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中国经济总体态势良好,但要将支出重点从投资性支出转向社会性支出,实现平衡增长,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2006年,中国将从稳定的出口需求中获益。企业利润和信贷走势表明,投资将保持强劲增长,但投资高速增长仍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2005年经济概况
2005年,随着下半年国内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大领先于净贸易,中国的GDP增长率没有放慢。全年GDP增长率9.9%,比2004年低0.2个百分点。投资得到持续强劲的利润增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消费的增长虽然仍落后于GDP,但一直受到强劲的收入增长的支撑,尤其是在城市。尽管中国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到去年底,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为负值,并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6年的前两个月。
2005年,货币政策受到外汇市场的强烈影响。中国仍然保持着巨额国际收支盈余,2005年总额达209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只能大举购买外汇,而对冲操作只能吸收一部分由此而投入市场的货币,因此M2保持着强劲增长。流动性的增加使得银行间利率处于低位,这有利于抑制非FDI资本流入。银行间利率下降的趋势与国际利率、尤其是美国利率走势,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大部分时间,美国的利率都在上调。再加上7月份汇率机制引入了灵活性,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非FDI资本的流入。2005年下半年,这种资本流入减少。自去年7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了不到1%。
2006风险仍旧是投资
中国经济的整体前景是良好的,尽管平衡增长的实现仍需要时间。2006年,中国将从稳定的出口需求中获益,而企业利润和信贷的发展状况也表明,投资将是强劲的。价格压力仍是有限的,因为初级商品价格变动将更为温和,潜在GDP增长强劲。在国际层面上,尽管中国的贸易盈余有可能缩减,风险仍包括全球失衡和贸易关系的紧张。国内的主要风险是,充裕的流动性将会再次推动信贷和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6%,与2004年相当。
提高国内需求的地位,是政府主要的经济目标。政府期待形成一个更为平衡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内部需求,从而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避免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政府将会刺激消费,控制投资增长。尽管已经完成的和计划进行的减税计划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消费的快速增长不可能很快出现。主要原因是,假如不让农民迁离农村地区,就很难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能否让需求结构恢复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政策,包括公共财政措施、金融业改革、红利政策和公司治理等。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良好的整体前景意味着去年宣布的“谨慎的”立场依然恰当。短期内,货币政策可集中吸纳过量流动性的一部分,以减少信贷过度增长的风险。这一任务可能由于短期融资券、资产抵押证券和金融债券等金融创新变得复杂。总的财政立场现在不需要多大改变,但要解决中国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政府支出重点应从投资性开支转向社会性开支。随着时间推移,实现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消费的平衡经济,税收收入可能会面临压力。可以通过税制结构和管理改革及中期支出约束予以应对。
最近的GDP修正表明,中国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严重,但却不意味着这些难题并不存在。2004年的GDP(产出法)上调16.8%,并一直上溯到1993年,使1993年~2004年间的增长率全部上调。尽管上调部分主要与服务业有关,但中国仍然过多地依赖工业和投资,服务业在GDP中的名义比例较低。而且,GDP修正的2/3来自价格上涨。这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要比以前高出10%。
政府应增加社会性开支
新公布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转向更平衡的增长,更多关注农村地区、环境和收入分配。“从2000年到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不难实现,但地方政府的增长目标大大高于全国目标,因而存在一种风险。为实现高增长率,地方的财政支出可能仍然会以投资支出,而不是社会服务支出为重点。未来五年内,“将经济的能耗降低20%”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这需要提高能源价格、对能源征税。
“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关注提高农业生产率。政府希望改善服务供应和基础设施,降低生产和交通成本,加速技术进步,包括提高农作物产出、改进农村地区的行政管理、金融和其他制度、降低农民的税收负担以及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等。
由于中国每亩的农业产出已经很高了,价格也大体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大部分农业税费也已经废除,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种植以及通过外移减少农业劳动力。
