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确保林业实现“两增”目标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國林业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进行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林业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将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又将以怎样的步伐向前迈进?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十一五”林业成就
  
  绿色中国:“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林业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时期,林业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贾治邦:“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五年来,林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资源快速增长。五年来,全国完成造林面积3.78亿多亩,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21.8亿人次、植树近百亿株。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9.25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9.3亿亩,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人工林面积年均增量占全球年均增量的53.2%,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二是防沙治沙成效显著,重点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实行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开展了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五年间全国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62亿亩,总体上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对生态状况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进行了集中治理,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三是湿地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在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以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了近100个示范工程项目,部分重要和脆弱的湿地地区生态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100处,国际重要湿地37处,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建成,已有49.6%的自然湿地受到有效保护。通过继续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区数量与保护区面积稳步增加。林业系统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2012处,总面积18.43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12.8%。全国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处于稳定或稳中有升的状况,栖息地质量逐步改善,大熊猫、朱鹮、藏羚羊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和人工圈养不断扩大。对1000多种珍稀或濒危、特有野生植物采取了迁地保护措施,建立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400多处。
  四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经济得到壮大。我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及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林业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2006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3%,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我国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我国林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建设为手段、精深加工为带动、多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成为林业第一产业的亮点,以木、竹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森林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五是三大林业改革大力推进,林区民生明显改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多年试点现已全面推开,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相关配套改革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正在试点。同时,在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启动实施了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林区134万户列入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已完成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任务52.47万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惠及林区人口最多的一项民生工程。林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开始纳入相关发展规划,林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林区职工收入不断提高,林区医疗条件和教育水平得到改善,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逐步缓解。
  六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广泛普及。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和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成立了各类生态文化协会、学会、研究会、促进会等社团组织,生态文化管理、研究、创作和宣传队伍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化传播力度加大,掀起了宣传林业、关注林业的热潮。
  绿色中国:“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建设和林业工作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贾治邦:“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工作亮点纷呈,林业建设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林业在全局和战略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五年来,党和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新认识、新创新和新提升,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个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四个地位”就是,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四大使命”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五大功能”就是,林业具有产品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提出了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双增”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将发展林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把林业摆上了战略位置,全国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大好局面。
  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这五年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林改走过了从试点探索到全面启动,从广泛推开到深入推进的不平凡历程。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按照中央的部署,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精心组织,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迅速掀起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热潮。17个省市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到今年9月底,全国已完成集体林地确权面积21.76亿亩,占总面积的79.5%。重新核发全国统一林权证的集体林地17.23亿亩,占总面积63%;6779万农户拿到林权证,直接惠及近3亿农民。林业支持保护林业金融支撑、林木采伐管理、林权保护和流转等制度建设,以及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林改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民兴林致富积极性,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向林业聚集,呈现出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可喜局面。
  三是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提前两年实现了2010年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各地对造林绿化重视程度高、投资力度大,许多地方造林绿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绿化资金投入和造林面积逐年增加。辽宁、黑龙江两省今年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是去年的3倍多,大连市绿化投入达100亿元。2009年重庆市完成造林798万亩,创造了一年种下十年树的新奇迹。河南省造林715万亩,江西省造林560万亩,均创历史新高。五年来我国造林绿化每年以七八千万亩的速度推进。继续高质量、高效益组织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营造林2732.48万亩;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4236万亩,工程区造林保存面积达3.67亿亩;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完善了退耕还林政策,“十一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8136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49亿亩,有效保护天然林15.6亿亩。
  四是强林惠林政策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林业金融政策和林业税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森林经营首次列入中央财政预算,林木良种补贴开始试点,林业机具纳入补贴范围,国家造林补助标准明显提高,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10元,中央财政每年下达补偿资金75.8亿元。政策性森林保险逐步施行,林权抵押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已有25个省区面向农户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金额221.4亿元。林业贷款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完善,育林基金征收比例明显降低,林农负担不断减轻,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各地进一步完善了林业投融资政策。中央和各地林业投资大幅度增加,中央林业投资今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两倍多。
  
  “十二五”林业发展
  目标和意义
  
  绿色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时期的工作主线。从“十一五”看发展现代林业,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何作用?
