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成本日益增高、返贫人数增加、扶贫效率下降的现状,分析传统的以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主的基本生活保障救济模式存在的弊端,以生态移民扶贫开发模式为例,结合资产建设理论与已有扶贫经验,探索新型农村扶贫模式,以期完善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具有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扶贫政策。
关键词 生态移民;资产建设;农村扶贫;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5-262-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ising cost of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crease of poverty people, declin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efficiency,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relief mode which mainly provides basic living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With ecological migrants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mode as example, combining with asset building theory and experience, a new typ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pattern was explored, so as to perfec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n accordance with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ith sustain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Ecological migrants; Asset build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农村扶贫开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缓解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然而,随着我国扶贫成效的显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和扶贫难度的加大,扶贫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返贫人口有所增加,扶贫的效率呈下降趋势。现有扶贫方式过多的体现为以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主的基本生活保障救济,是一种应对性的消极的扶贫方式而非发展性的扶贫,缺乏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因此,反思过去我国农村扶贫经验、探索新型农村扶贫模式、完善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扶贫政策则显得极为迫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移民作为农村扶贫的新模式,体现了资产建设理论倡导的全新反贫困理念的诸多特征,成为当前关于农村扶贫理论研究与扶贫政策实践相契合的一个发展方向。
1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发展现状
农村扶贫即针对贫困农村而开展的一系列反贫困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受困农民能力,进而消除农村贫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1]。农村扶贫模式也就是我国政府及社会力量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等方式对贫困农村或农村贫困人群开展的旨在提高其生活水平的具体方式措施[2]。根据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的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等特征,我国本土的扶贫政策也有所差异。正是基于扶贫政策的差异,扶贫模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笔者依据扶贫模式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将我国的农村扶贫模式简单划分为两类,即保障性扶贫模式和发展性扶贫模式。
保障性扶贫模式主要针对贫困农村或者农村贫困人群的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通过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如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基本的卫生和教育保障及其他生活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即“输血”。这种扶贫模式直接跟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相关,当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时,所开展的扶贫也就具有剩余性的性质,一般会选择受困相对严重的农村实施重点扶贫;而当经济实力雄厚时,普遍的扶贫政策将成为可能的选择。
发展性扶贫模式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造血”。其政策主要趋于发展援助,即以特定的贫困群体或者贫困区域为对象,提供他们所缺乏的资本、技术或者通过一些项目提升整个群体的能力或改善区域的基础设施、环境,并结合区域特征和当地资源条件,依靠贫困者自身努力,发展当地的经济来提高生活水平,进而使之彻底摆脱贫困。
我国本土的农村扶贫实践大致经历一个从保障性扶贫向发展性扶贫发展的过程,其中针对农村的发展性扶贫最初也是以贫困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区域开发援助开始的,如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以及处于发展中的“生态移民”扶贫模式等。
2 生态移民——一种新型扶贫开发模式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生态得以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或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前往适宜人类生活生产的区域[3]。
美国科学家考尔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将群落迁移的概念导入生态学。关于生态移民的研究和实施在我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土的生态移民最早是为协调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口与资源环境进而保护生态引入的。随后逐渐成为“异地安置扶贫方式”的具体表述,并得以发展。而最早实践这一扶贫模式的宁夏于1983~1999年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异地扶贫搬迁移民。这些举措帮助数十万贫困人口走出了大山,对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生态移民依然是宁夏针对南部山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期,我国在内蒙古、云南、贵州、宁夏开展了国家组织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计划搬迁贫困群众74万人。通过试点的经验,这一扶贫模式又扩大到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广西、四川、陕西、青海和陕西等9省区。随后各地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宁夏大移民工程、甘肃南部干旱山区移民、内蒙古阿拉善生态移民等工程使得“生态移民”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农村贫困与保护生态的一种综合性新型扶贫开发模式。
