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5.024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安新、任丘、雄县、容城、高阳交界处,总面积312 km2,四周为238 km的大堤围绕,淀内沟壕纵横,3 700条沟壕将全淀分割成大小143个淀泊。淀内环境复杂,是由淀泊、沟壕、村庄、芦苇、台田等组成的水陆相间、沟淀相连的特殊地理环境。白洋淀的渔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49-1959年白洋淀的总面积为3.47万hm2,当时水域辽阔,水源充足,鱼类品种最高达54种,安新县最高年产量达885万 kg,平均年产量6135万 kg,自然捕捞量达285 kg/hm2,居全国大型湖泊单位产量的首位。白洋淀鱼类的组成,50年代至今变化很大,1958-195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调查为17科54种;1975-1976年河北大学调查为12科35种;1980年河北水产学校调查为14科40种;1991年河北大学调查仅为12科24种。
1 绝迹的重要经济品种
1.1 鳗鲡(Anguilla japonica)
当地俗称白鳝;体细长如蛇形,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尖,吻部平扁,眼位于头的前部,口大,两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在胸鳍基部的前方。鳞小,埋于皮下,体上多粘液。背鳍、臀鳍长而低,均与尾鳍相连,无腹鳍。体上部黑绿色,腹部灰白色。是一种降海洄游之鱼类,随枣林庄和海河上水闸的建造而逐渐绝迹。
1.2 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
梭鱼属于鲻形目的鲻科。体纺锤形,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脂眼睑不甚发达,仅遮盖眼边缘。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是一种降海洄游之鱼类,随枣林庄和海河上大闸的建造而逐渐绝迹。
1.3 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
当地俗称猴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其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呈喙状。口大,端位,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无须,眼小,稍突出。鳡鱼分布甚广,中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生长迅速,2龄鱼体重3.5 kg。天然产量高,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他经济鱼类,曾被视为养殖业中的“害鱼”之首。属溯河洄游性鱼类,绝迹于50年代末。
1.4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当地俗称季花儿;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上颌后伸至眼后缘。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幽门垂200左右。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域。有在湖底下陷处躺卧的习性,夜间活动觅食。凶猛性鱼类,食其他鱼类和虾。生殖季节在5-7月,产浮性卵。肉质优良,少细刺,一向被誉为名贵鱼。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
1.5 三角鲂(Magalobrame Tarminalis(Richardson))
体高,侧扁,呈菱形,头小。腹棱自腹鳍至肛门。上下颌角质发达。背鳍硬刺较长,长度大于头长。尾柄氏与高相等。鳔3室,前室最大。生活于水体中、下层,尤喜栖息在多岩石的区域。杂食,主食水生植物和淡水壳菜。3龄成熟,体重1 kg左右。生殖季节4-6月,在江河流水中产卵,卵粘附于砾石上。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可长到5 kg左右。肉味鲜美,富含脂肪,为上等食用鱼。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
1.6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当地俗称刀鱼;体型较大,常见为2~2.5 kg,最大者重达10~15 kg。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 g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經济价值,深受当地人喜爱。同样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
1.7 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
当地俗称马棍,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头锥形,吻钝。须两对细小,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体侧各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纵列条纹。鳞大,侧线平直后延至尾柄中央。尾鳍深叉形、深灰具黑色边缘。是优质的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等优点。同样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上游西大洋水库资源锐减加上多年来没有大规模向下游放水也是该品种鱼绝迹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影响上述几种鱼绝迹的主要原因
2.1 水位变化无常,水量减少
进入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上游建立了水库,白洋淀水源补给由自然状态变成人工控制致使进水量骤然减少,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建库前相比入淀水量减少三分之二,平均水面积由过去2.77万hm2下降为1.33万hm2,平均间隔两年干淀一次,特别是1984年以后的多年连续干淀,淀区除芦苇外其他水生动植物几乎灭绝。
2.2 鱼类洄游通道被堵塞
由于各河上下游层层兴建库、坝、闸,所有洄游鱼类的通道被堵塞,不能入淀,致使洄游型鱼类绝迹。
2.3 酷渔滥捕,造成资源衰退
随着淀内船只增加,捕捞技术的提高造成淀区水产资源捕捞过度,特别是毒鱼、电鱼、鱼鹰、密箔、密网,灭绝性捕捞越来越严重,很多幼鱼未待生长便被捕光,致使鱼类品种日趋减少。
2.4 水体污染
多年来由于大量污水入淀,淀区水质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80年代初保定市的污水排放量每日达26万t,由于大量污水进淀,影响了鱼类生存、生长和繁殖,造成上述品种绝迹。
3 建议
如今白洋淀大规模生态治理已拉开序幕,希望各相关管理部门重视白洋淀原有生态的恢复,移除淀中的树木和私自搭建的堤坝。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在控制污水进入的前提下保持水位的稳定,确保不再出现干枯现象,渔业部门应制定相关渔业保护措施,要严禁电、炸、毒鱼,整顿与确定专、副业渔民的比例和渔船、渔网数量,禁止、限制有害的渔具捕鱼,人为地有计划地控制非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改变掠夺性渔业为补偿性渔业。再有,必须加强增殖站建设,多方筹集放流资金,提高人工放流种苗质量,增加放流品种,应特别重视增殖上述绝迹品种及洄游性鱼类,以期恢复白洋淀原有生态群落。