  贾治邦:我国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世界林业发展的水平,我国要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其核心内容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和不断提升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发展现代林业,有效地促进了林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林业经济实现了由“砍伐森林树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过去主要是利用木材的价值,靠“砍树”来实现,现在主要是利用森林的生态价值,靠“看树”来实现。从“砍树”到“看树”,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其实是使林业实现了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根本转变。特别是通过林改,把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交给农民,实现了“山有其主”,很多地方的农民一夜就有了几十万、上百万的资产,农民因此真正成为了有产阶层。
  二是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耕地为主”向“耕地林地并重”的转变。过去农民主要是在18亿亩耕地上做文章、要效益,现在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把27亿亩集体山林当作重要舞台,唱出了一幕幕“发家致富”的神奇剧目,成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农民利用自家的山林发展林下经济,很多穷山沟里涌现出了不少富裕户,甚至百万、千万富翁,农民因此跨入了中高等收入群体。
  三是地方区域经济实现了由“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转变。在很多地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不断壮大,正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始替代“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传统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發展林业,有效地拓宽了农民就业创业的渠道,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钱包鼓起来以后,解决了他们消费愿望高与消费能力低的矛盾,整个农村社会的消费能力随之明显提高,为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添加了强大动力。
  绿色中国:“十二五”我国林业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怎样?在这一形势下,如何确保实现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宏伟目标?
  贾治邦:我国林业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迎承着巨大挑战。从国际来看,林业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国际外交战略的制高点,发达的林业已经成为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国内来看,我国坚持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加快实现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战略目标,为林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林业自身来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的难度加大,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依然是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科技创新机制尚需加强。因此,今后我国林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宏伟目标,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加强森林保护和经营。
  一要继续推进造林绿化,努力增加森林数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在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造林绿化上寻求新突破。继续深入实施各项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积极推进“身边增绿”行动,努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为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让城乡居民更直接地享受到生态改善的成果。确保每年全国造林8800万亩以上。
  二要加强森林经营,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加大森林经营投入,编制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启动全国森林经营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积极借鉴国际上森林经营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研究制订森林经营配套政策,落实森林经营者责权利,出台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范森林经营行为。力争用30—50年的时间将我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上,森林年生长量提高一倍,达到10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碳汇功能再增加一倍。
  三要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增强林业的发展活力。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交给农民,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充分激发广大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同时,强化林业公共政策、技术指导、行政执法、公共服务,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
  四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尽量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大森林、沙区植被、湿地保护管理力度,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强化对林地的保护管理,严格控制征占用林地,坚决保护好现有的43亿亩林地。完善森林采伐政策,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绿色中国:“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发展规划思路和重大举措有哪些?
  贾治邦:“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以增资源、活产业、强功能为重点,以建设重点工程、加强森林经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着力实施生态屏障、固碳减排、产业振兴、增绿惠民、繁荣生态文化五大战略,加快现代林业发展。今后五年,我国将完成新造林3000万公顷,开展中幼林抚育经营,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在2008年基础上增加4亿吨左右,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8万亿元,林业产业集群初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生态文明观念广泛传播。
  “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抓好以下六方面。一是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沿海及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森林抚育经营等九大工程,大力推进“身边增绿”,加快国土绿化。二是治理修复荒漠生态系统。重点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四大重点工程。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和巩固荒漠化生态系统。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继续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进出口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四是搞好湿地保护与恢复。全面加强对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和对自然湿地的保护监管。到2015年使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594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48个,使55%以上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湿地恢复工程29万公顷。五是发展林业产业。抓好油茶产业和特色经济林的发展,加强林业生物质能源基地、木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扶持林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是实施好支撑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林木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继续搞好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逐步启动实施林区道路、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林区民生。
  绿色中国: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逐步深化的新阶段,“十二五”期间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进?
