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3-0266-01
摘要: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帮助,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性,提出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
(一)深化教育理念,强化“三观”教育
胡锦涛同志曾说过:“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发展观。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自身价值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二)加强国情教育,培育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紧密相连,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因此,加強国情教育,把国情教育与就业政策导向、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通过新闻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进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注重心理疏导,引导高素质全面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孤僻、急躁、心理恐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引起的,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效果。因而,高校应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现实,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形成高尚的思想觉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增强求职的信心,以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突出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生更大的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高校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氛围,在就业指导课中积极培养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技能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深入渗透就业指导各环节
(一)充分发挥大学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学方式因循守旧,课堂气氛沉闷,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局限于讲解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国内外热点时事,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也没能做到对大学生群体特别关注的事件进行理论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先”,做好课堂理论课的教学。
(二)寓教于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生活作为“第二课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德、智、体、美等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具有育人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也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包含科技、学术、体育、艺术等方面活动,举办活动时,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增加相关的环节,突出具有就业指导意义,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等。
(三)努力建立“三维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实现的广泛的综合系统,不单单是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也要吸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有利条件,才能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式的就业指导向开放式的转变。家庭教育为大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对子女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另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社会各界需要支持和配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以宽容的心态对待高校实习生和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能力。
三、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化传播、灵魂塑造的实践主体,具有崇高而神圣的责任。而一流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实现高效就业指导的关键。用自身优秀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大学生,用专业的技能和博学的才能去引导大学生,担当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和“生涯设计指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主体,其自身政策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服务意识的浓薄等都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否具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成败的关键。因而,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打造一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强、就业指导能力硬的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阳.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130-131.
[2]赵方.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下的大学德育教育研究[J].社科纵横,2010,12:193-194.
[3]石建华.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1,15.
[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N].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
摘要: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帮助,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性,提出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
(一)深化教育理念,强化“三观”教育
胡锦涛同志曾说过:“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发展观。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自身价值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二)加强国情教育,培育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紧密相连,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因此,加強国情教育,把国情教育与就业政策导向、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通过新闻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进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注重心理疏导,引导高素质全面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孤僻、急躁、心理恐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引起的,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效果。因而,高校应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现实,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形成高尚的思想觉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增强求职的信心,以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突出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生更大的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高校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氛围,在就业指导课中积极培养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技能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深入渗透就业指导各环节
(一)充分发挥大学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学方式因循守旧,课堂气氛沉闷,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局限于讲解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国内外热点时事,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也没能做到对大学生群体特别关注的事件进行理论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先”,做好课堂理论课的教学。
(二)寓教于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生活作为“第二课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德、智、体、美等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具有育人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也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包含科技、学术、体育、艺术等方面活动,举办活动时,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增加相关的环节,突出具有就业指导意义,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等。
(三)努力建立“三维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实现的广泛的综合系统,不单单是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也要吸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有利条件,才能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式的就业指导向开放式的转变。家庭教育为大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对子女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另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社会各界需要支持和配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以宽容的心态对待高校实习生和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能力。
三、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化传播、灵魂塑造的实践主体,具有崇高而神圣的责任。而一流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实现高效就业指导的关键。用自身优秀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大学生,用专业的技能和博学的才能去引导大学生,担当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和“生涯设计指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主体,其自身政策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服务意识的浓薄等都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否具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成败的关键。因而,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打造一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强、就业指导能力硬的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阳.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130-131.
[2]赵方.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下的大学德育教育研究[J].社科纵横,2010,12:193-194.
[3]石建华.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1,15.
[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N].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