政府的计划是增加社会性支出,尤其是基础教育和医疗保障体系。这应当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而不只是提高收入水平的最优选择。因为这些措施不但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改善其健康状况,也能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
2005年经济概况
2005年,随着下半年国内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大领先于净贸易,中国的GDP增长率没有放慢。全年GDP增长率9.9%,比2004年低0.2个百分点。投资得到持续强劲的利润增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消费的增长虽然仍落后于GDP,但一直受到强劲的收入增长的支撑,尤其是在城市。尽管中国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到去年底,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为负值,并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6年的前两个月。
2005年,货币政策受到外汇市场的强烈影响。中国仍然保持着巨额国际收支盈余,2005年总额达209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只能大举购买外汇,而对冲操作只能吸收一部分由此而投入市场的货币,因此M2保持着强劲增长。流动性的增加使得银行间利率处于低位,这有利于抑制非FDI资本流入。银行间利率下降的趋势与国际利率、尤其是美国利率走势,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大部分时间,美国的利率都在上调。再加上7月份汇率机制引入了灵活性,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非FDI资本的流入。2005年下半年,这种资本流入减少。自去年7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了不到1%。
2006风险仍旧是投资
中国经济的整体前景是良好的,尽管平衡增长的实现仍需要时间。2006年,中国将从稳定的出口需求中获益,而企业利润和信贷的发展状况也表明,投资将是强劲的。价格压力仍是有限的,因为初级商品价格变动将更为温和,潜在GDP增长强劲。在国际层面上,尽管中国的贸易盈余有可能缩减,风险仍包括全球失衡和贸易关系的紧张。国内的主要风险是,充裕的流动性将会再次推动信贷和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6%,与2004年相当。
提高国内需求的地位,是政府主要的经济目标。政府期待形成一个更为平衡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内部需求,从而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避免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政府将会刺激消费,控制投资增长。尽管已经完成的和计划进行的减税计划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消费的快速增长不可能很快出现。主要原因是,假如不让农民迁离农村地区,就很难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能否让需求结构恢复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政策,包括公共财政措施、金融业改革、红利政策和公司治理等。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良好的整体前景意味着去年宣布的“谨慎的”立场依然恰当。短期内,货币政策可集中吸纳过量流动性的一部分,以减少信贷过度增长的风险。这一任务可能由于短期融资券、资产抵押证券和金融债券等金融创新变得复杂。总的财政立场现在不需要多大改变,但要解决中国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政府支出重点应从投资性开支转向社会性开支。随着时间推移,实现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消费的平衡经济,税收收入可能会面临压力。可以通过税制结构和管理改革及中期支出约束予以应对。
最近的GDP修正表明,中国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严重,但却不意味着这些难题并不存在。2004年的GDP(产出法)上调16.8%,并一直上溯到1993年,使1993年~2004年间的增长率全部上调。尽管上调部分主要与服务业有关,但中国仍然过多地依赖工业和投资,服务业在GDP中的名义比例较低。而且,GDP修正的2/3来自价格上涨。这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要比以前高出10%。
政府应增加社会性开支
新公布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转向更平衡的增长,更多关注农村地区、环境和收入分配。“从2000年到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不难实现,但地方政府的增长目标大大高于全国目标,因而存在一种风险。为实现高增长率,地方的财政支出可能仍然会以投资支出,而不是社会服务支出为重点。未来五年内,“将经济的能耗降低20%”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这需要提高能源价格、对能源征税。
“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关注提高农业生产率。政府希望改善服务供应和基础设施,降低生产和交通成本,加速技术进步,包括提高农作物产出、改进农村地区的行政管理、金融和其他制度、降低农民的税收负担以及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等。
由于中国每亩的农业产出已经很高了,价格也大体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大部分农业税费也已经废除,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种植以及通过外移减少农业劳动力。
政府的计划是增加社会性支出,尤其是基础教育和医疗保障体系。这应当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而不只是提高收入水平的最优选择。因为这些措施不但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改善其健康状况,也能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