3 资产建设理论在生态移民中的体现
3.1 资产建设理论
资产建设理论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发展中心的迈克尔·谢若登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单纯地通过提供物资或现金满足贫困者的生活需求,只能在短期内改善贫困者的生活条件,并不能够帮助其彻底摆脱贫困[4]。而资产的累积具有多重福利效应,能够帮助贫困者获得自我成长,并改变生活现状。但贫困者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是没有办法建立起自己的资产的,因此,政府必须帮助贫困者进行资产积累和投资,强调授权于个人,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促进资产的长期积累,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增加个人的收入。
资产建设理论作为反贫困的社会福利政策理论,主张把扶贫重点从提高贫困者的收入转移到积累资产上来,认为贫困者真正缺乏的是资产和发展自身能力的依据,应当帮助贫困者通过积累资产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而简单的物质和现金救助并不能使其提高能力。资产建设理论要求政府以转移支付的部分资源来刺激贫困者,使他们乐意对未来资产进行积累。
3.2 资产建设理论在生态移民中的体现
资产建设理论在反贫困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反贫困的目标逐渐由单纯的增加收入、给予生活资料支持开始转向增加贫困者的资产和技能。传统的以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短期扶贫制度也逐渐转向提高贫困者个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上,该理念与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十分契合,作为我国政府主导的针对西部贫困农村开展的易地扶贫的典范——生态移民工程这一扶贫开发模式则充分体现了该理念。
生态移民特别是因为贫困农村当地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移民,如西部岩溶地区、干旱地区、石漠化地区等因自然条件所致的贫困,最好的选择即是易地扶贫。从资产建设的理论视角分析,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资产,而处于此种恶劣自然环境状态下的农村贫困人员,生产生活无不受限于此,单靠个人力量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处境,建立起自己的资产。因此,政府必须要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其进行资产积累和投资,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增加个人的收入与消费以达到短期脱贫。
作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模式——生态移民,体现的是一个综合的、发展的、长期性的双赢模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移民生产生活、移民心理社会适应调试、移民安置点布局及其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保护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从农村扶贫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政府总体规划,必须要选择符合移民未来长期生存发展的安置点,也就是在自然环境方面的资产投资必须符合长远发展的预期;另一方面,必须在移民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一个综合考量,通过就业能力培训、养殖或者种植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增加移民能力方面的资产建设。
4 资产建设理论对农村扶贫的重要意义
农村贫困和扶贫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资产建设理论作为全新的反贫困理论,主张反贫困政策应该帮助贫困者积累资产,用资产的多少来衡量贫困的程度,因此在资产建设理论视角下分析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对完善和改进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和扶贫模式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4.1 体现出强烈的人本思想
不管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反贫困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受困群体的生活水平。排斥和歧视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动荡,关怀和共同应对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更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以人为本”一直是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理念,这与资产建设理论倡导的人本思想和给予受困群体人文关怀的内涵相一致,人本思想的实质在于扶贫政策措施的推行必须从满足受困群体的需求出发,照顾其利益,满足其发展。今后各项扶贫政策必须坚持和践行这一理念。
4.2 促进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促进贫困人群最终摆脱贫困是反贫困的最终目的,通过提高与促进贫困人口的能力增长,逐步走上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拥有“可持续生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5],这里的资产不仅包括存款、住房等金融财产,也包括个人在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等能影响其生活相关的决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性的、长期的发展能力建设是资产建设理论视角下的反贫困政策的核心思想之一,体现在我国本土实践的农村扶贫政策方面即是可持续发展。
4.3 扶贫工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在认识贫困问题方面,曾经长期存在一种归因理论,即简单的把贫困归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懒惰等个人因素,或者因社会结构失调而产生的贫困这一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贫困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贫困群体往往是其直接受害者。因此,反贫困就不应该是受困者个人或群体的事情,更需要组织和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包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内)的资源,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反贫困行动中也得到了印证。
我国农村扶贫制度的完善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理念,需要以贫困者的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的角度实现扶贫制度的根本转变,开发式扶贫、发展性扶贫将成为农村扶贫的主要发展方向。资产建设理论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支持,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也将进一步影响未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践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李勇.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扶贫财政支持政策回顾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11):5092-5094.