  贾治邦:“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要切实明晰产权,坚持承包到户,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农民享有平等的承包经营权。
  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林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森林保险制度,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加快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出台支持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的财税金融政策。
  三要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支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等服务组织,加强技术、资金等生产性服务,加强政策、法律等保障性服务,加强信息、市场等经营性服务,逐步推行服务代理,在林业规划设计、林木采伐运输、森林资产评估、林权流转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要发展林业产业,拓展增收渠道,增强农民兴林致富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产品,培育主导产业,壮大林区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发展休闲林业和森林旅游,加快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
  五要加强林权管理,规范流转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抓好林权登记发证、建档立档、流转管理、争议仲裁、纠纷调处等工作。依法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切实解决强迫或阻碍流转、侵害农民流转权益及流转合同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流转面积过大、期限过长、租金过低等历史遗留问题。
其他文献
江山市地处浙西,是浙江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12个试点县市之一。2010年,江山市国土资源事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江山市国土资源局工作受市政府表彰,荣记集体三等功;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称号;杭长客专土地征收工作进度居浙江段第一,得到省统征办的充分肯定;杭长客专土地勘测定界工程评比总分居浙江段第一,被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评为优
期刊
提到宋祖英,大家都会联想到她那清亮曼妙的声线和动人的嗓音,简直就是民歌界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唱民歌的女孩子模仿宋祖英的不胜枚举,但是像陈丽媛这样从外形到音质,从神似到形似,一个眼神一个转身,都像足宋祖英的,着实不多。而陈丽媛真正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却是在2001年的选秀节目《超级大赢家》中。  陈丽媛出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六安的一个小镇。出生的时候,家人在电视中正看到著名歌手彭丽媛在唱歌,妈妈就帮
期刊
“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  以上诗句,既是有着千年农耕文明的重庆市梁平县的缩影,也是梁平独具魅力、生机盎然的生态文明写照。如何托起这片绿色,延续这种文明,让竹叶更翠、柚香更浓,是一代又一代梁平务林人的光荣使命。  2006年秋天,我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调到县林业局。在最初的日子里,我感到肩上压着千钧重担。如何让全县30万亩荒山变成绿色的海洋?如何让闻名遐迩的“百里竹海”变
期刊
8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汉森酒庄广场彩旗飘扬。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国家林业局经济發展研究中心、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中国杂志社、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中共乌海市委、乌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乌海市林业局、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了素有“沙漠绿洲”、“黄河明珠”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中国绿化基金会顾问、原林业部部长、绿色中国行
期刊
编者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中的重中之重。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要人類世代相传。那么,在我们的下一代人心目中是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呢?我们在这里选发了三篇小学生的文章,让读者从中去感受稚嫩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基,也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    伐木人  文/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向子木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住着一个人。他每天都会去砍树,然后卖出去。但
期刊
8月25日晚,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滨河文化广场彩旗飘扬鼓乐喧天,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中国杂志社、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中共乌海市委、乌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乌海市林业局、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乌海暨汉森·首届中国葡萄公主颁奖晚会”在古老的黄河岸边隆重上演。  中国绿化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
期刊
“未来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方向是产业化。”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他认为,要在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新的资源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市场政策,以加速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步伐。    潜在的“绿色油田”、“绿色煤矿”    我国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有明显的优势。宋教授说,我国适合规模化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树种资源比较丰富,仅乡土树种就多达几十种
期刊
8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会见了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缪宏一行,并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广泛交流。  车荣福对绿色中国杂志等各媒体大力支持南宁生态城市建设工作,推动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的前期宣传,开展“绿色中国行——走进南宁”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说,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南
期刊
8月25日,大型电视访谈节目“8+1对话:打造绿色乌海,实现经济转型”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举行。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新乐,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士李文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党组成员、自治区驻林业厅纪检组长李树平,乌海市市长侯凤岐,绿色财富论坛秘书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教授黎祖交,中国沙产业协会副会长
期刊
第二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于8月27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黑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建盛,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韩国前总理李寿成,伊春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爱文,市长高环出席开幕式并先后发表致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的150多名官员、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届论坛由黑龙江省人民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