染药物及能量支持等方法进行医治,护理人员多于患儿进行沟通,通过给患儿讲故事、听音乐等方法,吸引患儿注意力,提高患儿听觉和视觉能力;帮助患儿进行简单的爬、站、走等训练,增强患儿运动能力[2]。A组治疗组患儿护理方法:行早期干预护理方法。①听力干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多于患儿沟通,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选择适当的音乐定时播放给患儿听,一方面促进患儿听力提高,另一方面使患儿身体放松,心情愉悦;母亲应多于患儿进行亲切交谈,耐心给患儿讲解周围事物,在增进母子关系的同时,促进患儿听力水平的提高。②视觉干预护理:可选择颜色较为显眼的小块物体,直径大约6cm左右,放于患儿眼睛正前方大概22cm处,稍稍移动物体以吸引患儿注意力,然后依次按照上下和左右的方向,水平运动物体,使患儿视线跟着物体进行运动,从而增强患儿视觉能力。③触觉干预护理:将室内温度调整到适宜位置,护理人员用双手对患儿全身进行按摩,2次/日,每次25分钟。④运动干预护理:在患儿空腹状态下,握住患儿双手或双脚,指导患儿进行有规律运动,2次/日,每次6分钟左右。⑤跟踪干预护理:护理人员和主治医生一起为患儿制定科学的家庭方法,指导父母在家庭对患儿进行进一步护理;同时,父母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并进一步给予指导[3]。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显效、有效、无效标准对A、B组患儿护理效果加以评定。①显效:患儿病症恢复明显,身体接近正常,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较高,后遗症发生率<5%;②有效:患儿病症一定程度恢复,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一般,后遗症发生率<10%;③无效:患儿病症无明显恢复,身体无好转迹象。根据《婴儿智能发育量表》对患儿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加以测量。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所得的所有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78例患儿进行为期8~12个月跟踪随访,患儿身体恢复较好,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佳患儿经第2次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经统计,A组治疗组45例患儿,智力成长指数105.6~128.7,运动成长指数103.4~124.6,患儿评定为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8%,患儿出现运动障碍1例,智力较低1例,其他后遗症1例,后遗症发生率6.7%;B组对照组33例患儿,智力成长指数79.2~103.8,运动成长指数68.5~98.1,患儿评定为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有效率78.8%,患儿出现运动障碍2例,智力较低1名,其他后遗症2例,后遗症发生率15.2%。A、B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新生儿脑内糖原很少,葡萄糖及氧全靠脑血循环供应,缺氧首先影响脑。优于新生儿脑内ATP因某种原因减少,造成能量供给缺乏,脑内的氧化代谢遭到一定损伤,使患儿神经元发生病变[4]。同时使脑细胞内氯化钠增高,引起细胞内水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给患儿身体造成严重损害,阻碍患儿正常发育,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必须及时接受治疗。护理干预一般使用于住院患者,或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体征需要门诊检查、确诊、转诊,明确诊断。这个过程,需要求助于临床护士帮助解决。传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及护理时,一般采用单纯治疗方法或配合常规护理方法,患儿病症恢复并不理想,护理有效率较低,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家属满意度较低。随着护理观念的不断发生和深入及护理技术的不断改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得到广泛应用[5]。
对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进行研究,并以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经护理,治疗组患儿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分别为105.6~128.7和103.4~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9.2~103.8和68.5~98.1,护理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患儿78.8%,患儿后遗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患儿15.2%,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FL(3K2]
参考文献
1 敬运龙.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57.
2 Sola A,Wen TC,Ham rick SE,et al.Potential for protection and repair following injury to the developing brain:A role for erythropoietin[J].Pediatr Res,2005,57(5):110-117.
3 Skaper SD,Leon A.Monosialogangliosides,neuroprotection,and neuronal repair processes[J].J Neurotrauma,2009,19(9):507.
4 韓叶,何梅香.高压氧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24.