[3]梁福庆.中国生态移民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11-15.
[4]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姚中云.资产建设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评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关键词 生态移民;资产建设;农村扶贫;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5-262-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ising cost of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crease of poverty people, declin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efficiency,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relief mode which mainly provides basic living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With ecological migrants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mode as example, combining with asset building theory and experience, a new typ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pattern was explored, so as to perfec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n accordance with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ith sustain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Ecological migrants; Asset build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农村扶贫开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缓解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然而,随着我国扶贫成效的显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和扶贫难度的加大,扶贫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返贫人口有所增加,扶贫的效率呈下降趋势。现有扶贫方式过多的体现为以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主的基本生活保障救济,是一种应对性的消极的扶贫方式而非发展性的扶贫,缺乏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因此,反思过去我国农村扶贫经验、探索新型农村扶贫模式、完善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扶贫政策则显得极为迫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移民作为农村扶贫的新模式,体现了资产建设理论倡导的全新反贫困理念的诸多特征,成为当前关于农村扶贫理论研究与扶贫政策实践相契合的一个发展方向。
1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的发展现状
农村扶贫即针对贫困农村而开展的一系列反贫困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受困农民能力,进而消除农村贫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1]。农村扶贫模式也就是我国政府及社会力量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投入等方式对贫困农村或农村贫困人群开展的旨在提高其生活水平的具体方式措施[2]。根据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的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等特征,我国本土的扶贫政策也有所差异。正是基于扶贫政策的差异,扶贫模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笔者依据扶贫模式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将我国的农村扶贫模式简单划分为两类,即保障性扶贫模式和发展性扶贫模式。
保障性扶贫模式主要针对贫困农村或者农村贫困人群的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通过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如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基本的卫生和教育保障及其他生活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即“输血”。这种扶贫模式直接跟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相关,当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时,所开展的扶贫也就具有剩余性的性质,一般会选择受困相对严重的农村实施重点扶贫;而当经济实力雄厚时,普遍的扶贫政策将成为可能的选择。
发展性扶贫模式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造血”。其政策主要趋于发展援助,即以特定的贫困群体或者贫困区域为对象,提供他们所缺乏的资本、技术或者通过一些项目提升整个群体的能力或改善区域的基础设施、环境,并结合区域特征和当地资源条件,依靠贫困者自身努力,发展当地的经济来提高生活水平,进而使之彻底摆脱贫困。
我国本土的农村扶贫实践大致经历一个从保障性扶贫向发展性扶贫发展的过程,其中针对农村的发展性扶贫最初也是以贫困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区域开发援助开始的,如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以及处于发展中的“生态移民”扶贫模式等。
2 生态移民——一种新型扶贫开发模式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生态得以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或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前往适宜人类生活生产的区域[3]。
美国科学家考尔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将群落迁移的概念导入生态学。关于生态移民的研究和实施在我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土的生态移民最早是为协调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口与资源环境进而保护生态引入的。随后逐渐成为“异地安置扶贫方式”的具体表述,并得以发展。而最早实践这一扶贫模式的宁夏于1983~1999年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1236工程”移民、异地扶贫搬迁移民。这些举措帮助数十万贫困人口走出了大山,对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生态移民依然是宁夏针对南部山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期,我国在内蒙古、云南、贵州、宁夏开展了国家组织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计划搬迁贫困群众74万人。通过试点的经验,这一扶贫模式又扩大到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广西、四川、陕西、青海和陕西等9省区。随后各地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宁夏大移民工程、甘肃南部干旱山区移民、内蒙古阿拉善生态移民等工程使得“生态移民”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农村贫困与保护生态的一种综合性新型扶贫开发模式。
3 资产建设理论在生态移民中的体现
3.1 资产建设理论
