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进一步探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4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整合性分析.方法:使用ST AT A 15.0进行元分析,对人口统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探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4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整合性分析.方法:使用ST AT A 15.0进行元分析,对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有无配偶的差异分析中采用效果量d,在对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分析中采用效果量r.结果:性别与P TG合并效果量d=-0.111,呈小效应值,不同性别的个体创伤后成长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与PTG间合并效应量r=0.261,呈中等效应值.心理弹性与PTG间合并效应量r=0.527,呈大效应值.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PTG的相关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对PTG具有一般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则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二者都促进PTG的产生,对遭遇创伤的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女性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略高于男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门诊管理和运行新模式的建立,为疫情下军队三甲医院门诊高效运行提供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门诊运行相关经验,通过加强预检分诊管理、合理开展普通病区诊疗活动、强化院内感染感控,实现疫情下门诊管理模式的转变。结果2020年2月1日至4月30日,针对门诊管理中的9个具体流程进行优化,医院共接诊患者342480例,实现员工“零感染”,患者及陪同者“零漏诊”,门诊患者满意度达到98%。结论通过优化门诊管理各流程,完成疫情条件下门诊流程再造,但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
目的了解入境来沪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的人群特征和管理模式。方法对2020年3月26日—9月30日入住上海某区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入境来沪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人员国籍、来源国(地区)、年龄、性别、归转和房间使用情况等。结果该集中隔离观察点共收住4846名入境来沪人员,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入境占比为76.17%,来源国(地区)顺位前三的是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正常解除隔离的入境来沪人员占比为98.12%。结论集中隔离观察点已基本构建起闭环管理、多部门联防联控、财政托底保障的运行机制。集中隔离观察点除提供基本生活
目的构建基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全化学培养体系,探讨其在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年轻MSCs连续传至20代(P20),建立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P20-MSCs),将P20-MSCs分为衰老模型组与小分子处理组,取第5代脐带MSCs(P5-MSCs)作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与对照组于全化学培养体系中培养,小分子处理组于含丙戊酸、Repsox的全化学培养体系中培养,均培养7 d。采用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程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Ki-67、OCT4、Nano
目的基于对放射科以往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诊疗满意度的效果,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放射治疗科治疗的13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65名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干预后护理方法。基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对看护过程中发生纠纷例数进行对比。结果①护患纠纷情况的对比。观察组发生2例护患纠纷,纠纷发生率为3.1%,对照组发生10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4%,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
目的:调查精神障碍患儿父母育儿胜任感及心理困扰的现状,并分析育儿胜任感对其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选取6~18岁儿童的父母342名,包括精神障碍患儿父母178名和正常儿童父母164
目的了解肿瘤科住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现状,探讨预防患者用药不当的措施,为优化自备药品的管理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某医院肿瘤科新入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例肿瘤患者中自备处方药患者183人(91.04%),自备非处方药患者133人(66.17%),两者都备的115(57.21%)人。共154人存在用药不当行为,占总病例数的76.62%。其中有46人(22.89%)为无适应证用药。92人(45.77%)药品服用遗漏,60人(29.85%)服药时间错误,23人(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