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蛋白1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蛋白(pre-S1)反式激活新型靶基因,进一步阐明H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HBV前-S1蛋白表达质粒pcDNA3.1(-)-PreS1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mRNA并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克隆HBV前-S1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结果对于所获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其中之一为新型基因片段.从HepG2细胞提取总RNA,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获得该新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证实,因其可以被前-S1蛋白反式激活,故命名为前S1反式激活蛋白1(PSlTPl),已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AY426672.PS1TP1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为642个核苷酸(nt),编码产物由213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结论HBV前-S1蛋白在HBV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前-S1蛋白还具有反式激活的作用,上调宿主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宿主正常的应答水平,引起病变.HBV前-S1反式激活新靶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HBV前-S1蛋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探索新型治疗技术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应用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可有效保证奶牛采食的营养均衡,提高其干物质采食量,从而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牛奶品质.试验在北京市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南郊直属部金星牛场进行.试验组
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对于实现雷达探测、识别、跟踪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又是体现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参数曲面
用乳腺特异表达人溶菌酶(hLYZ)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基因药物,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证明该基因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用纯化的重组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感染人和动物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h17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在衣原体的免疫机制
嗜肺军团菌在自然环境和人工供水系统中普遍存在,能够在阿米巴原虫和其他原生动物体内繁殖,所引起的军团菌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在自然环境中,嗜肺军团菌的生存和
大气细颗粒物(PM2.5)能够深入下呼吸道,直达肺泡,并且能透过肺呼吸道屏障,进入循环系统,随血流而到达全身各靶器官,对其组织细胞造成伤害。除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外,PM2.5还能致心血管疾病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婴幼儿和老年人罹患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致病力与位于细菌表面的荚膜多糖密切相关,而荚膜多糖层的薄厚和多糖结构是影响致病力的主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它可以通过抑制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而抑制神经的生理作用,目前临床适应症涉及神经内科、整形外科、康复科、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其致病机制是由于血吸虫卵沉积于宿主肝内,形成虫卵肉芽肿,导致肝
Vero 细胞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药典》认可的用于人用疫苗和动物疫苗生产的细胞系,Vero 细胞无血清培养生产疫苗已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无血清培养的关键是设计符合 Vero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