(收稿日期:2014-03-03)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安新、任丘、雄县、容城、高阳交界处,总面积312 km2,四周为238 km的大堤围绕,淀内沟壕纵横,3 700条沟壕将全淀分割成大小143个淀泊。淀内环境复杂,是由淀泊、沟壕、村庄、芦苇、台田等组成的水陆相间、沟淀相连的特殊地理环境。白洋淀的渔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49-1959年白洋淀的总面积为3.47万hm2,当时水域辽阔,水源充足,鱼类品种最高达54种,安新县最高年产量达885万 kg,平均年产量6135万 kg,自然捕捞量达285 kg/hm2,居全国大型湖泊单位产量的首位。白洋淀鱼类的组成,50年代至今变化很大,1958-195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调查为17科54种;1975-1976年河北大学调查为12科35种;1980年河北水产学校调查为14科40种;1991年河北大学调查仅为12科24种。
1 绝迹的重要经济品种
1.1 鳗鲡(Anguilla japonica)
当地俗称白鳝;体细长如蛇形,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尖,吻部平扁,眼位于头的前部,口大,两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在胸鳍基部的前方。鳞小,埋于皮下,体上多粘液。背鳍、臀鳍长而低,均与尾鳍相连,无腹鳍。体上部黑绿色,腹部灰白色。是一种降海洄游之鱼类,随枣林庄和海河上水闸的建造而逐渐绝迹。
1.2 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
梭鱼属于鲻形目的鲻科。体纺锤形,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脂眼睑不甚发达,仅遮盖眼边缘。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是一种降海洄游之鱼类,随枣林庄和海河上大闸的建造而逐渐绝迹。
1.3 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
当地俗称猴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其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呈喙状。口大,端位,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无须,眼小,稍突出。鳡鱼分布甚广,中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生长迅速,2龄鱼体重3.5 kg。天然产量高,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他经济鱼类,曾被视为养殖业中的“害鱼”之首。属溯河洄游性鱼类,绝迹于50年代末。
1.4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当地俗称季花儿;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上颌后伸至眼后缘。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幽门垂200左右。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域。有在湖底下陷处躺卧的习性,夜间活动觅食。凶猛性鱼类,食其他鱼类和虾。生殖季节在5-7月,产浮性卵。肉质优良,少细刺,一向被誉为名贵鱼。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
1.5 三角鲂(Magalobrame Tarminalis(Richardson))
体高,侧扁,呈菱形,头小。腹棱自腹鳍至肛门。上下颌角质发达。背鳍硬刺较长,长度大于头长。尾柄氏与高相等。鳔3室,前室最大。生活于水体中、下层,尤喜栖息在多岩石的区域。杂食,主食水生植物和淡水壳菜。3龄成熟,体重1 kg左右。生殖季节4-6月,在江河流水中产卵,卵粘附于砾石上。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可长到5 kg左右。肉味鲜美,富含脂肪,为上等食用鱼。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
1.6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当地俗称刀鱼;体型较大,常见为2~2.5 kg,最大者重达10~15 kg。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 g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經济价值,深受当地人喜爱。同样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
1.7 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
当地俗称马棍,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头锥形,吻钝。须两对细小,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体侧各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纵列条纹。鳞大,侧线平直后延至尾柄中央。尾鳍深叉形、深灰具黑色边缘。是优质的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等优点。同样绝迹于1980-1982年3年连续干淀,以后野生水域再也没发现有自然种群出现,上游西大洋水库资源锐减加上多年来没有大规模向下游放水也是该品种鱼绝迹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影响上述几种鱼绝迹的主要原因
2.1 水位变化无常,水量减少
进入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上游建立了水库,白洋淀水源补给由自然状态变成人工控制致使进水量骤然减少,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建库前相比入淀水量减少三分之二,平均水面积由过去2.77万hm2下降为1.33万hm2,平均间隔两年干淀一次,特别是1984年以后的多年连续干淀,淀区除芦苇外其他水生动植物几乎灭绝。
2.2 鱼类洄游通道被堵塞
由于各河上下游层层兴建库、坝、闸,所有洄游鱼类的通道被堵塞,不能入淀,致使洄游型鱼类绝迹。
2.3 酷渔滥捕,造成资源衰退
随着淀内船只增加,捕捞技术的提高造成淀区水产资源捕捞过度,特别是毒鱼、电鱼、鱼鹰、密箔、密网,灭绝性捕捞越来越严重,很多幼鱼未待生长便被捕光,致使鱼类品种日趋减少。
2.4 水体污染
多年来由于大量污水入淀,淀区水质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80年代初保定市的污水排放量每日达26万t,由于大量污水进淀,影响了鱼类生存、生长和繁殖,造成上述品种绝迹。
3 建议
如今白洋淀大规模生态治理已拉开序幕,希望各相关管理部门重视白洋淀原有生态的恢复,移除淀中的树木和私自搭建的堤坝。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在控制污水进入的前提下保持水位的稳定,确保不再出现干枯现象,渔业部门应制定相关渔业保护措施,要严禁电、炸、毒鱼,整顿与确定专、副业渔民的比例和渔船、渔网数量,禁止、限制有害的渔具捕鱼,人为地有计划地控制非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改变掠夺性渔业为补偿性渔业。再有,必须加强增殖站建设,多方筹集放流资金,提高人工放流种苗质量,增加放流品种,应特别重视增殖上述绝迹品种及洄游性鱼类,以期恢复白洋淀原有生态群落。
(收稿日期: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