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及像差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ong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PCA)及像差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9—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90例282眼,按眼轴长度(AL)分为高度近视组(AL≥26 mm)139眼和对照组(AL为20~25 mm)143眼。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参数,包括平均角膜屈光力、中央角膜厚度、散光、像差等,并用IOL Master测量AL。

结果

高度近视组PCA值约为0.3 D(0~0.9 D),其中92.8%的散光值≤0.5 D,以逆规散光(ATR)为主,占87.1%。高度近视组PC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高度近视组PCA值与角膜前表面散光(ACA)、角膜前表面像差、角膜前表面低阶像差、角膜后表面像差、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角膜后表面低阶像差均呈正相关(r=0.235,P=0.005;r=0.217,P=0.010;r=0.229,P=0.007;r=0.395,P=0.000;r=0.243,P=0.004;r=0.384,P=0.000)。以ACA估计总角膜散光(TCA),在前表面为顺规散光(WTR)时对65.67%的患眼高估(0.27±0.18)D,ATR时对88.10%的患眼低估(0.41±0.30)D,斜轴散光(Obl)时对63.33%的患眼低估(0.22±0.10)D。以角膜前表面像差值估计角膜总像差时,会对87.05%的患眼高估(0.275±0.176)μm,ACA类型对其无影响。

结论

高度近视眼中92.8%的PCA≤0.5 D,以ATR为主。白内障术前选择人工晶状体(IOL)时,应该将PCA和像差值纳入考虑范围。

其他文献
道路自信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健康且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的基本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产生于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在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间隙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纳入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就诊并行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的PDR患者4例4眼,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年,治疗前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统配器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与现代配器法存在着差别,在电脑音乐的制作中更是有着深入应用,传统配器法的历史比较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