5 Kumral A,Genc S,Ozer E,et al.Erythropoietin downregulates bax and DP5 proapoptotic gene expression in nepnatal hypoxic ischemic brain injury[J].Biol Neonate,2006,89(3):205-210.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主要病症有意识减退、脑水肿、惊阙等,主要致病因为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仅会给患儿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还会对患儿造成一系列后遗症[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经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拟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标准。A组治疗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4天~1.5个月,胎龄36.5~39.7周,患儿病症重度18例,中度21例,轻度6例;B组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1~2.1岁,胎龄35.9~37.4周,患儿病症重度11例,中度13例,轻度9例。对A、B组患儿性别、年龄等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方法:随机选择78例2009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A、B两组,A组45例患儿为治疗组,B组33例患儿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如运动训练、高压氧等的早期干预护理方法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A、B组患儿经护理后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并加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护理方法:B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方法:行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儿抗感染药物及能量支持等方法进行医治,护理人员多于患儿进行沟通,通过给患儿讲故事、听音乐等方法,吸引患儿注意力,提高患儿听觉和视觉能力;帮助患儿进行简单的爬、站、走等训练,增强患儿运动能力[2]。A组治疗组患儿护理方法:行早期干预护理方法。①听力干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多于患儿沟通,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选择适当的音乐定时播放给患儿听,一方面促进患儿听力提高,另一方面使患儿身体放松,心情愉悦;母亲应多于患儿进行亲切交谈,耐心给患儿讲解周围事物,在增进母子关系的同时,促进患儿听力水平的提高。②视觉干预护理:可选择颜色较为显眼的小块物体,直径大约6cm左右,放于患儿眼睛正前方大概22cm处,稍稍移动物体以吸引患儿注意力,然后依次按照上下和左右的方向,水平运动物体,使患儿视线跟着物体进行运动,从而增强患儿视觉能力。③触觉干预护理:将室内温度调整到适宜位置,护理人员用双手对患儿全身进行按摩,2次/日,每次25分钟。④运动干预护理:在患儿空腹状态下,握住患儿双手或双脚,指导患儿进行有规律运动,2次/日,每次6分钟左右。⑤跟踪干预护理:护理人员和主治医生一起为患儿制定科学的家庭方法,指导父母在家庭对患儿进行进一步护理;同时,父母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并进一步给予指导[3]。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显效、有效、无效标准对A、B组患儿护理效果加以评定。①显效:患儿病症恢复明显,身体接近正常,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较高,后遗症发生率<5%;②有效:患儿病症一定程度恢复,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一般,后遗症发生率<10%;③无效:患儿病症无明显恢复,身体无好转迹象。根据《婴儿智能发育量表》对患儿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加以测量。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所得的所有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78例患儿进行为期8~12个月跟踪随访,患儿身体恢复较好,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佳患儿经第2次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经统计,A组治疗组45例患儿,智力成长指数105.6~128.7,运动成长指数103.4~124.6,患儿评定为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8%,患儿出现运动障碍1例,智力较低1例,其他后遗症1例,后遗症发生率6.7%;B组对照组33例患儿,智力成长指数79.2~103.8,运动成长指数68.5~98.1,患儿评定为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有效率78.8%,患儿出现运动障碍2例,智力较低1名,其他后遗症2例,后遗症发生率15.2%。A、B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新生儿脑内糖原很少,葡萄糖及氧全靠脑血循环供应,缺氧首先影响脑。优于新生儿脑内ATP因某种原因减少,造成能量供给缺乏,脑内的氧化代谢遭到一定损伤,使患儿神经元发生病变[4]。同时使脑细胞内氯化钠增高,引起细胞内水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给患儿身体造成严重损害,阻碍患儿正常发育,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必须及时接受治疗。护理干预一般使用于住院患者,或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体征需要门诊检查、确诊、转诊,明确诊断。这个过程,需要求助于临床护士帮助解决。传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及护理时,一般采用单纯治疗方法或配合常规护理方法,患儿病症恢复并不理想,护理有效率较低,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家属满意度较低。随着护理观念的不断发生和深入及护理技术的不断改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得到广泛应用[5]。
对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进行研究,并以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经护理,治疗组患儿智力成长指数和运动成长指数分别为105.6~128.7和103.4~124.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9.2~103.8和68.5~98.1,护理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患儿78.8%,患儿后遗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患儿15.2%,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FL(3K2]
参考文献
1 敬运龙.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57.
2 Sola A,Wen TC,Ham rick SE,et al.Potential for protection and repair following injury to the developing brain:A role for erythropoietin[J].Pediatr Res,2005,57(5):110-117.
3 Skaper SD,Leon A.Monosialogangliosides,neuroprotection,and neuronal repair processes[J].J Neurotrauma,2009,19(9):507.
4 韓叶,何梅香.高压氧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24.
5 Kumral A,Genc S,Ozer E,et al.Erythropoietin downregulates bax and DP5 proapoptotic gene expression in nepnatal hypoxic ischemic brain injury[J].Biol Neonate,2006,89(3):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