资产建设理论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发展中心的迈克尔·谢若登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单纯地通过提供物资或现金满足贫困者的生活需求,只能在短期内改善贫困者的生活条件,并不能够帮助其彻底摆脱贫困[4]。而资产的累积具有多重福利效应,能够帮助贫困者获得自我成长,并改变生活现状。但贫困者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是没有办法建立起自己的资产的,因此,政府必须帮助贫困者进行资产积累和投资,强调授权于个人,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促进资产的长期积累,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增加个人的收入。
资产建设理论作为反贫困的社会福利政策理论,主张把扶贫重点从提高贫困者的收入转移到积累资产上来,认为贫困者真正缺乏的是资产和发展自身能力的依据,应当帮助贫困者通过积累资产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而简单的物质和现金救助并不能使其提高能力。资产建设理论要求政府以转移支付的部分资源来刺激贫困者,使他们乐意对未来资产进行积累。
3.2 资产建设理论在生态移民中的体现
资产建设理论在反贫困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反贫困的目标逐渐由单纯的增加收入、给予生活资料支持开始转向增加贫困者的资产和技能。传统的以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短期扶贫制度也逐渐转向提高贫困者个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上,该理念与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十分契合,作为我国政府主导的针对西部贫困农村开展的易地扶贫的典范——生态移民工程这一扶贫开发模式则充分体现了该理念。
生态移民特别是因为贫困农村当地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移民,如西部岩溶地区、干旱地区、石漠化地区等因自然条件所致的贫困,最好的选择即是易地扶贫。从资产建设的理论视角分析,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资产,而处于此种恶劣自然环境状态下的农村贫困人员,生产生活无不受限于此,单靠个人力量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处境,建立起自己的资产。因此,政府必须要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其进行资产积累和投资,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增加个人的收入与消费以达到短期脱贫。
作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模式——生态移民,体现的是一个综合的、发展的、长期性的双赢模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移民生产生活、移民心理社会适应调试、移民安置点布局及其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保护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从农村扶贫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政府总体规划,必须要选择符合移民未来长期生存发展的安置点,也就是在自然环境方面的资产投资必须符合长远发展的预期;另一方面,必须在移民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一个综合考量,通过就业能力培训、养殖或者种植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增加移民能力方面的资产建设。
4 资产建设理论对农村扶贫的重要意义
农村贫困和扶贫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资产建设理论作为全新的反贫困理论,主张反贫困政策应该帮助贫困者积累资产,用资产的多少来衡量贫困的程度,因此在资产建设理论视角下分析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对完善和改进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和扶贫模式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4.1 体现出强烈的人本思想
不管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反贫困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受困群体的生活水平。排斥和歧视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动荡,关怀和共同应对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更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以人为本”一直是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理念,这与资产建设理论倡导的人本思想和给予受困群体人文关怀的内涵相一致,人本思想的实质在于扶贫政策措施的推行必须从满足受困群体的需求出发,照顾其利益,满足其发展。今后各项扶贫政策必须坚持和践行这一理念。
4.2 促进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促进贫困人群最终摆脱贫困是反贫困的最终目的,通过提高与促进贫困人口的能力增长,逐步走上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拥有“可持续生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5],这里的资产不仅包括存款、住房等金融财产,也包括个人在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等能影响其生活相关的决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性的、长期的发展能力建设是资产建设理论视角下的反贫困政策的核心思想之一,体现在我国本土实践的农村扶贫政策方面即是可持续发展。
4.3 扶贫工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在认识贫困问题方面,曾经长期存在一种归因理论,即简单的把贫困归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懒惰等个人因素,或者因社会结构失调而产生的贫困这一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贫困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贫困群体往往是其直接受害者。因此,反贫困就不应该是受困者个人或群体的事情,更需要组织和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包括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内)的资源,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反贫困行动中也得到了印证。
我国农村扶贫制度的完善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理念,需要以贫困者的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的角度实现扶贫制度的根本转变,开发式扶贫、发展性扶贫将成为农村扶贫的主要发展方向。资产建设理论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支持,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也将进一步影响未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践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李勇.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扶贫财政支持政策回顾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11):5092-5094.
[3]梁福庆.中国生态移民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11-15.
[4]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姚中云.资产建设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评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